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本中的法家著作
1、《管子》:《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与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其中的法家思想是道家影响下的法家思维。
2、《商君书》:《商君书》也称《商子》,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角色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
3、《慎子》:慎到他把法家所主张的“法”与道家所主张的“道”或“理”等同起来。慎到则认为人君在法面前也应“事断于法”、“无为而治”。
4、《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里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韩非,除个别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该文主旨。
荀子韩非子都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作对吗
不是。荀子是儒家思想代表角色,是孔孟之道的继承者,他的著作《荀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作。韩非子是荀子的弟子,但他的思想是法家思想,所以他的著作《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作。
先秦诸子的著作
1《管子》(管仲)、《邓析子》(邓析)、《墨子》(墨翟)、《X》(李耳)
2《文子》(X弟子)、《关伊子》(关尹喜)、《列子》(列御寇)、《杨子》(杨朱)
3《商君书》(商鞅)、《申子》(申不害)、《尸子》(尸佼jiao三声)、《公孙龙子》(公孙龙)
4《庄子》(庄周)、《慎子》(慎到)、《尹文子》(尹文)、《荀子》(荀卿)
先秦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作
先秦诸子百家,主要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术流派的统称,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
其代表作比如有道家的《道德经》、《庄子》等;儒家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法家的《商君书》、《韩非子》;兵家的《孙子兵法》;纵横家的《鬼谷子》、《战国策》等。
《韩非子》一书的主要内容是啥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顶尖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XX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相对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与盾的寓言经历,介绍“不可陷之盾和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经历,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经历,蕴X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最佳结合,向人们以情商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善著书。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X韩国国王,提议变法,主张X者应当以富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与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这些论文在韩国不受重视,却传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爱。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求与,秦始皇留下他预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X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于是给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与“复古”,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XX主义XX的建立,韩非子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解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怎么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经历与丰富的历史姿势作为论证资料,介绍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X现的很多寓言经历,因其丰富的含义,生动的经历,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到现在为人们广泛使用。
韩非子全文
《韩非子孤愤第十一》
【原文一】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士,劲直听用,且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和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