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孩子喜欢看国外的故事书?
优质回答:
陪着儿子读绘本有一年半的时间了,感觉这个答案挺简单的,就是国外的绘本数量上比较多,建立秩序的,亲子关系的,安全教育的,科普常识的,人与自然的等等等等,质量上乘,内容丰富全面,成X化,色彩柔和,绘画水准高,最重要的故事可读性强,条理性强,想象力丰富,语言简洁,非常适合儿童。
而反观我们国家的绘本,除了知道作家郑渊洁,其余的真的不清楚,神话故事类的,暂时还不适合给孩子讲,《黑猫警长》老版本的系列还可以,新版本的我看着都乱,小孩子的更是乱,儿童版的《西游记》到时可以看一看,就是小孩子对妖魔鬼怪的一堆问题,解释起来太累,感觉也不算太合适。郑渊洁系列的,我研究了过了,也要孩子偏大一些再看比较合适,国内出版的一些双语绘本,完全是把中文故事英译了,不比初中生的课文简单,给孩子读太坑了,所以绘本方面真的无法刻意去挑选国内的。
随机挑选,遇上好的国内的,会给孩子选择的,比如《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小红船摇啊摇》《荷花镇的早市》《深夜的羊圈》等,不太多,倒是外国的绘本,我们有些教育上遇上的问题,合适的绘本上能找到方法,《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本,和儿子一起读了很多遍,对臭臭这样中国传统回避的事情,变成有意思的绘本来说,孩子一点都不觉得脏,我宝宝有一段时间都臭臭的形状感兴趣,跟我说,这个是七,这个是塔等,我就支支吾吾的答应过去了,这段时间过去了,他就不研究了,《月亮的味道》这本,我们传统就说太阳公公月亮婆婆,月亮里面有玉兔和嫦娥,就没有过去尝尝味道的想法。《我爸爸》《我妈妈》简短的语言就把爸爸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都说出来了,读了那么多的绘本,不一一举例了,最近参加了《阅芽计划》活动,免费得了一本3-6岁孩子的60本图画书,感觉推荐的阅读目录非常适合小朋友,给大家分享。
3-4岁适合阅读
4-5岁适合阅读
5-6岁适合阅读
我们自己阅读的也发给大家分享!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头条育儿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成正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而且随着经济繁荣而出现文化艺术发展。几经沧桑沉淀传承下来的,都是世界文化艺术瑰宝。远如古希腊、波斯、文艺复兴等,近如欧美摇滚、好莱坞、港台剧等,都是文化的具体呈现。我国有着悠久文化传承,但由于X禁锢及经济落后,造成儿童文学严重滞后。儿童只读圣贤书,读书只为求功名。
其次,绘本、动画低幼程度普遍,市场细分不明确,一个类似《天线宝宝》的作品满足所有儿童。国内优秀儿童作家作品没有得到良好开发。
第三,国内儿童作品偏向说教,偏重成语故事类含义深刻作品。而国外高年龄段儿童可以涉及科幻、探险等多方向题材。
第四,整个社会没有意识到儿童文学作品的贫乏问题,学生读书的目的在于升学就业,课外读物受到冷遇,忽略了儿童智力开发,以至于孩子知识面越来越窄, 思维僵化。
第五,好奇是孩子都的天性,外国文学为孩子打开了世界之窗,让他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上不同种族、不同思维、不同习惯、不同生活。受国外文化作品冲击,国内领域内发展低迷,其作品不成X,不精致,未能进行市场转化,至今,日韩动画作品仍然占据我们儿童文学领域部分江山。
所以,大力发展我国儿童文学创作,仍然是当今重要课题和任务。
其他网友回答
在以前,父辈们的记忆和经验,大多是用讲故事的方式传给后代的。
恬静无事的夜晚,老人们闲闲摇扇,给趴在膝头的孩子们讲历史和童话。
从这些故事里,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过年,了解到猜灯谜、吃粽子的由来,也听到了嫦娥和织女的爱情……以及这些故事背后的情感和道理。
老鼠嫁女儿的故事,常常被做成年画贴在门上
可如今,讲故事的人渐渐逝去,听到这些故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孩子们眼前,是铺天盖地的外国童话。有没有人可以推荐一部又好又全的中国故事书?
台湾的汉声杂志社,就做了这么一件又酷又惠及子孙的伟大工作——
整理出版《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
精选362个中国民间故事
搭配843幅传统美术插图
300多人的庞大制作团队
出版后屡获殊荣,陪伴两代人成长,畅销台湾30年
2012年推出简体中文版,至今,仅套装就已卖出10万套!
满满一大箱,36本,共362个故事,每天一篇,按照中国传统农历的顺序编排,大家亲切地叫它“中国的一千零一夜”。
故事包含了神话、历史、民间传说和寓言几个大类,无论是睡前讲述,还是课外阅读,都很适合。尤其适合大人和孩子一起看,共度美好亲密的家庭阅读时光。
现在,我们把这362个故事推荐给你,原书定价699元,一条生活馆特惠399元!
