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夏县作为我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特别丰富的文化积淀与遗存,非常是四个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遗址:崔家河东周墓X、西阴村遗址、禹王城遗址、东下冯遗址,这些遗址记录了十分丰富珍贵的历史人文信息,本文进行概述说明,共同领略优秀文化遗产。
崔家河东周墓X
崔家河东周墓X位于夏县埝掌镇崔家河村东北部埝掌河和青龙河夹峡的丘陵之上。墓区东接崔家河水库,北接东下冯遗址,西接埝掌河,南接崔家河遗址。崔家河东周墓X是第六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古墓葬之一,建于周,墓X墓地面积12.5万平方米,根据墓葬结构与随葬器物的形制,墓X时代为东周时期或偏早,墓X对研究东周早期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崔家河墓X是第六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古墓葬之一。
崔家河东周墓X,墓葬多为竖穴墓,随葬品以铜鼎、豆、壶为主,还有铜编钟、鉴、匜、罍、石罄、玉、骨圭与铜贝、石贝、骨贝、贝币以及玉饰等。铜器纹饰为云雷纹、蟠螭纹等。
图一:青铜匏壶
图二:青铜舟(左)与青铜圆盖鼎(右)
根据墓葬结构与随葬器物的形制,墓X时代为东周时期或偏早,墓X对研究东周早期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崔家河东周墓X出土的青铜器对研究中国的铸造史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据柴X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说明,通过对出土的27件青铜器的金相组织和成分解析,其中锡含量集中在11%-21%之间,铅含量在10%以上。崔家河墓地所出铜器都为铜锡铅三元合金,且锡含量,尤其是铅含量异常高。在工艺方面均为铸造成型。这是十分珍贵的科技资料。
西阴村遗址
图三:西阴村遗址
西阴村遗址位于夏县尉郭乡西阴村的西北部,遗址西北隔鸣条岗近涑水河,东南隔青龙河依中条山,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东西约 560米, 南北约 8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26年10月18日由清华大学考古学家李济主持发掘,它是中国考古学者主持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遗址内发现有窖穴、灰坑等多处遗迹,并出土各种陶片、石器、骨器6余箱,非常是在遗址中发现了半个蚕茧(现存台湾宫博物院)证明了远在6000年前这一带就出现了植桑、养蚕业。文物遗存: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遗迹有半地穴式圆形或长方形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出土遗物包括石、骨、蚌、陶等类。主要器型有釜、灶、夹砂罐、尖底瓶、直口或敛口钵、敛口瓮、缸、彩陶罐等。其它遗物还有石刀、锛等。
图四:敞口旋纹罐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1963年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察。1994年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为新石器时代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西X三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三里桥类型文化与商代二里冈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与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
西阴村遗址在我国考古学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东西约560公尺,南北约800公尺,面积很不小,遗址中有长方形土坑,四面有壁,像个小屋”许多小屋相连形成壹个村落。如果当时居民不从事农业,不可呢过有这种等于巩固的定居生活。”西阴文化遗址今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X公开西阴村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城遗址
图五:禹王城遗址(青台)
禹王城遗址位于夏县禹王乡的禹X、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为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北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光墓约3公里。因传说夏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据考证,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及晋时的河东郡治所。面中条山,青龙河、天盐河、白沙河、姚暹渠流经东南,鸣条岗枕其西北,地势北高南低。
禹王城遗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与禹王庙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庙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图六:熊猫范
图七:钱范
图八:十二字砖
(1)大城
形状如梯形,总面积13平方公里。四面城墙皆板筑夯打而成,北墙与西墙保存较好,一般残存2米,顶尖达5米,南墙与东墙保存较差,东墙南段已没有一点痕迹。除北墙外,其余城墙都不直。东墙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随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个城墙中弯曲最多的,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大城没有经过发掘,文化堆积一般厚2米左右。城北部有战国时代的灰坑与灰层。城中部偏东的庙后辛庄以北,调查发现了一处战国中晚期的手工业作坊,文化遗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据实物与文献考证,大城即战国时魏都安邑。
(2)中城
中城方形,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与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高1——5米不等,东墙现存长960米。城内遗物丰富,堆积层厚2米左右,有战国时代遗存,但主要是汉代遗存。从出土遗物解析,中城稍晚于大城,应为秦汉时河东郡治。
(3)小城
小城总面积75.4平方米,形状是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西墙与北墙分别长930、855米,城墙现存1——4米之间。小城高于周围地面,地势西高东低,堆积层厚3米左右。1990年秋试掘,出土遗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范;印有阴文“东三”的铲范、铧范、车车范、六角承范,圆形承范、花纹范等;瓦分板瓦与筒瓦,瓦当多为云纹圆瓦当,还有五铢钱、半两钱、铁渣等。小城的运用时间最长,建于东周,沿用至北魏。 禹王庙亦称禹王台、青台,在小城西南角的方形夯土台上,系近代建筑,民国时毁于战争。当地传说青台为夏禹时筑,是涂止氏望夫之处,夏桀玩乐之地。
