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作文800(林黛玉人物鉴赏800字)

林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十二金钗之首,也是很具有争议的人物。

爱黛玉的人,觉得她坦率可爱,聪慧敏锐;讨厌黛玉的人,觉得她矫揉造作,无病X。

那么,黛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归纳为来看,她的优点有五处。

一、才华横溢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被称为“咏絮之才”。

咏絮之才的这个典故,和东晋才女谢道韫有关。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才女,也是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被誉为有着“林下之风”的女子。

“咏絮之才”,被后人用来形容诗文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而对于黛玉而言,诗词就是她的生命。

《葬花词》凄美决绝,《题帕三绝》X悱恻,在书中,黛玉仿佛一个文化符号,是生活在俗世里的隐士。

比起礼教下的等级尊卑,黛玉仿佛东晋名士那般,不屑世俗规矩,反而尊重人身上最本质的东西。

在潇湘馆里,婆子们可以旁听主子们的闲谈,还能凑上来一起聊天;没什么体面的丫鬟婆子也能得到不菲的赏钱;紫鹃可以和黛玉推心置腹;侍妾出身的香菱,也能跟着黛玉学诗……

黛玉的才华,美在灵动,美在自在,美在洒脱,美在才华横溢却从不轻贱旁人。

她不屑规矩,尊重内心,从不刻意奉承,也不搬弄是非。

黛玉的美,美在不自污、不污人,美在洁净而美好。

十二金钗中,唯有宝钗的才华可以和黛玉比肩,咏海棠二人平分秋色,咏X黛玉夺魁,咏螃蟹宝钗称绝。

这两个人都是很优秀的女子,难分谁好谁坏,能谈的,也只是主观的喜欢与否罢了。

《世说新语》中和东晋才女比肩的,是顾家妇。她端庄贤惠,被称为“闺房之秀”,是世人用来和谢道韫相提并论的女子。

喜欢端庄,抑或是喜欢“名士”,其实全看个人取舍。

《世说新语》中这样形容这两个人:“王夫人(谢道韫)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于我而言,抑或是于喜欢黛玉的人而言,喜欢黛玉的理由,不过是——

“闺房之秀易得,林下之风难求。”

二、家教人品

什么是家教?

家教是融入血液里的习惯,是潜移默化之X露出来的优雅。

林黛玉所在的家族,书香世家,簪缨之家,是真正的X。

贾府的子孙,鱼龙混杂,一代不如一代,而林黛玉的家族,却蒸蒸日上,家中藏书数不胜数。

真正重视教育的家庭,才养得出人中龙凤的后人。

若非林家人丁稀少,或许,单贾府的门第,还配不上林家。因为贾府是没落X,林家是新起之秀。

黛玉入贾府那年,不过6岁。

贾雨村当她老师时,她才5岁,第二年母亲去世,贾雨村便带着她到了外祖母家。

从第三回,到第四回,黛玉似乎空长了五岁,直接从6岁便到了11岁。因为“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还过了一个热闹的生日。宝钗比宝玉年长2岁,此时的黛玉,就是已经11岁了。

但在第二十八回,宝玉和黛玉吵架,宝玉说了这样一番话:

“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

古人讲究十岁不同席,虽然宝玉喜欢在姐妹堆里混,可湘云来和黛玉一起住,要梳洗时,宝玉还是要退出去。可见“一床上睡觉”,也只能发生在幼年的时候。

第三回到第四回,中间消失的5年,其实是作者的写作技巧,故事真正开始的时候,几个孩子都是十几岁,之前的事情,便可以省略不写。

而6岁入贾府的黛玉,表现得一点都不像个孩子,而这,就是家教使然。

从失去母亲,到离开父亲,再进入人生地不熟的外祖母家,黛玉也不过6岁而已。可这样一个6岁的小女孩,却时刻谨记外祖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在心里打定了主意“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很多人错以为这是黛玉的自卑,可实际上,黛玉这般伶俐的女子,自小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她的在意和小心,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女儿的好强和傲娇。

贾母问她读了什么书,她说自己才读了四书,然后问姐妹读了什么书,贾母回答道:

“读的什么书,不过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就完了”。

黛玉了然,不动声色。

后面宝玉问她读什么书,她道:

“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两种回答,一件事儿,黛玉的改口,改得毫无烟火气。

去拜访舅舅贾政,王夫人请她坐,她知道不能坐贾政的位置,思来想去挨着王夫人坐了。

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新进的探花,也是皇帝钦点的巡盐御史。他在家中常教导黛玉养身之道:饭后不宜立刻喝茶,怕伤脾胃,须待米粒咽尽,放可吃茶。

