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为什么问鼎中原 楚庄王问鼎中原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网友提问:

楚庄王问鼎中原实力强大,为何不敢取周而代之?

优质回答:

有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位装傻充愣的楚庄王,在其盛世年华问鼎中原,饮马黄河,可谓是楚国八百年中最了不起的人物,那么这位了不起的人物,在一系列的胜利后,为什么不取周而代之呢?

机缘未到

从他的韬光养晦就能看出他是个聪明人,在向周使者炫耀武力后,周使者巧妙的规避了这个问题,最后说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这个时候的周朝是个整个中央王朝的象征。

而那时候的古人比较信奉天命所归这一套理论。而楚庄王也一直在向中原各诸侯国学习,学习中原礼仪、文化等等。他的内心还是渴望被中原文明所接受的,所以在王孙满说出天命未改之后,他就不再对周朝发难。

思想导向

第二点,那个年代人的信义可真不是吹的,淳朴的有点难以置信,凡事讲究个师出有名。所以楚庄王跑到中原后,并未对周王室做过什么过分的举动,顶多也就举行阅兵式,显摆下肌肉而已。

从楚庄王谈话中,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目的,其实就是来炫耀,彰显自己强大的。但是王孙满回了句经典的台词,“在德不在鼎”。一个德字框死了很多人,毕竟谁会否认自己的无德。

再举个例子,向来兵不厌诈,但是退避三舍真的就发生在战场上。而且那时候的打仗,都很讲究仁义,会先约好啊什么的,如果人家没吃饭,也不会去搞偷袭什么的。这种情况到战国时期才结束,人心多么淳朴的年代。

X起攻之

即使他无视这些道德仁义,一心向战。如果他无故发难,其他八百路诸侯,肯定会X起而攻之,到时候吃亏的还是他楚国自己。他是个聪明人,肯定不会走这样的路。

所以与其说他不敢取而代之,不如说其是那个时代思想导向作用以及战略考量。愚人浅见,欢迎评论区讨论哦!

更多精彩历史,尽在愚人之娱,期待您的关注哦!

其他网友回答

楚玉有勇,但谋略不够,对于一个崛起的大国,既要有胆略,更要有智慧,别国对国家好的要团结,对不好要应对,不能懦弱,要有原则,否则别国会效仿,使国家更加陷入困境。所以楚国没有资格~~@国防部发布 @央视新闻 @彩虹

其他网友回答

就算是到了战国时期,秦国也是到了要彻底统一六国的倒计时的时候才灭了周。楚庄王虽然势力强大,但也还没有到一国可以对抗当时所有的诸侯国的实力。如果楚庄王敢于灭周,必定引起全天下诸侯的一致X,楚国必将万劫不复。当年郑庄公虽然将周惠王射伤,但事后还是派人恭恭敬敬去谢罪。楚庄王问王孙满也就吓唬一下周王室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不可单一片面来解释。虽有个人因素,但历史发展是个整体推动的。周代,各个诸侯国类似于今天的美国联邦制。周王室等同于精神领袖,代天行授。王室不直接拥有军事力量,只行使行X力。遇到大事,要诸侯共同商议,由周天子主持。所以,推不X周天子,没有实际的军事意义。或者说周天子在当时只是名而已。楚国的强大,只是一时的,并不是秦国的那种系统性的综合实力强大。其实,战国时期,几乎每个诸侯国都一时辉煌过,不过,差不多都是昙花一现。国力的强大是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的,特别是当时的生产力相对匮乏时期,国力的聚集需要的时间更久。六国统一,嬴政只是做了个收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