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打仗从来都是很残忍的,你知道历史上最艰难的战役是哪一场?
优质回答:
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有很多败仗都是输得糊里糊涂,从战略战术上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的败局。但1947年5月间的孟良崮战役,却是一场双方的战略意图及战术方案都已互相明明白白的硬仗,双方的主将也都是指挥高手,没有哪一方是糊涂虫。
而从整体兵力上看,当时,国军有24个整编师(有的师相当于军建制)共45万人,比在山东的解放军多十几万人,且装备精良X充足,还有X与飞机助阵。但,孟良崮一役,国军却仍败于解放军,其精锐之师整编第七十四师遭全军覆没。
1947年4、5月间,国民党45万大军,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统率,一字儿摆开,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向山东的X、粟裕指挥的华东解放军(九个纵队、一个地方军区共27万人)推进,意欲将陈、粟部逼至胶东海边,先予以包围,尔后相机剿灭。
为了打破国军的进攻,避免被围歼的危险,并且打击一下因国军占椐了延安而生的嚣张气焰,华东解放军副司令、全权负责军事指挥的第一主将粟裕,策划了几次部队调动,以寻求战机。
最后,决定了“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战略,即全力围歼敌之精锐、王牌的第七十四师,从而既能威震对方,又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撕开敌人的合围圈。
当解放军在正面以五个纵队即以十多万兵力对国军第七十四师施实围攻,以四个纵队分别从左、右隔开其与国军第八十三师、二十五师的接壤,再以一个纵队从后面堵住其退路时,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很快就明白了粟裕要围歼自已的计谋。
不过,此时解放军对其虽已有合围之势,但,张灵甫凭其七十四师32000人的兵力及该师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只要向左或右方转进,便可与国军八十三师或二十五师靠近会合,因他与这二个师都只相距10多公里。
一旦与其中一支会合,张灵甫的危险便会解除,粟裕指挥的解放军便不是那么容易能围歼七十四师了。更何况,国军45万兵力大部就都在周边100多公里范围内,随时都会开了过来。
然而,张灵甫不但没有迅速撤离,面对险情,他反而作出了“将计就计”的决策,将部队拉上了就近的孟良崮山麓,主动让解放军来包围自已,从而,使自已的七十四师做一个“钓饵”,在解放军十多万兵力围住他的同时,周边的40多万国军则有了从外面又反包围解放军的机会。
张灵甫相信,周边几十万国军,近则只有10来公里,远也不过100多公里,他们开到这孟良崮,最多不过是半天、一天的时间。而凭七十四师的强大军事实力与孟良崮的险要山势,他张灵甫在此坚守一天二天都不成问题的。
他认为,只要四面的国军一围过来,他的七十四师不但能解围,而更能实行“中心开花”的效果,使国军创造出在孟良崮围歼X、粟裕的华东解放军的大捷奇迹。确实,张灵甫将部队一拉上孟良崮,国共双方的主帅主将便一下子明白了此时战役性质的重大变化及其意义。蒋介石立马知道了张灵甫的用意,看清了这个歼灭X粟裕统率的华东解放军的机会(因为平日国军想找解放军决战,却往往找不到解放军主力),连忙飞到徐州,亲自敦促顾祝同赶紧指挥各路国军开往孟良崮,对解放军实施反包围。
而X、粟裕呢?原想在运动中歼灭七十四师,却没料到张灵甫主动受围,还上了孟良崮,坚守待援。危险与战机同时产生。摆在华东解放军面前便一下子只有两种结局了:不是赶紧消灭七十四师,就是被七十四师粘往,反遭周边围过来的40多万国军的重创。
战况到了这个阶段,在孟良崮,虽说华东解放军对张灵甫的七十四师握有了绝对兵力优势,但从整个山东战局来看,40多万国军却正在获得一个战机优势。
进攻张灵甫的战斗是在5月13日下午七时开始打响的。经过14、15日两天的生死激战,虽攻下了孟良崮一旁的几个小山头,但张灵甫的主力尚在顽守主峰,战斗仍进行得异常惨烈,方圆仅1·5平方公里的孟良崮,已躺下了数以万计血肉模糊的尸体。
而攻山的解放军各纵队的伤亡也相当大了(此战役解放军共伤亡12000人),并且X补充都出现了困难。加之,周边国军向孟良崮进发的情况,也令军心很有些紧张。因此,华东解放军总部与下属纵队有些指挥员提出:久攻不下,又是如此境况了,是否忍痛从孟良崮撒退,以保大军不落入周边国军的包围圈?