可第一次在贾母处吃饭,饭才上完,贾府的小丫头们便端上了茶盅。若是换了湘云这样的急性子,说不定就喝了一口。可黛玉却只是眼角流转,便依样接盅,漱口,熟练自然。

书中说——

“黛玉见这里许多规矩,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了。”

黛玉的随分从时,别无所求,只源于内心深处的傲娇和矜持,带着聪明人特有的骄傲,缓缓绽放。

6岁的黛玉,心思细密周全,已然不输一个成年人,可这样的黛玉,却并不想将自己的本事用在夺取利益上。

这,便是家教。

三、性格使然

偏爱黛玉的人,更爱极了她的性格。

黛玉的才华,不逊色于大观园中的任何一个人。可整篇读下来,却从不曾见黛玉因为自己的才华而看不起谁过。

香菱来找她学诗,她从不曾冷嘲热讽,也不曾因为她的身份低微而有丝毫的怠慢。于黛玉而言,每一个喜爱文学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她甚至把自己多年来读的诗词送给香菱,还悉心教导,只希望她能够写得好诗。

才华横溢,身份尊贵,却懂得平等待人,这个性子,和宝玉是何其相似。

宝玉待人是平等的,无论你是丫头还是X,可偏偏这样的平等,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畸形的。哪怕如薛宝钗,待下人的那种好,也只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黛玉和宝钗最大的不同,在于身上那点灵动的烟火气。

宝钗待人,礼数周到,看似热情和善,却总有一层淡淡的隔阂。

“任是无情也动人”,是用来形容宝钗的,而黛玉,却是个真正的“有情人”。

黛玉羡慕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也珍视这种温暖。

她会拉着王夫人、薛姨妈撒娇,会对着宝玉耍小性子,也会常常和探春迎春打闹,甚至连妙玉都高看她一眼。

在贾府中的黛玉,拥有最好的人缘。李纨凤姐会和她玩笑,探春可以拿潇湘妃子的名号开涮,迎春会打趣她是个爱睡懒觉的丫头,湘云常常说黛玉坏话,可后来两人却成了好友……

黛玉身上最可贵的,是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人性中真实的东西。

在黛玉的身边,人就是人,没有身份高低,只有人性如何,是好是坏,黛玉的判断都基于你这个人本身。

这样的性格,让人爱极了她。

四、懂得大局

也有人说,黛玉美则美,实在太小家子气。

什么叫做小家子气?

那就是生活在俗世之中,不懂得生活的规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里复杂的东西。

可黛玉真的小家子气吗?

第六十二回,探春管家,黛玉说了这样一段话——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整个《红楼梦》中,能够看得出贾府衰败局势的,不超过十人,而黛玉,是其中一位。

她不是不懂俗务,只是作为外孙女儿,作为未出阁的闺女,管家的本领无法施展罢了。

第五十五回里,王熙凤也曾正面称赞过黛玉的才华——

凤姐道:“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X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和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炕让他钻去罢!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人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

宝钗的管家本领众所周知,王熙凤却将她和林黛玉相提并论,可见两人才华并未差太远。

宝钗曾建议黛玉吃燕窝,黛玉说的话,一点儿也不像个不识大体的人。

“……请大夫,熬药,人参桂肉,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儿我又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疼了宝玉和凤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黛玉是非常识大体的人,许多人误会了她,不过是挡不住人云亦云的诋毁。

黛玉真的很聪明。

她不是没有心机,不是不懂察言观色,更不是不够聪明伶俐,她只是不愿意让自己的世界充满算计,更不愿意让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变成自己唾弃的人。

黛玉的哭泣,是真的难过,可她的难过,并没有影响到任何人。

年幼离家,她思念家人到夜不能寐,却从不曾以此为由开口给自己寻求X。初入贾府,她因为惹宝玉摔玉而自责,她X的从来都是自己,不曾推卸责任,怪到别人的身上。

世人常常容易苛求,渴求一个本身优秀的人更加完美,仿佛她身上有一点点缺点便十恶不赦,却又更容易宽容坏人,只要他做了一件好事便抹去曾经全部的恶。

爱黛玉的人,看得到她生命里最闪光的地方,也会包容她身上那微不足道的、甚至让人心疼的眼泪。

黛玉也懂得规劝。

宝玉跑去参禅,写了几句偈语,吓得宝钗赶紧撕了,黛玉却说:

“不该撕,看我的,保管叫他收了这痴心邪话。”

她的伶牙俐齿,未必只有坏处,也未必只能带来压力。

几句妙语连珠,便彻底打消了宝玉的心思,甚至让宝玉自惭形愧。

其实,只要黛玉愿意,她也可以藏起锋芒,如宝钗那般走一条标准化的道路,只是她不愿意。

她不愿循规蹈矩,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能为我规定何为正道,何为邪道?

