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吗 金庸为何写完鹿鼎记后封笔

网友提问:

金庸老先生用《鹿鼎记》作为封笔之作的寓意是什么?

优质回答:

写完《鹿鼎记》,金庸宣布封笔,他解释说,写到后来感到人物重复,情节重复,读者期望值高,他无法保证有所突破,故激流勇退。

确实如此,金庸先生给我们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侠客,如义薄云天的萧峰,为国为民的郭靖,叛逆X的杨过,优柔寡断的张无忌,X不羁的令狐冲,我们能想到的,似乎金庸先生都写了一遍,特别是后来又出了个另类的韦小宝。

《鹿鼎记》不像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韦小宝当然也称不上是侠士。他贪财爱赌好色,却又以江湖义气为重。

例如韦小宝得到八部《四十二章》,知道大清的宝藏就藏在鹿鼎山。但康熙曾告诉他鹿鼎山是大清龙脉所在,他把康熙当作自己的兄弟,所以即使鹿鼎山下有再多的财宝,他也不会去挖。

这样的人物,带有侠义的色彩,但已经弱化了许多。

而《鹿鼎记》中的武功,再也不像金庸之前的小说那样浓墨重彩。《鹿鼎记》中的高手最强莫如神龙X洪安通,但他再强,也远不及日月神教X东方不败“万物滋长,天人化生”境界的一半。至于陈近南、冯锡范,更无法称得上武功盖世了。

《鹿鼎记》封笔,代表着金庸江湖的落幕。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牢记X,莫忘光荣。世事洞达皆学问,人情炼达既文章。国家领土的问题,永远是中国X的首要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从金庸先生的作品,很能看出他对X间的关系态度的转变。最早的书剑恩仇录中,将汉清两个主人公刻画的很对立,也贯彻了反清复明的思想。但最后的鹿鼎记里,老先生把这个X问题的思考借着韦小宝的口丢给了观众,如果皇帝是个明君,可以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国泰民安,但他是个异族人,是否还有反清复明的必要呢?这的确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鹿鼎记》一部颠覆以往金庸任何武侠小说套路的伟大著作。一部表现金庸内心最真实感受的著作。在连载的过程中,有大量读者给金庸写信问他是不是找人代笔了。因为以往金庸笔下的主角风流倜傥的如段誉,桀骜不驯的如杨过,为国为民的侠客如郭靖。大家一时半会无法接受这一个类似于好色的小流氓当上了武侠小说的主角。大家更喜欢看那些具有英雄气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毕竟以韦小宝的性格大概遇见有抢劫的早就溜之大吉了,别提行侠仗义了。其实恰恰相反,只会逃跑功夫的韦小宝才是最能体现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的一个人物。因为我们芸芸众生大部分都只是这世间的一个普通人。比起韦小宝也许我们比他为人更正直,更勇敢,更善良。但是未必比他更真实。韦小宝所做的一切就是人活着最基本的意义——生存。至于褒奖非议任留读者后世去评价。《鹿鼎记》之后金庸封笔不再写武侠小说了。不是他写不出来新的武侠小说了。而是他已经把所有的套路都写过了。所以金庸选择了在创造最高峰,最顶点隐退了下来。这就像一个歌手在人气最高的时候选择开道别演唱会一样。这本身就需要一种莫大的勇气。《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封笔之作,可以说是他花费心思最多的一部武学著作。因为这本书金庸把所有人和物都讽刺了一遍,还是自己写过最推崇的…比方说武艺,绝世武功被韦小宝用火枪崩了,盖世大侠被韦小宝耍的团团转。那些自诩正义的天地会X雄做了各种龌龊的事,冥顽不灵,不懂变通。许多人以为是代笔就是这原因。可以说之前的书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是到鹿鼎记,金庸先生自己抛出了个问题,什么才真正是侠?然后他写出了韦小宝,猥琐,贪婪,好色,好赌,几乎集合了所有男人缺点的主角…所谓的侠迂腐不堪,为一个不切实际的事情盲目追求,不计手段。所谓的小流氓奔走相告,不经意间做成了许多为国为民的好事。可以说,金庸先生在这本书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义,奸,善,恶,定义再一次被他改写了,侠再也不能简简单单地可以说明白的了。如果说陈小春版电视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喜剧的话。原作书则是明里洋溢着轻松愉快。暗里时不时来讽刺一下,描绘人性的小说。鹿鼎记不愧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无侠胜有侠,无招胜有招,集大成矣…

其他网友回答

再写下去就是民国 抗战时期 现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