亲处前线指挥所进行指挥的粟裕,自然透彻明白当前战势的严峻:获胜与战败这两种可能,都已接近了胜负概率的临界线,此时,唯一能让战局偏向胜利或失败的因素,就是对战双方的军心了,而其中最重要的却又是指挥官们的决战信心与指挥效率。
于是,粟裕下令:任何人不得言撤退!(X也宣布了追究失职者责任的“撤职、查办、杀头”的三大战场纪律)并严令各纵队务必不顾一切牺牲,限在24小时内攻上孟良崮,歼灭七十四师;各纵队伤亡多少人,战役结束后,保证给予补足建制。
同时,打破解放军历来只在夜里打大仗的传统(为躲藏敌飞机、X),16日白天也继续进攻,直至于16日下午三时完全攻占孟良崮主峰,击毙张灵甫。
而向孟良崮进军的国军呢?只到16日下午七十四师被消灭、张灵甫阵亡之时,除了国军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为着逃避蒋介石指责其援张不力,象征性的派了一个连,带着报话机躲在孟良崮附近一个山洞中,蒙骗张灵甫谎称他们“来援救”了外,整个孟良崮就再没有其他国军的影子了。
张灵甫按常理推断,只要他坚守一、二天,周边国军是无论如何都能开进来的,他也的确死守了近三天。
然而,可悲的是,就是他守到第三天,不说远处的国军磨磨赠赠而没有开到,就是近在咫尺(不到5公里)的八十三师与二十五师都没有赶到位,从而使解放军不仅有时间攻上孟良崮全歼七十四师主力,而且还有时间在已撤出战场后,因清点被歼的敌人人数不够32000人(七十四师兵员数),又重返战场,再抓获躲藏的敌散兵7000余人。然后,解放军才浩浩荡荡从容撤走。
一场双方原本都有资格可能获胜、或都有危险可能战败,而在战机上双方又几近相同的战役,终于,以X、粟裕赢得胜利、张灵甫则惨遭失败身亡而记入史册。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应该是上甘岭战役。
X说过,上甘岭是肉碾子。
幸存的老兵曾经说,如果把真实的上甘岭还原成纪录片,就没人敢当兵了。
以著名的黄继光所在的连队为例。
当晚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收复597.9高地。
当时的作战模式是,志愿军只能在夜晚进攻。因为美军在白天的炮火和轰炸太猛烈,志愿军不要说进攻,就算活动也很困难,只能隐蔽。
而上甘岭上的志愿军,连隐蔽都都很困难。所有地表阵地都被炮弹洗过好几遍,山石被炸成X深的碎屑,只能隐藏在坑道内。
美韩军会在白天,借助炮火的掩护攻击,夺回上甘岭地表阵地。
而志愿军则务必在夜晚进攻,此时美军的炮火要弱得多,因为炮兵看不清目标。我们必须在天亮前,尽量夺取全部的三个阵地。
如果夺不下来,第二天美军发动进攻,进展就会很快,我们很难守得住。
然而,上甘岭比较陡峭,任何军队进攻都是仰攻。
防御一方居高临下使用X火力配合XX,进攻一方难度非常大。
以黄继光的6连为例,当晚经过一夜激战,100多人退到坑道的只有20多人,其中还有不少伤员,基本拼光了。
黄继光本来不是6连的战士,而是营部的通讯员,也就是送信的。
因为6连伤亡太大,几乎没有兵了,黄继光才自告奋勇去炸碉堡,才有了后面的壮举。
当时看到黄继光壮举的为营参谋长张广生、连长万福来、指导员冯玉庆、一起炸地堡的肖登良等。
然而,随后几天的作战中,张广生,冯玉庆牺牲,连长万福来于30日重伤,肖登良当日就重伤。
也就是说,目击者非死即伤。
可见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
一个连一个连的上去,一个晚上就拼光了。
这就是上甘岭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今古言堂】,感谢题主的邀请,这个问题我来答。
历史上最艰难的战役,我认为应该是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湘江战役。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发起长征北上抗日的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遭到国民党中央军与地方上的湘军、桂军及部分粤军的围追堵截。
