屈原有治国之才吗(屈原的治国理念)

网友提问:

屈原的治国水平究竟如何?

优质回答:

首先,感谢邀请。端午假期刚过,粽子的味道犹存,这个问题也算是其中的一种回味吧。关于屈原,其定位不仅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而且应该是有史以来,中华X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关于其诗赋水平,文学地位的争议是不大的,绝对受到后世文人及百姓的推崇。

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苏轼:“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鲁迅:“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X: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X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楚怀王熊槐

而提问者的问题角度是屈大夫的从政治国的方面,这个方面可谈的内容不亚于纯文学方面,或者说文人与政治的关系的问题,这个方面对于中华X的文人而言,是躲不过去的一个问题,是与人生紧密相连的一个大问题。不仅仅是屈原,我上面所引用到评论的那几位,都是中华X的骄傲,都可以涉及到这个方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屈原的人生结局是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这肯定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但我要说,整体而言,相对于后世的文人,如李苏鲁郭,屈原的从政经历还是相对X的,其政绩是很高的。当然,屈原不是什么执政者,也不要假设这样的问题,当时的执政者是楚怀王,此人的人生充满故事性,从巫山云雨,雪中送炭到由盛转衰,客死他乡,“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二人早期的合作还是愉快的,如同王安石遇到宋神宗。屈原时任左徒、三闾大夫,内政外交一把手。 “美政”而为,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其政绩也是突出于草宪变法,彼时社会早已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之间毫无信用可言,他们知道唯有变法,才能使楚国图生存,谋发展。屈原接受了楚怀王交给自己的任务,实施变法革新,这也与其与生俱来的人民性的理想相关相连。于是上下求索,九死不悔。变法实施后,效果显著,国力增强,加上联盟齐国,虽秦国亦强,但不敢轻易来犯,楚怀王因为有屈原理国,二人相安无事,自得君王之乐。深知历史剧本的朋友们明白,这样的关系必然不会善终的,由于复杂与客观的因素,后来必然是X裸的悲剧发展趋势。但这段时期对于屈原而言已经足够了,是他人生的政治经历的黄金年代,证明了他的政治才能,而也遇到了一定展示的机会。远比更多的文人们所谓怀才不遇,清高自视,无为无果要好很多。并且,作为历史第一文人的评价,屈原的人格与国格更是流芳千古,其综合影响力也是世界性的。

毛X:“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X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X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其他网友回答

文人雅士,基本上和纸上谈兵如出一辙!

我个人认为,当了国君,也就是落得李后主,宋徽宗的下场!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空有报国之志,无可奈何花落去!

其他网友回答

治国水平取决治人水平,弄得被孤立贬谪,治国水平不会太高。

一腔爱国热忱是火热的

其他网友回答

屈原是在中国历史上有非常大的名气,并获得后人高度认可及同情的人物。我们甚至因为他,有了一个叫“端午”的节气,有了一种叫“粽子”的食物,有了一个叫做“赛龙舟”的热闹无比的传统习俗。

屈原之所以获得后世,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屈原超越时代的文学才华。屈原所处的春秋战国,已经有诗歌了,但是还没有诗人。我们知道《诗经》,但是《诗经》里写的那么多首诗,没有一首诗我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而屈原是我们知道的历史上的第一个诗人,而且也是绝世高标的诗人。后世几千年,其诗歌才华能和屈原相比的,也超不过十个。

二是屈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崇高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屈原诗歌最重大的主题,也是他最感动后世的地方。而且他还不只是在诗歌中表现了他的爱国,还用实际行动, 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抱着石头与国同尽。让人又感动感慨。

三是屈原高洁的人格形象。屈原的所作所为,以及在他诗歌里,都表现出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文知识分子品格,这种品格,也极大地塑造了后世的士人形象。

但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前后两任楚王却都不用他。我们普遍的认为,是这两任楚王X,不用屈原是他们瞎了眼,不用屈原最后造成灭国也是他们活该。那么,我们想问一个问题。屈原的政治才干究竟如何呢?如果楚王重用屈原,屈原能不能实现富国强兵。即便不说富国强兵,能不能保住楚国不被秦国给灭掉呢?

我觉得,如果抛开屈原诗歌和精神品质,只说他的政治才能,其实是不怎么样的。为什么呢?

第一,屈原并没有先进的治国理念。在战国晚期,先进的政治理念应该是法家。屈原完全不懂。屈原是个X后代,他的思想还停留在西周X的等级制基础上,讲究礼仪和规则,对富国强兵这些,并没有建设性意见。而且,就算是停留在这种思想上,他也应该学学战国四君子那样的“养士”,多一些智囊,多一些办法。可是他并没有。

第二,屈原的外交比较糊涂。屈原当时极力结交的是齐国,其实是没有什么前途的。而且,他结交齐国还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他和齐国有姻亲关系,这是他的软肋,让他很容易受到政敌的攻击。而在对秦国的问题上,他也缺乏办法,只能等着张仪来离间他们君臣。

第三,屈原在处理朝中大臣关系上,太缺乏手段。屈原是一个心性简单感情丰富敢爱敢恨的人,他就是一个天然的诗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好政治家。从他诗歌中,多次把自己比喻成香花美草,不与那些污浊之人同流合污就可看出,他无法处理好和大臣之间的关系,既不阴谋,又不冷血,能应付复杂的朝廷关系吗?

第四,屈原处理不好和君王的关系。两任君王,都是先用他,再疏远他。说明什么?说明两任君王先都比较认可他,但是放到身边一用后就发现,这不是自己满意的。当然了,两任君王都比较X,但好的政治家,要有恰当的手段劝服X的君王,而不是反而把自己搞得不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