从精美的内页设计上,我们可以体会到出版者的用心
数十年来,这套书称得上是一部风靡全球华人世界的传奇之作。
它曾获得:
台湾“优良图书金鼎奖”
新加坡“最佳图书金牌奖”
新加坡“最佳图书美术设计首奖”
台北市立图书馆“百名好书排行榜”儿童类第一名
……
它也在2006年时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亚洲最佳行家出版物”
简体版推出后,更被多个媒体和平台评为当年必读的十大好书之一
还记得聪明机智的曹冲称象的故事么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态度,才会做出这样的一套书,吸引世界的眼光,更被无数人推荐?
1971年,为了抢救和保护中国民间文化,汉声杂志社成立了。他们一面搜集整理资料,一面出版杂志,向世人介绍那些日渐消失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和文化遗存。
后来,他们发现大多数的孩子只知有《格林童话》和迪士尼,不知有中国故事,于是决定做一套专门给中国孩子看的传统读物。
绯红的杏花,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来自“杏林春暖”的故事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的学者就开始了抢救中国民间传说及童话故事的行动。《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中的素材,就是汉声杂志社在这批资料的基础上,继续搜集、整理而成。
他们又专门聘请200多名美编和设计人员,请他们反复阅读故事,根据故事内容设定插图的主题,再从年画、皮影、刺绣、雕刻等传统艺术中获得灵感、绘制插图。
1982年在台湾出版后,一直非常畅销。30年后,由大陆的读客图书正式引进版权,推出简体中文版,被人们称为“整整错过三十年”。
在妈祖诞生的那天,讲述温情与爱
这样一套广受好评的书,汉声的编辑们却戏称为一次“自讨苦吃”的经历。
首先,要把采集来的故事,在不失原有主题和趣味的前提下进行改写,去掉了其中X和过度强调礼教的部分。并且是一个人读原文,一个人按照口语的讲述来重新记录。
其次,在编写的过程中,会到游乐场边邀请正在玩耍的小朋友来听,以“听到故事开头的小朋友舍不得离开去玩皮球,一定要听完才罢休”为标准,最后才完成定稿。
所以《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读起来会感觉朗朗上口,兴致盎然。
结合季节,在渐冷的冬季讲闵子骞“芦花袄”的故事
另外,对书中的每一幅插图,都精益求精。既重视X,又要求贴合情节,此外还极为讲究画面真实性。画中的器物,都有参照《天工开物》这样的古籍。
比如这幅搭配1月2日那天《傻女婿的故事》的插图。
新年初二俗称“归宁”,是女儿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图中的厅堂、供桌、挂像、水仙花,在以前都非常的常见,而墙上对联所写的“X长佑子孝孙贤”,和柱子上的“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也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
图片的边框,参考了传统女性服饰的滚边图案。
孩子边看画边听故事,能对传统时代的生活和文化展开丰富的想象。
端午节,人们赛龙舟,包粽子,是为了X屈原
序言中,编者们写了这么一段话:“君不见,在一所庙宇里,即使是一座小小的檐下斗拱,也画了八个故事画,更不必说那些壁画、浮雕和诗文里藏有多少民间传奇和历史故事掌故了……”
秉持着这样的原则来做书,才能保证每一个故事、每一幅画都能从我们的文化脉络里找到源头。
简体中文版,既尊重了原版书的风格,又把原来台版的精装改为了平装,把每月一册拆成了3册,阅读时更加轻便。
还增加了“给妈X话”的篇幅,让大人在带领孩子阅读时能够快速领会故事的大意。
在印刷时,为了保证颜色的准确和制作的精良,汉声杂志社的创始人黄永松还亲自到北京督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在看到这套书后说:“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有浓浓中国味的传统故事图画书。”
“它是送给小朋友的好礼物,也是成年人回味自己童年好载体。”
4月8日佛诞日,讲释迦摩尼诞生故事
现在,你只需每天花20分钟到半个小时,为孩子和自己讲一个中国故事。经过365天的阅读熏陶,一定带给孩子和你不一样的童年时光。
这些故事不只打开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开阔了他们的心胸,更会让他们在多年以后想起父母的陪伴。
这套书,也非常经典
点击封面查看详情
“世界经典童话有声绘本”系列
超大开本,全英文,畅销至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40多个国家。
分别收入《小王子》、《爱丽丝梦游仙境》、《美女与野兽》、《彼得·潘》、《绿野仙踪》5个经典童话,更为中国小读者增加英文朗读。内容优异,装帧精美,送人自留皆适宜。
还有这套书,也值得珍藏
点击封面查看详情
“读小库”套装
国内最好的人文社科读物类杂志——读库,根据不同年龄段小朋友的特点,各挑选7-12本书定制的书箱。
包括:3-(适合3岁以下幼儿)、3+(适合3到6岁的小朋友)、6+(适合6到9岁的小朋友)、9+(适合9到12岁的小朋友)和12+(适合12岁以上少年)五个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