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城下之盟是什么意思解释

城下之盟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城下之盟(chéngxiàzhīméng)   解释: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政治与军事方面   示例: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哉。(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延伸阅读

桑下之盟是什么意思?

桑下之盟即“城下之盟”,指的就是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而被迫签订的条约。用到这个词的时候,背后往往都是一些充满了屈辱的故事。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一次战役。

打不赢人家自然就要吃亏,都被打到城墙下,什么谈判优势也都没有,只能听着人家开条件了。像绞国这样的小国,选择签订被人占便宜的条约,还是被灭国,答案很显而易见了。

城下之盟故事概括?

绞国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在今湖北郧县西北。当时强大的楚国就是它的近邻。据《左传·桓公十二年》载,有一次,楚国侵略绞国,集中兵力攻打绞国国都的南门。绞国人坚决保卫,严守不出。楚军一时倒也攻它不下。“莫敖”(楚国官名)屈瑕说:“绞国人轻率,缺乏计谋,我们可以采取诱骗的办法引诱他们出城。让我们的伙夫去打柴,故意不派士兵保护,他们见了一定会出来抓的。”带兵的将领,依计而行。绞国人果然出来,一下就抓去了30个楚国人。第二天,绞国人更加大胆,争着从北门纷纷出城,追到山里去抓打柴的楚国人。楚军预先在山里设下埋伏,这时就一面堵住北门,一面伏兵齐起,把绞国打得大败。于是强迫绞国订立了“城下之盟”。“城下之盟”,指战败国在敌人兵临城下(或大军压境)的严重威胁下被迫订立的屈辱性条约。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楚国攻打宋国(在今河南商丘县)的故事中,也有“城下之盟”这样的话。那时,宋国国都被楚军重重包围。城里的宋国人,既没有吃的粮,也没有烧的柴了,很是恐慌。于是派华元趁黑夜悄悄潜入楚军主将子反的营帐,用非常强硬的口气,对子反说:“我们的国君叫我明白告诉你:我们已经到了粮空柴尽的地步了。但是,你们如果以为趁此可以X我们订立‘城下之盟’,把我们置于死地,那是绝对办不到的!……”子反见华元这么厉害,当即答应撤军,平等谈判,友好结盟。

金匮之盟是成语吗?

答:不是,金匮之盟不是成语,它只是一个历史事件。城下之盟才是成语。

成语名称:城下之盟。

发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

释义: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例句:

由于情势危急,他不得不订下这个城下之盟。

近义:

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反义:

自食其力

成语城下之盟的意思?

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

[释义]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语出] 《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正音] 盟;不能读作“mínɡ”。

[辨形] 盟;不能写作“蒙”。

[近义] 身不由己 不由自主

[反义] 自食其力 自强自力

[用法] 多用于政治军事方面;有时省作“城下盟”。一般作主语、宾语。

[结构] 偏正式。

城下之盟是什么战役出现的?

主角:绞国

姓:偃

建立:西周时期

灭亡:春秋时期

现在方位:X市与襄阳市相邻处的丹江口市与谷城县一带

绞国属小国、弱国,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和威名,但是却有一个事件,让历史记载它,让后人记住它,这个事件就是“城下之盟”。

关于这个“城下之盟”,还得从春秋时期的蒲骚之战说起。

蒲骚之战

蒲骚之战,是春秋前期郧国、楚国两国间的一次大战。战前,郧楚本是姻亲之国。楚国国君楚武王熊通的爷爷熊仪(亦名楚若敖)娶郧女为妻,且生幼子斗伯比。此子后为楚国著名的令尹(楚国官名,最高执政官,相当于宰相)。

楚国周初始封于汉水以西,今河南南阳市淅川县与X市之丹江口市一带的汉丹流域。蒲骚之战时,楚国已迁都于郢(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县一带),而郧国则在汉水以东的今湖北孝感市之安陆市一带。

蒲骚之战是因楚国崛起并向汉水以东发展,为了分化汉水以东诸国,公元前701年,楚武王派遣官居莫敖(楚国官名,早期最高军事长官)的儿子屈瑕领兵东进,以期和贰(今湖北随州市之广水市应山南)、轸(今湖北孝感市之X市西)两国结盟,对郧国实施南北战略性的包围。

