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中益州疲弊的意思(X中蜀国国内不利形势)

网友提问:

是X之国,还是益州疲弊?《隆中对》和《X》矛盾了吗?

优质回答:

我认为这个是非常有水平的提问,能够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说明用心了。

关于对“益州”的阐述,两篇文章中的确都有,而且不一样。

我认为和所谓的时间早晚没有关系,而是“表述角度不同”,两者并不矛盾。

《隆中对》是单纯地从“客观存在的地理层面”分析益州的。

《隆中对》源于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

公元207年,已经46岁的刘备郁郁不得志,依然没有大的建树,还蜗居在新野小县城。谋士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刘备三次去茅庐邀请诸葛亮,两人在那里探讨天下大势,对话内容被整理为《隆中对》。

其中有关片段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X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结合全文来看,诸葛亮认为,曹操当时占据北方,锋芒正盛,不能抢他的地盘。孙权偏安江东,地位稳固,可以当盟军。荆州地理位置很好,连接东西,刘表也要守不住了,可以先抢了立足。

之后最大的目标就是瞄准益州,那可是个好地方,地盘广大,资源丰富,还易守难攻,况且刘璋X无能容易击败,一旦占领就能够站稳脚跟,成就一番大业。

这时候诸葛亮对于“益州”的分析,更多是从其“客观存在的地理层面”进行说明。

诸葛亮当时是为刘备找出路、找定位,把当时的地理片区进行拆分,客观陈述了“益州”的真实面貌。

《X》“益州”代指“蜀国”,是对当时“国力”进行评判的。

《X》是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北伐出征前夕写给后主刘禅的。

有关原文片段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虽然相比《隆中对》而言,又过去了整整X,但是益州“沃野千里,X之国”的客观地理情况,是不会有什么大变化的。即使经历千百年,直到今天,这点也没有变化。

可是诸葛亮却为什么在《X》中,说“益州疲敝”呢?

因为他在这里讲的不是“益州”本身怎么样,而是代指“蜀国”,说当时“蜀国国力不足,人力、物力不足,民生凋敝,经营艰难”。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益州X之国的地位没有变。那为什么X前没有疲敝,X后却疲敝了呢?

事实上,自从公元214年占领了益州之后,凭借刘备和诸葛亮的有效治理,蜀汉的实力按理说应该是大增的。

但是,因为蜀国连年的征战耗费巨大,导致产出的增量远远抵不上消耗和支出。

在此之前,刘璋虽然X无能,但是益州却很平静,没有战事。人们可以休养生息,有足够的存量支撑日常消耗,甚至颇有结余。

而自从占领益州后,因为年龄的缘故,53岁的刘备认为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统一全国的梦想要尽快实现。

于是急功近利,一反平日宽仁的态度,摒弃休养生息的政策,从一开始就加大赋税,来填充军力。

后来征战无果,严重影响了蜀国国力,核心要地荆州又被抢走,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才造成了“益州疲敝”的局面。

总结一句话,一个说的是“地理”,一个说的是“国力”。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人为导致。

我是爱读书的“阅历读书”,欢迎朋友们提出不同意见。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因为三国时期虽然中原三分天下,但是其政治、文化、军事高度发达,不同于历史上其他分裂年代。

三国时期文化璀璨争辉,涌现了很多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们的名号伴随着自己的作品,流芳百世,时至今日依然被大家称颂,其中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他不仅仅是治理国家的能臣,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雅士,其代表作《隆中对》、《X》,为历代文人先哲所传颂。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认为益州是X之国,但是在《X》中,诸葛亮则认为益州疲弊,那么,益州到底是何种状况呢?《隆中对》和《X》中,诸葛亮对于益州的评价是否矛盾?

下面小哥详细分析。

《隆中对》创作时代简析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均未见到诸葛亮,直到第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也是刘备集团在随后的发展中,坚定不移执行的重要发展方向,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形容自己是“如鱼得水”,原因很简单,因为诸葛亮见识独到,才高八斗,为刘备集团的发展制定了方向,从此以后刘备集团目标明确,齐心协力谋发展,众志成城创大业,最终建立了蜀汉X,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对益州的评价非常高,首先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其次益州“沃野千里、X之土”,这在古代农耕社会,农业作为国民GDP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言,益州简直是非常繁华、潜力巨大的地方,并且汉高祖刘邦就是在益州积蓄力量,进而成就的霸业,同时张鲁在益州北面虎视眈眈,刘璋太弱势,是个庸才,民殷国富但他不懂得治理。因此诸葛亮认为,刘备要取荆州、益州,以此为根据地,成就霸业。

所以说,在诸葛亮发表《隆中对》的时候,益州应该算是远离中原纷争的地方,遭受黄巾军X、诸侯割据的侵害比较少,属于繁华的地段。刘璋时期的益州,真正算得上是国富民殷。

《隆中对》的创作时代属于刘备集团正式开始扩张起步阶段。

《X》创作时代简析

在《X》中,诸葛亮提出“益州疲弊”的观点,那么,在《隆中对》到《X》期间,益州发生了什么变化?

