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战役的胜利 历史上少数战胜多数的战役

网友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打的十分艰难,最终又是如何胜利的?

优质回答:

1943年12月,日军抽调十万多人从鄂南出发,向常德方向进攻,目的是进攻到湘西芷江,摧毁芷江机场。因为此前第三次长沙会战等作战中,中美联合空军以芷江机场为基地,多次出击,让日军的空中优势大打折扣,所以日军企图摧毁芷江机场,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重夺制空权。

再这一年的3月,日军就渡过长江,再长江南安建立了一些前进基地,国军统帅部和第五,第九战区都判断,日军有向常德方向进攻的可能,因此玩提前预做准备。而这个准备,当然是抽调兵力防守常德,因为常德去湘西门户,如果一旦失守,日军就可以打开通过湘西进攻西南的通道。

国军为了加强防御,特意从浙江调来了当时国军战斗力最强的一个部队,也就是王耀武兵团。王耀武兵团下辖七十四军和一百军,七十四军军长由王耀武自己兼任,一百军军长为原七十四军出身的施中诚。七十四军下辖三个师,五十一师师长周志道,五十七师师长余程万,五十八师师长张灵甫。

七十四军当时刚在浙江衢州,江山一带参加了大战,之后奉命从浙江赶往湘西战场开参战。到达战场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命令王耀武兵团在常德,桃源,石门,慈利一带布防。王耀武的部署是,五十八师在石门和慈利一带防御,五十一师在常德,五十七师余程万部在常德,三个师成掎角之势,而且日军无论从石门慈利一带进攻,还是从桃源进攻,都可以进行逐次抵抗,最后可以在常德进行决战。

日军的进攻确实也是从这个方向展开的,首先是五十八师张灵甫部在与日军进行激战之后,被迫撤退到常德外围,继续与日军对战,桃源方向的五十一师则直接被日军击溃,一直退到常德外围才由紧急赶到的一百军十九师收容整顿,稳住局势,继续与日军对峙。这样,本来在三个师最后面的五十七师反而成了前沿,也成了阻止日军进攻的最后一道防线。

五十七师当时全师约八千人,是七十四军中的主力部队,战斗力是比较强的。余程万为人则比较谨慎,和当地地方X干部接触也比较和蔼,而且五十七师军纪不错,主动帮老百姓干活,不收任何报酬,平时能够做到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这在当时的国军部队中是比较少见的。为了防御,五十七师曾和地方X协调,在公路上挖了大量的深坑,以阻止日军前进,但是并没有多大作用。

日军开始攻击常德后,先后参战兵力达到五六万人,而五十七师能够在常德始终坚守不退,唯一的希望就是余程万在鼓舞士气的时候说的,王耀武已经率领其他两个师在外围与日军激战,为五十七师解围,只要五十七师坚守下去,另外两个师就有机会从两翼将日军反包围,进行战略决战。所以,常德守军的战斗意志是比较顽强的,始终没有撤退,即使伤亡已经超过一半,也还是在坚守待援。

但此时的五十一师,五十八师各增援的十九师都在日军的阻击下寸步难行,无法突破日军阵地,也无法接近常德,更无法有效支援常德作战。万般无奈之下,第九战区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立下大功的第十军第三师增援常德,希望能够击退日军,或者突入常德城内,与五十七师取得联系。到第三师到了常德外围,派人通知余程万之后,就再也攻不动了,只能再外围与日军对峙。

余程万在城内苦苦支撑,直到全师伤亡到只剩下四五百人,余程万终于支撑不住了,下决心突围出去。本来他下令团长柴意新率一部分人员突围,但柴意新坚持留在城内吸引日军火力,让余程万突围出去,再带着增援部队打回来。余程万于是率一两百人突围出去,找到了第三师,才脱离危险,而留在城内的国军牺牲殆尽,只有极个别人在被俘之后后来又逃回来了。

日军付出惨重代价,却在常德附近遇到顽强阻击,始终未能突破,加上深入上千里,后勤补给困难,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则没找到太多食物,最后只能主动撤退,国军则转入全面反攻。因此,余程万跟着第三师再回到常德的时候,并不是第一支进入常德的部队,反而被另外增援而来的滇军五十八军抢了先。但余程万在此战中率部坚守,对日军造成重大杀伤才撤退,应该算是击退日军的首功。