此时的中央红军自长征出发后,受到国民党军队的三道X线层层堵截,兵力已由初期的8万余人,下降到了不足6.4万人,且X仅有3.5万支,轻重X仅有750挺,轻炮更是只有15门。
而他们此时面对的国民党军队却拥有着近三十万总兵力,其中桂军还在湘江沿岸修筑有大量的防御工事及碉堡一百四十余座,并拥有大量飞机、重炮等相对先进的武器装备,红军在国民党军队面前,并不具有装备及力量的优势,反而处于绝对的劣势。
湘江战役,最终以红军突破国民党组织的第四道X线,跳出蒋介石对红军的包围圈而告终。红军虽然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但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自1934年10月,红军离开苏区开始长征以来,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X线,红军损失极为巨大。如突破第一道X线,共损失三千七百余人;突破第二道X线,损失九千七百余人;突破第三道X线,损失八千六百余人;第四道X线,也就是最为惨烈的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直接就损失了三万八千余人,且这部分损失的更多是核心骨干的作战部队。
如殿后的红八军完全损失,湘江东岸的红三军团18团和红五军团34师全军覆没。其余各部编制在湘江战役后都仅剩下不到一半人员,甚至有的部队出现军官多于士兵的情况。即使加上长征沿途扩红征召的新兵,红军在湘江战役之后,也仅剩下不到3万人,可以说是惨烈至极。
据说生平极少流泪的X就曾在当时望着满上遍野的红军战士尸体痛哭。而当时的红军总司令X则在下达给X和X的命令中写道:“要动员全体指战员认识今日作战的意义。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这是为命运而战”。
湘江战役的惨胜,直接导致了遵义会议的召开,在四处碰壁绝境中的红军,召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自此毛X正式成为中国红军的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中国红军走向新的宏伟篇章。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最艰难的战役与最伟大的战役当属以8万对80万的“淝水之战”,而且如果不是这场战役的胜利,我们X也将不复存在,今天的世界X之林也将不会有我们汉人。
淝水之战是发生于公元383年的东晋时期,前秦与东晋之间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以8万北府兵大败前秦80万大军的一场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公元383年,以前秦为首的北方少数XX向东晋发动了进攻,以80万大军的压倒性优势,誓要消灭东晋这一由我们汉人建立起来的X。最终与东晋谢安所率领的8万北府兵在淝水一带(今安徽寿县)形成对峙。
最终前秦被东晋大败。此役过后东晋得以稳固,同时也有效遏制了北方游牧X的南下侵扰。更重要的是淝水之战成功保住了中华文明的核心部分,这使得“五胡乱华”后能有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这是一场决定X生死存亡的一场战役,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退路,这场战争输不起。加上当时前秦对X的态度不可谓不糟糕,如果败了,于东晋、于汉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场关乎汉X存亡的大战,也是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场大战。
其他网友回答
《孙子兵法》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古代的城市攻防战,为什么要求这么高?