《X》是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X的表文。在此之前,刘备从三顾茅庐开始,到身死白帝城,在蜀汉X建立的过程中,益州为其主要兵马钱粮供应地区之一,多年的发展,极大的消耗了原本繁华殷实的益州,所以自夷陵之战蜀国国力大损耗后,经过诸葛亮多年励精图治、养精蓄锐,在227年,诸葛亮提出北伐,同时在《X》中,“益州”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益州这块区域,二是指蜀国国情。

通过小哥详细的分析,相信大家对于诸葛亮在《隆中对》和《X》中,对于益州的评价前后不同,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诸葛亮前面评论益州“X之土”,后面评论益州“疲弊”,是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面前做分析,前后并不矛盾。

谢谢大家。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东汉末年,益州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隆中对》里面说益州国殷民富,《X》说益州疲敝都没有错,因为它们说的是不同时期的益州。

《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做得战略谋划。它对益州是这样描述的:

《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X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益州X之国,国殷民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当时和天下其他州郡相比,益州确实非常富足

从客观事实上讲,当时益州没有和其他的势力发生大规模军事斗争,和其他州郡相比是十分平静的。在刘璋宽松的治理下,不论是民众还是地方X都较为富裕。这点从后来刘备入蜀可以看出。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在会盟之地大摆一百天宴席犒赏三军,给了刘备大量的兵员和粮草,出手非常阔绰。由此可见,当时益州是非常富足的。

第二、为刘备树立信心

从主观上讲,诸葛亮的《隆中对》是给刘备的战略规划,在规划的过程当中就一定要给与刘备强有力的信心,因此他必须说益州很好,主公得到了益州就能获得争霸天下的基本盘。通过这种方法来让刘备认可他的规划,从而的到刘备的认可,获得出山的机会。

因此,无论从客观事实还是诸葛亮的主观需求来说,《隆中对》描述益州国殷民富都是正确的。

在《隆中对》的X之后,公元227年。诸葛亮写了《X》。这个时候刘备已死。诸葛亮是以托孤大臣的身份写给后主刘禅的,说的是诸葛亮带军出征后对国内各项事务的安排。X对益州描述到:

《X》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但是紧接着,诸葛亮又写道:

《X》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由此可见,转折后面是诸葛亮对出征之后国内事务的具体安排。

诸葛亮在《X》中说益州疲敝,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益州经过了战乱经济民生确实大不如前

在《隆中对》之后,益州经过了三场大规模战争:第一战,刘备入蜀。刘备与刘璋争夺益州,打了近三年。益州每个郡县都被战火燃及,大大的损耗了益州的资源。第二战,汉中之战。汉中是益州的北边,刘备为了全取益州必须拿下汉中。而曹军中夏侯渊率领大量精锐驻守这里。这场战争历时一年,虽然刘备最后取得胜利,但是也大大地消耗了益州的元气。第三战,夷陵之战。虽然没有在益州本土打,但是此战刘备尽起益州兵马,几乎调集了益州所有的资源。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这场火也烧尽了益州的元气。从此益州疲弊。

第二、和魏国吴国比起来,此时的益州是疲敝的

诸葛亮说现在三分天下,益州是疲敝的。由此可见,益州在这里的指代的是蜀国,吴国和魏国都是拥有多个州郡的,这些州郡内部已经恢复安定,可以从容发展,有很强的战争潜力。而益州北边有魏军,东边有吴军,南边有南蛮,西边也有土著。这些地方都不安分。在这种情况下,时间过得越久益州的弱势就越明显。蜀国和其他两国的差距就越大。这也是诸葛亮着急北伐的根本原因。

第三、隐晦地告诫刘禅要安分守己

诸葛亮说益州疲敝,非常危险。后面又说了一大堆安排的事物。言下之意就是:现在我们的处境非常危险,我走了之后主公你一定要听从我的安排,不然后果非常严重。诸葛亮在北边征战,最害怕国内出问题,在他走了以后蜀国刘禅最大,如果刘禅任性其他其他人都没有办法。如此不但影响北伐大业,也会影响蜀国的国运。因此他在出征前隐晦地告诫刘禅一番是非常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隆中对》里面说益州国殷民富,《X》说益州疲敝都没有错,它们说的是不同时期的益州,同时诸葛亮这样说也有不同的用意。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已经解答了题主的疑惑。

我是三维策论,欢迎留言!

其他网友回答

《隆中对》与《X》

三顾茅芦《隆中对》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其中刘备三次邀请诸葛亮出山,前二次白走,第三次見面,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是著称的《隆中对》。很明确鼎足是天意,继而图取中原是人为。

。227年春。诸葛亮上《X》给刘禅,陈述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而刘禅也向诸葛亮下诏出师,开始实行北伐。这里没有天意,纯属人为

。《前X》‘’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芦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之驱驰。‘’一一诸葛亮。

。《隆中对》与《X》矛盾了吗

。先说《隆中对》的思想,分二亇层次:首先,‘’三足鼎立‘’,根据天時,地理,人和分析是天义,属魏,蜀,吴平立成为時局的大势。其次,如要争取统一,事在人为,在充分努力下,三家都有可能一统全国。是实确是如此。曹魏只要赤壁不败(没有无主小人的破坏)统一只在眼前。蜀汉:定荆洲,克益州,平汉中在一遍大好形势下,特然失荆州,败彝陵,刘备病死,统一大业变成泡形。《隆中对》就是承应了天時,白费了人为。

。《X》北伐,已不存在天時了。纯属是人为,诸葛亮自已也明白,天下已经不是三国人的天下。他感谢刘备三顾之恩和托孤之重,是尽他自己一切的可能,人在蜀汉在,做到躹躬尽瘁,死而后已。前后二份X或许是骗骗刘禅统一北方,实质是守住北方。从形势看南方已经征服,东吴已经讲和。所关键的就是祁山陈仓渡口要守牢,这是军事家的唯一选择。假定打下了中原地盘谁去守拥。诸葛亮X所奏意图谁也信。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认为,《隆中对》是对以后的策划和展望,具有理想型;而《X》是已经达到三分天下的标准了,然而连年征战,国贫民弱,生产及发展不起来,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现实,所以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