五十年代末曾作过较详细的调查。1959年、1961年与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曾对城址进行 3次调查。1967年对中城南部汉代冶铁遗址进行发掘。禹王城为保存较好的东周及汉代较大型城址。1988年中华人民共与国X公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十年代以来,又多次调查、钻探与发掘,对其时代、性质及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主要在古运粮河两岸与太原三门峡公路南、北两面。发现的遗迹有灰坑、陶窑、水井、道路及半地下式工作面等。出土东西非常丰富,有许多类型的陶罐、盆、筒瓦、板瓦、瓦当、砖、货币、铁渣、鼓风管残片、炉渣及各种陶范、陶模等。瓦当有半瓦当与圆瓦当,圆瓦当分卷云纹与有“长乐未央”、“千秋万岁”文字的两种。砖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毋饥人”方形文字砖。陶范陶模多为西汉时遗物,有礼器陶范、五铢钱陶范及四铢半两陶模等。
图九:禹王城城墙遗存
目前,禹王城遗址的宫殿、道路还不清楚,城墙城门也需解剖,和城址相配的墓葬区也没有调查与发掘,这些都有待于今后考古工作的深入。
东下冯遗址
图十:东下冯遗址
东下冯遗址位于中国北夏县埝掌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灰坑、房屋、墓葬、水井、沟槽、陶窑等遗迹。出土物包括陶器、骨器、蚌器、铜器、石器、卜骨等。还发现有二里岗时期的城址,城址南部呈曲尺状,城墙保存较好,城外还环有护城壕。 二里岗时期城墙等遗迹的发现,显示出东下冯遗址具有的特殊意义。
图十一:第V期石器
图十二:第V期石器
该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和豫西地区的同类遗存有一定差别,被称为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其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 还发现有二里岗时期的城址,城址南部呈曲尺状,城墙保存较好,城外还环有护城壕。二里岗时期城墙等遗迹的发现,显示出东下冯遗址具有的特殊意义。该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和豫西地区的同类遗存有一定差别,被称为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其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二里头文化的遗物有石、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与兵器、乐器等。青铜镞、凿与石范的出土,表明当时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用具仍以石质的铲、镰、刀、斧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骨制的工具如铲、镞、匕等。出土的石磬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石磬之一,但仅打琢成型而未经磨制,仍带有较多的原始性。生活用器以陶器最普遍,计有鬲、 鼎、罐等炊器,尊、盆、簋、豆、 等用器与爵酒器。还出有刻花骨器与不施钻凿的卜骨等。
1974年发掘。已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的遗迹,房屋有半地穴式、窑洞式与地面建筑 3种,共30余座,以窑洞式居址最多。窑洞就断崖、沟壁掏成,居室平面有圆形、椭圆形与方形3种,均为穹庐顶,面积在5平方米左右,内有壁龛与火膛,个别的还有烟道通给室外。门高0.8米,宽0.5米。灰坑有100多座,以袋形与圆形的最常见,也有个别作半月形的,很有特色。水井平面为长方形,两宽壁留有对称的脚窝。陶窑有 3座,皆在断崖边上掏掘而成,平面圆形,上为窑室,下为火膛,中间的窑箅厚约0.4米,有箅孔十余个。在遗址中发现内外两重壕沟,除北部因山洪破坏情况不明外,其他部分据钻探平面呈凹形。内壕东西相距130米,外壕东西相距150米。皆深约3米,底宽2~3米,口宽2.8~6米。已发掘部分,壕的两壁上有窑洞式居址十余座。墓葬共清理24座,其中长方形土坑竖穴墓17座,除 1座为双人合葬外,余皆个人葬。多随葬1~3件陶器,未见葬具痕迹。有7座利用废弃的窑洞式居址作墓穴,都未见葬具,仅1座随葬大口尊2件。在灰层与灰坑中还发现人骨架数具,均无随葬物品,有的尸骨不全,反映死者生前社会地位低下。
二里头文化的遗物有石、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与兵器、乐器等。青铜镞、凿与石范的出土,表明当时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用具仍以石质的铲、镰、刀、斧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骨制的工具如铲、镞、匕等。出土的石磬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石磬之一,但仅打琢成型而未经磨制,仍带有较多的原始性。生活用器以陶器最普遍,计有鬲、 鼎、罐等炊器,尊、盆、簋、豆、 等用器与爵酒器。还出有刻花骨器与不施钻凿的卜骨等。
东下冯遗址的二里头文化陶器,和豫西地区发现的基本一致,但又有一定差别。这里鬲多鼎少,以蛋形三足瓮最具特色,不见三足盘、澄滤器与觚等。东下冯类型可分4期:一期陶器以褐色居多,灰陶较少,器形有罐形鼎、鬲、单耳罐等;二期以后则灰陶占绝大多数,二期器形为盆形鼎、鬲、大口尊、深腹罐等;三期深腹的罐、盆最多,盆多敞口、双□、凹底;四期深腹罐衰落,鬲裆较矮,新出现了和二里冈期商文化极为相似的实足尖薄胎鬲。陶器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时代越晚,绳纹所占比例越大。一至四期的陶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在各种器形的演变上表现得等于清楚。中国瓷器发展史,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给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在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 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与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东下冯遗址的发现,对知道晋南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含义,寻觅夏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发展以及夏商文化的变迁。
夏县东下冯遗址在中国铸造史上也具有特殊的意义,遗址出土了石锛范,宽6.5-7.4cm,厚3.4-3.9cm,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是中国最早的铸型。
图十三:石锛范
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夏县东下冯文化遗址中,曾发现多眼距今约4000余年前的水井遗址,也是“‘伯益凿井’发生在夏县”历史事件发生、存在与延续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