攻城战,确实是最为艰难、残忍的作战形式。南北朝时期,西魏、东魏之间曾爆发了一场玉璧攻防战,虽然只有短短50天,但几乎为我们展示了古代城市攻坚战中的所有战术,双方的斗智斗勇、士兵们的悲惨命运,时至今日,脑洞再大的编剧也许都无法复原。
这场战役,一代枭雄高欢在占尽兵力优势的情况下,最终却付出了七万人的代价后无奈撤退,忧愤交加之下一X,第二年郁郁而终。
战役爆发背景:东西魏并立,高欢试图乘胜追击、覆灭宇文泰
北魏末年,一代枭雄尔朱荣被孝庄帝元子攸擒杀,北方再度大乱。到了公元535年,宇文泰拥立元宝炬、高欢扶植元善见,出现了关中/山东(崤山以东)对峙、西魏/东魏并立的格局。
在之前的百余年间,中原一直是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因此,无论从人口还是整体实力而言,当时的东魏都占据绝对优势。高欢也计划趁着宇文泰羽翼未丰之际,对其保持高压态势,以尽快统一北方。因此,自双方分道扬镳的那一天起,高欢就连续对宇文泰发动攻势。
公元535年正月,东魏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进攻潼关,宇文泰亲自率军迎战,司马子如见状掉头连夜渡过黄河,偷袭王罴镇守的华州。东魏军队一度杀进城内,猝不及防的王罴光着膀子率军反击,才惊险击退敌人。
第二年3月,高欢亲自率骑兵奔袭夏州,夺走居民5000户;不久后故技重施,又抢走了灵州的5000户。高欢希望通过这种小刀切黄油式的持续施压,在精神、实力上逐渐削弱原本就相对贫弱的西魏。
但西魏也不甘示弱,公元537年正月,高欢在潼关左方的小关遭到西魏军的X,落败后被迫撤退;此后,又爆发了沙苑之战、河桥之战,双方互有胜负。
但在公元543年的邙山之战中,西魏脆败,多年打拼积累起来精兵一战损失6万。与家大业大、皮糟肉厚的高欢不同,这种损失让宇文泰几乎伤筋动骨,他不得不改变以往倚重鲜卑将士的做法,转而与关中地主豪强合作,征募民间武装。
在这种背景下,公元546年8月,高欢“悉举山东之众”(保守估计十余万)恶狠狠地卷土重来,作势要一举击垮宇文泰。9月,大军抵近西魏的战略前沿玉壁(今山西省稷山县)
,计划一举拔下这颗钉子,其后席卷而入。
相比之下,城内的西魏军队势单力薄(数目不详,估计不到敌人的1/5),而且此时的关中地区并没有能力组织大军救援。但好在这时的统帅,是防守功力出神入化,被杜牧视为能跟韩信、李靖比肩的韦孝宽。
见招拆招,韦孝宽击退东魏、气死高欢
就在一个月前,韦孝宽才在王思政的举荐下,接任了并州刺史一职。事实证明,这次换将堪称宇文泰的一次神操作。(小知识:王思政,是后来唐高宗李治首任皇后王氏的高祖父)
在包围玉壁后,起初高欢以各种方式引诱西魏军队出战,以发挥自己强大的鲜卑骑兵优势。但韦孝宽识破了这一图谋,果断采取龟缩X,无论对方怎么示弱、辱骂、挑衅,一律坚决关起城门不予理会。
高欢无奈,于10月发起了全面攻城战,他依仗悬殊的兵力优势,白天、夜里连轴转,不给城内守军喘气的机会。而韦孝宽也早有准备,俩人你来我往,展开了南北朝时期最精彩的一次攻守大X。
起先,高欢组织军人在玉璧城南堆起土山,一边居高临下、俯攻城内。面对这种常规攻城招数,韦孝宽已有对策:他拿出早已备好的木料,迅速加高城楼,总能对城外土山保持着高度压制;
堆土山的工程量当然比搭塔楼大了许多,高欢又生一计,甚至直接派使者挑衅韦孝宽:”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就算你把城楼搭得比天高又能如何?看我挖地道取你小命!