实际上,再余程万决心突围的时候,日军也已经很困难了,也攻不动了,此时外围的国军部队只要还有一个团的部队能够突入城内,各余程万一起坚守,就能够坚持到日军撤退。而余程万最终决心突围,也是因为对外围的增援部队都绝望了,再坚持下去没有什么意义了。五十八师和五十一师一开始就受到了重创,增援不力可以理解了但是第三师就有些出工不出力的意思了,如果第三师能够再给力一点,就可以复制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了。

其他网友回答

首推《史记》记载的长平之战。

当然,之所以说是《史记》记载的,而非长平之战,是因为目前学界对长平之战的真实战果依旧存在争议,认为《史记》中的记载有夸大嫌疑。

当然,《史记》中记载的长平之战,可以说绝对算得上硬碰硬的战役了,也绝对算得上打的十分艰难。

交战双方是秦、赵两国,战争持续时间按照《史记》记载打了一年多。(《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兵力:赵国兵力大约四十五万人。(《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当然,这仅仅是后来白起包围圈内部的赵军数量,包围圈外的赵国援军和诸侯国援军数量不计算在内。

秦国兵力司马迁记载的只有以下部分:“而秦奇兵两万五千人绝赵军后。” (《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 (《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也就是说,秦军有三万左右,征发民众数量则不清楚。

《史记集解》则是这么写道:“何晏曰:“……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而向赵矣!秦王又亲自赐民爵于河内,夫以秦强而十五以上死伤过半者,此为破赵之功小,伤秦之败大。又何以称竒哉?”

根据何晏的说法,长平之战可以算得上秦国全家老小总上阵。而之后的灭楚战役,司马迁则是这么写的:“……王翦将兵六十万人……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根据司马迁所写,灭楚战役也是秦国全家老小总动员上阵。那么也就是说,长平之战秦军至多大约有六十万左右。不管怎么样,双方的兵力总和按照司马迁的记载,绝对超过一百万,而作为对比,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双方兵力总和大约在一百二十万左右。

将领:秦军将领一开始是左庶长王龁,赵军是名将廉颇;后来秦军将领换成了武安君白起,赵军换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

战役经过:其实就是一块地引发的大战……秦国在进攻韩国的过程中,韩国的上党郡被切断了和国都联系的道路,成为了一块“飞地”。韩国太守冯亭和大家一合计,咱要不跟赵国混吧?虽然不少大臣反对,但赵X是傻呵呵的接受了。于是,秦国这块到嘴的肥肉……被赵国吃了(野王降秦。上党道絶,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絶,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 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秦国一看,这还了得?于是发兵拿下上党郡。赵国一看,这刚到手的郡被吃了,不行啊,于是派兵决定和秦国干一架,长平之战就此拉开帷幕。(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秦军一开始采用主动出击的方式,连续斩杀了赵军一员裨将和好几位尉官。赵国名将廉颇到达长平后,采用坚守不出的防守策略,试图避秦军锋芒,努力发挥自己本土作战的优势,耗死秦军。

而这边,赵王一直在催廉颇带兵出击,可廉颇却置若罔闻继续坚守。于是,秦国发动反间计,赵王觉得廉颇这打打不赢,死的人、跑的人又多,干脆换了,于是就中计将廉颇换成了赵括。

秦军这边得到消息,马上把王龁换成了战功赫赫的武安君白起,并且要求所有人严加保密,不得走漏任何风声!(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这边,赵括上任后果然率领赵军出击,面对赵军,武安君白起的策略很简单:诱敌深入,分兵包抄。这招虽然简单,但确实奏效。白起率领的秦军假装败退,诱使赵军深入。待赵军追击秦军后,白起悄悄分出两支部队,一支断赵军因深入而拉长的粮道,另一支则来断赵军后路。等到赵军前进到秦壁久攻不下想要撤退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被秦军一分为二包围了。

接下来的四十六天,秦军疯狂的增加保卫部队,而包围圈内的赵军则疯狂试图突围,包围圈外的救赵部队疯狂想要打进包围圈。包围圈内赵军走投无路,已经走到自相残杀相食的地步。

第四十七天,赵括亲自带精兵突围被秦军射杀,赵军投降。

四十八年,秦军取上党,长平之战结束。

后果:按照《史记》的记载,经此一役,秦赵两国实力大减。

秦国:“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逺絶河山。”“夫以秦强而十五以上死伤过半者,此为破赵之功小,伤秦之败大。”

赵国:“明年,秦兵遂围X。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X之围。”“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由此可见这场仗打的多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