她从不规劝宝玉读书,并非认为科举读书不重要,只是懂得治家理政,规劝旁人,要潜移默化,而不是唠唠叨叨。

五、活得高级

红楼梦里,论活得高级的人,我找不出任何一个超越黛玉的女子。

黛玉是那种,看似牙尖嘴利,看似柔柔弱弱,实则一片佛心,有底线有原则的姑娘。这样的女孩,活得很高级。

在黛玉眼中,一草一木都有情。

读红楼梦最震撼的,是第27回里黛玉忽然说的那句:

“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看那大燕子回来”,或许,也只有黛玉会说出这样的话了。这是一个人,对这同属于世界的别种生命的关怀。

黛玉是安静的,她不图名利富贵,只争朝夕。

刘姥姥进大观园,宝玉看湖面上的残荷厌烦,想让人都给拔了,偏偏黛玉说“留得残荷听雨声”,保住了满湖的荷叶。

黛玉是有情之人,看见落花回去埋葬,看见燕子南飞也常常去寻,这种对草木的怜惜,放在人身上,便成了慈悲心肠。

她还会弹琴,曲谱优雅而宁静。

王夫人吃斋念佛,却从未修得慈悲之心。她试探黛玉,刁难晴雯,逼死金玔,抄检大观园,这样的心境,不能被称为慈悲。

妙玉出家修行,却一生被曾经优渥的生活束缚,连刘姥姥吃了的杯子也要砸碎,这也不是慈悲。

宝钗端庄优雅,大方稳重,却自带距离感,与谁都难以交心,甚至算得上疏离,这也不叫慈悲。

黛玉也有缺点,只是她的真心、她的慈悲,早已经融入了骨血,这一点,真的绝非别人能比。

在十二金钗里,黛玉的成长是最大的。

从年少谨慎,到最后宽容,她收获了大观园里几乎所有人的友谊。

她曾防备着宝钗,却也懂得认错。她会和宝钗坦白:

“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有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可知我竟自误了。”

越是长大,黛玉的心便越宽容。

从她懂得宝玉和自己是一样的心以后,她再也不是那个伤春悲秋的小姑娘。

她会和薛姨妈说:“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她也会和丫头婆子们说:“难为你们。误了你们的发财,冒雨送来。”

她以前的伤感,以前的别扭,以前的没事发脾气,其实本质上就是恋爱中的小姑娘,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可即便如此,她一样克制,从不曾迁怒任何人。

其实黛玉要的,也不是明媒正娶的世俗名分,她苦于没有父母在世,无法为自己的姻缘作主。可当她明白,宝玉的心和她一样的时候,她似乎也能放下一切。

只要你不负我,我便生死相依。

这样纯粹的感情,很高级,也很稀少。

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黛玉死在贾府败落以前,也算是一种X了。

她本就是还泪而来,当眼泪流尽,她也该回自己的地方了。

红楼梦第十九回人物形象分析

1、宝玉突然来访,袭人先是问清来的原因、都什么人跟来了,说明袭人把宝玉的安危放在第一位;送宝玉时,坐车不骑马,嘱咐茗烟保密,都显出袭人做事周密。

2、见宝玉听说李嬷嬷吃了酥酪又要说什么,袭人赶紧起来岔开话题,为李嬷嬷等人解围,包括前文失手打碎茶钟一样,不愿意让任何人受罚挨骂。

3、袭人不是只知道伺候宝玉的丫鬟,而是为了宝玉将来的发展时时规劝的义卑。比如在十九回规劝宝玉改掉三个常有的毛病。

4、《红楼梦》第十九回讲述了袭人的家人打算接她回家,而她却不愿意离开贾府的情节。

论文题目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和《大明宫词》中太子弘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如何写开题报告?

  • 1、选题的目的与意义、选题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内容提纲 2、基本工作思路(主要说明采用什么研究方案、方法,重点解决哪些问题,工作进度安排计划)
  • 质量不错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