于是,高欢调集人手,共同开挖十条地道逼近玉璧城墙;与此同时,他还采取术士李业兴的“孤虚法”(道家奇门遁甲理论的一种),命人从玉壁城北面一同夹击。
而城内的韦孝宽胸有成竹,他让将士们围着城墙外围挖了一条又深又长的壕沟,这样一来,东魏吭哧吭哧把地道挖到城边,却毫无意外的掉进了沟里,成了沟上西魏军人的活靶子;你说东魏为啥不把地道挖深点?那工作量跟挖沟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更过分的是,韦孝宽觉得这还不过瘾,他甚至让人准备了很多木材、草料,一听到地道里有人,就把材料往里面猛塞,然后架起鼓风机煽风点火;地道里的东魏军人苦不堪言,大量被窒息、熏烧而死;
天上、地下都受挫,高欢只好在地面强攻。他也有一个秘密武器:坚固的冲车,砸不烂、烧不动,一经撞击,城墙大面积损毁,城内局面极其不利。高欢得意洋洋,甚至产生了胜券在握的成就感。
但韦孝宽的头脑让人惊叹,他迅速让人用布匹缝成一片巨大而厚重的幔帐,攻城冲车在哪个方向,城内就把幔帐张开,顺着攻车撞城的方向撑过去;冲车被卸去力道,起不了任何作用。
高欢见状,命人把火把绑在长长的竹竿上,试图伸出去点燃幔帐;然而韦孝宽早已经准备了一些绑在竹竿上的长钩,敌人的火把刚要接近就被钩断,高欢气得简直要口吐芬芳。
高欢无奈,只好继续转为地下。这次他发挥了人力优势,共同开挖20条地道!他采取了古时地道战常用的战术:挖到城墙附近后支起木桩,接下来放火烧木头、人员撤离;不一会儿木桩被烧断、地基垮塌、城墙塌陷。
然而,当兴奋的东魏军队鼓噪着杀上来时,发现塌陷处已经建起了几层坚固的木栅栏,西魏人一边在后面放箭、一边继续修筑城墙,东魏死伤无数。韦孝宽甚至还派人杀出城来,抢占了高欢之前修建的那座土山,对东魏军队居高临下尽情的射箭、砸石头。
高欢实在是没招了,转而发起攻心战,他派人前去劝降韦孝宽:“您独守孤城,外无救兵,这样好下去早晚也是输,干嘛不早点投降?”韦孝宽不屑一顾:“我城坚兵多、粮食富余、以逸待劳,日子好的很,倒是怕你们不能活着回去。我堂堂关西男儿,哪有投降的道理!”
劝降韦孝宽不成,高欢又命人往城里射诱降书:“城里的将士百姓,干嘛要陪韦孝宽这个高官受苦?凡是能斩杀韦孝宽而投降的人,就拜他为太尉,并且加封他为开国郡公,赏赐万匹绢帛。”韦孝宽哈哈大笑,在招降书的背面提笔写道:“能杀掉高欢的人,也能得到同样奖赏。”然后X城外。
就这样,东魏军队在城外苦耗了50多天,七万多精锐战士惨死,为了防止产生瘟疫,只得就地挖了个大坑悉数埋葬。忧愤交加、气急攻心的高欢猝然病倒;好巧不巧,当晚有颗流星坠落在东魏军队大营,士兵们惊恐无比。高欢眼见大势已去,只得在11月1日率领残军撤退。
第二年初,高欢病重而死,接班的高澄忙于对付叛乱的侯景、稳定内政,短期内无法再对西魏用兵。因此,玉璧之战也成了改变两魏对峙格局的关键战役。接下来的宇文泰坐收渔利,趁着侯景之乱夺下南梁的四川以及长江上游大片土地,摇身一变成了三足鼎立中最强大的一方,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玉璧之战,在后世广为人津津乐道;而韦孝宽则一战封神,成为北朝一代名将,“男子当生为韦孝宽,死为张巡”。公元577年,在韦孝宽的建议下,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亡北齐、统一北方。公元580年,杨坚掌权,韦孝宽率兵击败起兵的尉迟迥,为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年12月,他在长安去世,享年七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