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还赞同棍棒底下出孝子吗?说实话,我经常被孩子逼得痛下狠手?
优质回答: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不赞同棍棒底下出孝子。打骂孩子,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古人讲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因为当时国家以孝治天下,家庭中以“孝”做为家规。
“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 旨在告诫我们严格要求才能成就后辈,恩及长辈。而溺爱与放纵只会助长忤逆,埋下隐患。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父母打孩子是法律禁止的,而且被称为家庭暴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棍棒底下出的孝子,实际上是被忽略,被粗暴对待的孩子,小时候没有获得足够爱与关注的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更愿意去讨好父母。从这点上来说,孩子心理上是缺失的。
我的父母也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没少挨打。长大后,我们兄弟姐妹还调侃,要是当时的我们像现在的孩子这样脆弱,估计死上一百回都不够。
父母文化低,家里条件也不好,兄弟姐妹多,所以他们没办法没精力来教育我们,不管谁对谁错,先是一顿胖揍。表面上看,家里是消停多了,但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了创伤-胆小、自卑。我们长大了非常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想起一些被打的经历,心里还隐隐作痛。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霸道,聪明,有主见。棍棒教育已经不适合了,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甚至会让孩子做出极端的行为。
题主说被孩子逼得痛下狠手,说明孩子很顽劣。当孩子犯了错误,你适当惩戒可以,下狠手,只会让孩子和你更对立,甚至叛逆。教育孩子时先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如果以后再犯,让孩子自己选择惩罚的方式。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性格成长都与原生家庭有关,父母靠打骂来教育孩子不仅显示了自己的无能,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灵发育。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棍棒底下很难出孝子了。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内心世界,进行赏识教育、爱的教育。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不赞同,因为我从小被打到大的。小时侯我经常挨打,一点不对我父亲就对我拳打脚踢。我父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母亲也保护不了我。
小时候我渴望自己是孤儿,这样就不会被打了。我记得5岁时X结婚,我非要和表哥起去送X;我爸大巴掌抽脸把鼻子打X了,还用穿皮鞋的脚踢。我到现在都理解不了对一个5岁的小女孩怎么舍得下那么狠的手。
每到农忙时也是我们兄妹几个的受难日。有一次是农忙割小麦时,那时我六年级,哥哥初二,妹妹五年级;我们割得慢。我父亲用鞭子打我和妹妹,拿扁担追砍哥哥;妈妈拦连她一起打。
我父亲有点好,那就是让子女读书;70年代好多都不让女孩读书。小时侯最渴望长大,这样就可以离家远远的了。就因为这样的家庭,一直很自卑;直到在外面才慢慢找回自信。我在外面很少回家,也不想回去。现在他们老了,我才一年回去一次;可是和他们也无话可说了。虽然他们比以前改了好多,想和我们亲近。
我讲这些不是因为记仇,是想告诫那些好打骂子女的人:如果你们不爱孩子就不要生,生了就要好好爱他们。子女也并不是自愿来到这个世上的。在子女未成年时爱护他们,你们老了他们也会好好孝顺你们的。
其他网友回答
我反对这个观点。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X社会留下来的X教育观点。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精华,但是也有一部分糟粕。像X社会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种XX的教育思想就是糟粕。
它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一、X孩子人格,使孩子缺少自信,性格懦弱。
生活中我们很常见这样的例子,父母强悍蛮横,无人敢惹,而他们的儿子却是怂包子。这就充分说明了长期的暴力环境下养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形成懦弱的性格。长期在暴戾环境下,孩子已经忘记了反抗,养成了逆来顺受的特点。
大家还记得X吗?当年X这个案子可以说震惊了社会,X从小没少挨爸爸的打,在别人眼里。和爸爸的眼里他是一个乖孩子。可是当他驾车撞到人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不是赶快救人,而是想着这下闯祸了,爸爸肯定要生气,干脆就把人杀了逃掉。李玫瑾教授从犯罪心理学分析,孩子已经在暴力的环境下养成了懦弱讨好的性格,才导致了X案子这个悲剧事件。
二、长期打骂孩子易养出叛逆、暴力的孩子。
鲁迅先生有句话说: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如果说在暴力的环境下,有一部分人选择了沉默——逆来顺受,那么另一部分人选择了爆发,也就是叛逆——和父母对着干。
暴力传递暴力,野蛮生长野蛮。社会上的问题,少年街头流氓混混大多生长在一个暴力家庭中。孩子所遭受的暴力,原生家庭的伤害,没有合适的发泄通道,只有通过暴力再发X去。
三、容易造成孩子守旧,不敢创新。
棍棒教育这是X的教育思想,孩子行为稍有差池,便会换得父母严厉的教育,长期这样。孩子只能遵从父母的意志,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
久而久之,孩子的思想变得古板,守旧,怕出差错,何来创新,何来发展?
所以我反对用棍棒教育孩子,尽管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
一、爱孩子要尊重孩子。
孩子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他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是独立的个体。虽然孩子年龄小,但是我们一样要把他当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他。只有在尊重的氛围中孩子才能舒展自己的个性,成为阳光少年。
二、爱孩子要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受我们的管束而来的。父母应该是孩子最亲密的陪伴者,我们陪孩子在生命中走一程,同时孩子也陪我们在生命中走一程。在这段陪伴的缘分当中。父母和子女的爱是彼此滋养的。
最好的做法是和孩子做知心朋友。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错,有错误才会有成长,这时候做父母的不应该高高在上指责打骂孩子。而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指出来,引导孩子。
总结语: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中有很多是常常被误解的,我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教育观点已经过时了,时代在发展,我们的观点也应该改变。新时代,做父母的不光要有爱,还要有教育的智慧。
欢迎关注我专注解答教育问题,力求给您提供有价值的教育建议,助力你解开教育困惑,我是吉老师,生活很简单,教育有智慧。
其他网友回答
不赞同。
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我觉得打孩子反映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无能和无奈。
首先看为什么打孩子?“孩子不听话”是最常听到的原因。然而,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呀。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是因为年龄小,需要家长的照顾和教育。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本身就不可能事事听话。所以,家长要摈弃孩子一定要听话的错误理念。
打孩子有什么坏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试探外界的反应,对父母也是如此,父母的体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明白了什么是不能做的,以后就可能会不犯错。这是打孩子的好处。不过打孩子的坏处更多,首先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父母产生隔膜,并且形成自卑胆小的性格;其次,打孩子的方式让孩子以为只有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容易形成暴力倾向。
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下长大的孩子即使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父母孝顺有加,但内心往往也会是不幸福的。他们的心理阴影需要一生去治愈。
家长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首先,放低对孩子的期望值,这样当孩子完不成任务时,你的失望就会少一些。
其次,自己要发怒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暂停的机会。想想有没有比打骂更优的解决办法。
第三,学会用沟通来解决问题。孩子也会从你对待他的方式中学会正确的处事方法。
其他网友回答
不赞同棍棒下出孝子的说法。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老公叔叔就经常拿棍子,衣架打小孩,经常把棍子打断,衣架打歪那种。小孩不听话就打,打的哭哇哇的,但是没有用,小孩更叛逆,经常逃课,去网吧还离家出走。小孩子你越打他越不服,在心底就有个叛逆的心声。所以孩子还是要在个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才会懂得去爱别人,爱父母,孝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