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澶渊之盟到底何为有用?又为何耻辱?
优质回答:
澶渊之盟是宋朝在战场形势有利于自己情况签订的一个投降条约,宋朝以忍让换苟活,最终导致山河破碎,国破家亡。
条约签订的结果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来被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辽国残余势力只得西迁,在西域建立西辽X。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国称臣。
我们看看澶渊之盟内容:
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3、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其他网友回答
导语
花钱消灾,这是宋真宗皇帝对澶渊之盟的本意与总结。对此,他很有成就感。澶渊之盟的耻辱就在皇帝不为之感到耻辱;其有用之处在于为北宋换来了一段和平的发展之机。
1.澶渊之盟之北宋王朝
签订盟约的宋真宗生来好像就是来求“求和”的。内部,对大臣之间求和;外部,对契丹、西夏求和。这应该是跟他的皇位的得来有关系,毕竟是太宗犹豫了好多年在临死才给了他皇太子的名分。
毫无霸气的皇上有用了几位逃跑派的大臣:辽军铁骑袭来,参知政事王钦若建议真宗逃往金陵(南京),签署枢密院事陈尧叟建议真宗避难成都。
唯一主战派大臣寇准,终归是胳膊拧不过X。在真宗“生灵重困,姑听其和”的主见下同意议和。
澶渊之盟之辽萧太后
可以说澶渊之盟的主导者与最大得利者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辽太后—萧燕燕
萧燕燕乃是辽景宗的皇后,景宗之前乃是大辽的中衰时代,几十年的皇族斗争,加上宋太祖、宋太宗时代北宋的强硬,使得大辽的发展极其缓慢。到了辽景宗,对内大力改革:任用汉臣、健全法制、团结皇族;对外不主动南侵才为大辽赢得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时机。
以皇太后身份摄政的萧太后从景宗那里学来了怎么经营国家:笼络大臣,亲自审判刑狱之事,大胆选用汉臣。特别是韩德让这一历史名臣。
摄政的萧太后和儿子辽圣宗对大辽的苦心经营换来了大辽的圣宗之治。
《辽史》:“圣宗以来,内修政治,外拓疆域。既而申固邻好,四境乂安。维持二百余年之基,有自来矣!”
澶渊之盟这个盟约或者说这场战役
虽然说大辽有了圣宗之治,然而这和地大物博,历经太祖、太宗励精图治的大宋在国家实力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公元1004年,这一年辽对宋的诸多战役是负多胜少的,死伤无数,遭到重创。
还是说女中豪杰萧太后凭借着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做出惊人的决策,采取迂回战术,直趋开封,威逼北宋。
所以才有了澶州之战。有了真宗的御驾亲征,北宋大军士气高涨,实力稍高一筹的宋军,在澶州取得了节节胜利。
又是萧太后,在关键的节点,利用心理战术,收买宋朝降将攻击真宗那脆弱的、恐辽的神经,实现了对大辽来说虽败犹胜的澶渊之盟。
总结
如果说把澶渊之盟放到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是好大于坏的,因为战争对人类的发展是阻碍的,和平条约对人类发展是促进的。
澶渊之盟结束了中原X无少数XX近百年的战争状态,换来了和平的发展环境。
那么,所谓的耻辱,也只能说是提醒人们:落后就要挨打!生存竞争之中哪有所谓的公平!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好,我是调侃君。历史问题我来答。
背景
公元1004年,辽大举南侵。北宋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没有主意,朝中大臣建议迁都,(有趣的是,赵匡胤早就觉得开封无险可守,根本不适合做都城,当时大臣们怕损害自己利益都阻止迁都,现在刚开战,为了活命又都想迁都)
只有宰相力主迎战,并与宋真宗带兵出征。双方在澶州几度交锋,互有胜负。这时候主和派的大臣们又开始活动了,最后宋与辽签订协议,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协议内容
宋辽以兄弟相称。
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
宋每年给辽提供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互市贸易。
后来还把后周打下的十余个县也送给辽国了。
与此同时,宋朝还和西夏签订了协议,每年给西夏绢13万匹,白银5万和茶叶两万斤。
影响
能战方能言和。
结束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乱,使得人民休养生息,人口增长速度快。长期的安定使得经济文化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促进了宋与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华X的融合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但澶渊之盟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X的财政负担进一步的加重。军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一X武将被排挤,文臣掌控了军权。
同时百余年没有战事也导致了宋与辽的军事力量松弛,导致了后金的崛起。
使宋朝君臣从此“羞言武备,奢谈太平”,以屈己讲和为最高目的,与金国议和时甚至不惜丧失国格和X尊严,这是后人必须警惕的。
古人云:能战方能言和。战争与和平总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寇准的力排众议,没有将士们的浴血沙场,和平不可能这么快到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历史事实证明,既不穷兵黩武,又注重加强国防,增强国力,这才是强国之道。
澶渊之盟后,杨延昭又驻守边疆十余年,维护着边境的和平与安定,最后马革裹尸。
历史创造英雄,后人用传说缅怀英雄,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其他网友回答
澶渊之盟是公元1005年1月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盟约主要内容:
宋辽为兄弟之国。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的作用一、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此后宋辽边境百余年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二、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北宋朝廷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
宋真宗像
为什么又称为耻辱呢?
