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敦煌怎么看?
“数字敦煌”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拍摄、扫描、获取、存储敦煌石窟文物信息,并通过建立多元化、集成化的数字敦煌数据库、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数字资源永久保存系统,在实现永久保存敦煌文化艺术资源的同时,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无限可能。“数字敦煌”资源库首批30个经典石窟跨越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10个朝代,网友可通过登陆“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高速浏览超大分辨率图像,进行图像、视频、音频、三维数据和文献数据的智能关联、基于敦煌学词汇的高效检索,实现大数据分析与数据价值挖掘,也可在电脑上对30个洞窟进行720度全景漫游。敦煌石窟以4至14世纪的艺术和文献遗存闻名于世,目前已走过1650年,敦煌研究院在文物本体保护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据悉,现在文物数字化保护是文化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敦煌研究院在上世纪90年X始敦煌石窟数字化技术的探索与研究,目前已形成一整套掌握核心技术的数字化技术,培养了80余人的文物数字化保护研究专业团队。目前已完成了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120个洞窟的摄影采集、40个洞窟的图像处理,以及120个洞窟的全景漫游和20尊彩塑的三维重建。
敦煌石窟用列数字说明法的句子?
莫高窟》这篇课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打比方,列数字)。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列数字)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举例子
敦煌壁画数字化保存技术是谁建立的?
樊锦诗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改革开放以来,她坚持改革创新,带领团队致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开展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构建“数字敦煌”,开创了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地缓解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
数字敦煌被誉为什么的女儿?
樊锦诗被誉“敦煌的女儿”!樊锦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她从25岁扎根敦煌,潜心敦煌文物研究、保护和利用工作50余年,被誉为“敦煌的女儿”。1962年,带着对敦煌艺术宝库的无限向往,樊锦诗来到敦煌实习。密密层层的洞窟、成千上万的雕塑、精美绝伦的壁画,这一切令她感到震撼!在团聚的困阻和矛盾中,她先后牵头完成了莫高窟北朝、隋以及唐代早期分期断代的研究工作,这一批学术成果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敦煌石窟考古的研究领域。
什么是数字莫高窟?
指的是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原名: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总投资3亿多元,总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包括室外广场和停车场),其中数字展示中心主体建筑面积11825平方米。与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项目同时进行的还有莫高窟的风沙防护、崖体加固、栈道改造和安防工程等子项目。其它项目均已完工,为敦煌莫高窟文物本体和遗产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于2014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竣工启用仪式于9月10日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