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高校该不该装空调”:学生福祉不能被忽视

高校空调难题:关乎学生的基本需求

近来,哈尔滨高校关于是否该装空调的讨论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甚至一度登上热搜。这场争论的核心其实不是简单的“学生们是不是太娇气”,而是我们是否真的应该重视学生的基本需求与福祉。面对北方日益升高的夏季温度,学校学院又该怎样回应这场热议呢?

吃苦灵魂与现代化的冲突

很多人都强调“吃苦”这个词,似乎认为学生在高温下忍受折磨可以锻炼意志,甚至有些人会质疑:“当年我们可没有空调呀!”但差不多几许年前的生活条件与现X活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学生们显然不再接受单纯的“吃苦教育”,他们需要的是适合的生活环境,而不是被动忍受高温带来的种种不适。难道我们真的不能在给予学生更好条件的同时,继续培养他们的坚定质量吗?

管理者的责任与行动

面对学生们对空调的诉求,高校的管理者们却显得有些无动于衷。一些学校甚至以“电路老化”作为借口来拒绝安装空调,然而,当看到其他杰出高校成功实施类似改造时,这样的借口就显得苍白无力。学校管理者需要明白,提供合适的进修和生活环境是他们的责任。只有当管理者真正重视学生们的声音,才能避免出现因高温而导致的“楼道睡觉”现象。

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们正在经历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现象。无论是去年郑州的持续暴雨,还是今年广东的龙卷风,这些都在提醒我们,面对气候变化,学校不能再继续抱有“忍让”的心态。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而良好的进修环境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应装空调不再一个可选择的难题,而应成为一种必需。

重点拎出来说:教育应以人为本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是否该装空调反映的是学校对学生身心健壮的重视程度。假如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无法保障,培养出的人才又能有多杰出呢?最终,学校的管理者们若还是选择无视学生的需求,不仅可能导致学生的不满,甚至会出现更多的人用“脚投票”的情况。相信只要高校真正觉悟到这个难题,未来的校园生活,定会变得更加舒适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