澶渊之盟是北宋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达成的结果。北宋作为战胜者,却又以金钱换取和平,每年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这是北宋的耻辱。
自从中原王朝失去燕云十六州后,中原王朝就处于被动防御的阶段。北宋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便没有了北方的屏障。北宋和辽国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便是在此地进行。
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亲率大军深入宋境,一路攻城拔寨,攻至澶州(今濮阳)城下。澶州到北宋京城东京(今开封)已不远。
宋真宗胆怯畏敌,想要迁都南逃。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赵恒亲征。正好此时。宋军在澶州前线以伏弩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辽军士气大落。宋真宗御驾亲征鼓舞了士气,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军民多达几十万人。
寇准画像
辽军孤军深入,补给困难,领军统帅被杀,士气低落。而宋军则大军聚集,士气高涨,正是反攻的好机会。辽萧太后因己方不利,提出和谈,宋真宗答应了。于是便有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签订,带给宋辽两国边境百余年的和平。逐渐使两国武备松弛,军力下降。最终使女真崛起,辽国被迫西迁。北宋灭亡。
其他网友回答
澶渊之盟虽然被美化成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促进了双方的贸易和交流,但说到底,这个盟约对宋国来说是有些屈辱的。宋朝以“岁币”的形式,买来了和平,而并不是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展开贸易和交流。
澶渊之盟的背景
早在五代时期,后汉、后周就和辽国互相遣使往来。等到柴荣开始攻打辽国时,双方往来中断。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因为采取了“先南后北”的策略,对辽方采取了守势。而辽国此时在燕京镇守的大将萧思温,不是将帅之才,没有谋划南侵的行为。
在宋太祖时期,双方基本保持了不战不和、亦战亦和的状态,双方都保持了克制。不过这种状况到了宋太宗时期,有了显著变化。宋太祖赵匡胤把南方割据势力基本扫平,就剩下北汉和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回,但却突然之间暴毙。
即位的宋太宗,想建立超越哥哥的功业,开始亲征北汉。宋太宗顺利灭掉北汉后,一时间信心大增,决定乘机攻取辽国燕京,收复燕云地区。只是经过了高梁河战役后,宋军大败。此后,辽景宗为了报复北宋,在高梁河之战结束不到两月的时间,便开始大举南侵。等到辽景宗驾崩后,年幼的辽圣宗即位,其母萧太后摄政。
因为辽国新君幼小,辽军采取了守势,但却被宋军理解为视为软弱。再加上宋太宗不甘心高梁河之战的失败,宋太宗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只是可惜,最终的结果仍旧以北宋的失败而告终。为了报复,萧太后、辽圣宗决定南侵。
自此之后,北宋基本采取了守势,再也没有信心发动大的军事行动。公元988年,辽军南侵受挫后,辽大将耶律休哥镇守燕京。耶律休哥深知,宋军并非不堪一击,因此他进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宋、辽之间难得地保持了十几年的和平时光。
但这种局面,等到宋太宗驾崩,宋真宗即位时被打破。宋真宗咸平元年(9X)以后,辽国南侵又进入一个高峰期。999年,辽圣宗下诏攻宋。在这个过程中,北宋军民英勇反击,辽军或失利、或不克,辽军准备撤退时,宋真宗决定亲征。该年12月,宋真宗到达澶州,守军大受鼓舞,多次打败了辽军的进攻。