面对危机,郧国立即做出反应,一面调兵遣将进驻南境的蒲骚(今X市田店镇),以防楚军的正面进攻。一面遣使前往随(今湖北随州市)、绞、州(今湖北荆州市之洪湖市东北)、蓼(今河南信阳市固始县东北)四国,希望结成抗楚联盟,以阻止楚国与贰、轸两国的联盟。这一联盟,随国没有响应,绞、州、蓼三国虽然表示响应,但又慑于楚军之威,不敢轻举妄动。

针对郧国的反制,楚国先屯兵于距离蒲骚之西不远的郊郢(今湖北钟祥市),以御郧国联军,同时谋划破敌之策。当时,楚军统帅屈瑕相当忧虑郧国的五国联盟。楚国大夫斗廉建议说:“郧国军队驻扎在他们的郊外,天天盼望四国军队的到来,又依仗城郭坚固,一定缺乏戒备。不如您在郊郢防备着四国,我率领精锐部队夜袭郧军。如果打败郧军,四国的军队一定撤离。”

屈瑕担心地说:“还是请求大王增兵吧?”斗廉说:“军队打仗在于军心上下一致,并不在兵多。商纣为何敌不过周武王,您是知道的。”

屈瑕最终被说服,采纳了斗廉的意见,派遣斗廉领精兵夜袭蒲骚,结果大败郧军。

蒲骚之战以楚军的胜利而告终。楚国如愿以偿地和贰、轸两国订立盟约,从而将楚国的势力推进至汉水以东。

楚围绞都

由于绞国参与了郧国联盟对抗楚国,公元前700年,也就是蒲骚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年,楚国腾出手来,开始收拾绞国。于是春秋时期在X境内爆发了楚绞之战。

楚绞之战,楚武王仍派遣莫敖屈瑕统帅楚军,以斗廉为副将,大军一路杀向绞国,兵锋直指绞国都城南门。

面对来犯的楚军,绞国不得不应战。由于楚军势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于是决定不搞硬拼,关闭城门坚守城池以待强敌。

绞之都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竟然没能攻下。两军相持了一个多月。

久攻不下,楚军只得重新审视战局,重作部署。

屈瑕认为绞城得智取,不可力克了。他向楚王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

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

屈瑕说:“大王放心,绞国虽小而轻燥,轻燥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钓饵,不愁它不上钩。”

第二天,楚军没有攻城。以后连续三天,楚军均无动静。

这是什么情况?绞国便派出人员去侦探。探子回报说:“城外只见樵夫进山砍柴。”

绞国国君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出,并无兵士跟着。”

于是,绞君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柴出山之际,突然X。

果然X顺利得手,还抓了三十多个樵夫,夺得不少柴草。一连几天,收获都不小。见有利可图,绞国士兵更加胆大的出城劫夺,抢柴者越来越多。

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明日迅速逮捕大鱼。

天亮后,绞国士兵象前几天一样又出城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劫掠,假装吓得没命的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败逃,可是又有伏兵断了归路,死伤无数。楚王下令趁机攻城,城破。

绞君这才知道中计,但已无力回天,只得请降,被迫与楚军签订了“城下之盟”,沦为楚国的附庸。

楚绞之战,在春秋时期的众多战争、战役中,并不算够档次,高大上级别的。如果说这场战争能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它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城下之盟”的典故。

城下之盟,是强大的敌军兵临城下时受胁迫而签订的盟约,带有强烈的耻辱性。可是,弱小之国如果不幸遇上的话,为图生存,往往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了。

鸿沟之盟是成语吗?

答:不是,鸿沟之盟不是成语,甚至都不是词语,它只是由这四个字拼凑而成。城下之盟才是成语。

成语名称:城下之盟。

拼音:

chéng xià zhī méng

解释: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语法:

城下之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政治与军事方面。

示例:

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近义词:

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反义词:

自食其力、自强自力

城下之盟是什么意思?

  城下之盟 ( chéng xià zhī méng )  解 释: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出 自 《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用 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政治与军事方面  示 例: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哉。(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