萧太后眼见无法取胜,便退向燕京。此战中,辽军并未占到便宜,而宋军对北方的防务做出了调整,以防辽军再次南侵。
澶渊之盟的经过
此后,虽然宋、辽之间偶有碰撞,但烈度都不是很大,形势相对平静。双方甚至还复设榷场,展开宋辽之间的贸易。时间到了1004年,宋、辽之间战争气氛又逐渐浓厚。为了防患未然,宋军对北部边防将领做了调整,朝廷中枢也做了相应安排,寇准与毕士安升任宰相。
9月,辽军南侵,而宋朝内部,对于宋真宗是否应该御驾亲征展开了激烈讨论。寇准力请真宗早日到达澶州,而副相王钦若,却建议宋真宗逃往金陵(今南京),枢密副使陈尧叟请真宗逃亡成都。他们二人的意思,便是要宋真宗偏安一隅。
幸好在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最终坚定了亲自北征的意见。其实,早先被辽军俘虏的王继忠,是宋真宗原先的心腹。在宋真宗决定北征之前,辽国议和的意思已经通过王继忠转达给宋真宗。内心对辽国恐惧的宋真宗,自然是千肯万肯。只是担心辽国使诈,宋真宗在派出曹利用前去议和后,又同时亲自北上。与此同时,王钦若被罢副相。
为了保卫宋真宗的安全,此前下诏让全面负责黄河以北防务的王超前来澶州。只是王朝既怯战也不敢移军南来。见此情况,宋真宗的意志又发生动摇,有人又提出逃往金陵的提议。只是在寇准讲明,此时逃跑,很可能在没到达金陵之前,就会被被辽军追上。无奈之下,宋真宗继续北上,最终到达澶州。
宋真宗的到来,使得澶州守军受到极大鼓舞。而巧合的是,越过许多城池没有攻打下的萧挞凛,恰巧被宋军的弩箭射中,当晚便死于军营之中。因为萧挞凛是萧太后族兄,他的死亡给萧太后以极大精神打击,也间接促进了澶渊之盟的签订。
宋、辽在澶州城外摆开决战的架势,但和议活动却也在同时进行。因为澶州是开封北面最后一道屏障,宋军已经退无可退,所以宋军的口气还是比较硬的。
若北朝不恤后悔,恣其邀求,地固不可得,兵亦未易息也!
萧太后和辽圣宗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同意了议和。最终,达成了宋朝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辽国皇帝“愿兄事南朝”。历经将近4个月的澶渊之战结束,宋、辽达成的协议,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意义
澶渊之盟签订后,从宋真宗到宋徽宗宣和四年(11X),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双方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对抗。这种和平局面,对于保障各自百姓安宁,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发展,都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但为什么又说这个协议是屈辱的呢?因为宋朝在占据极大优势的前提下,比如在瀛洲之战中打死辽军3万,打伤者更多。攻打宋国的提议者、辽国先锋大将萧挞凛,更是中箭身亡。虽然宋军处于守势,辽军处于主动进攻的地位,但辽国的进攻不断受挫,且损兵折将。
如果宋朝最高X者,不是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而是在澶州城与辽军决一死战,最后的胜负也未可知。说不定还能顺势收回燕云十六州,则宋朝北部的边防便能彻底巩固。只是宋军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内心怯战的宋真宗,竟然亲自促成了澶渊之盟。不惜每年以向辽进贡大量金钱和绢匹,来换取辽的退兵修好。而宋真宗只获得了一个是辽圣宗“哥哥”的空名头,显然是北宋王朝无能的表现。
宋辽“澶渊之盟”的签订,结束了双方将近26年的相互攻伐,自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其中的功过,只能看后人不同的理解了。此后,主战派的寇准被罢相,而主张逃跑的王钦若,却又把持了朝政。感到心虚的宋真宗,此后轰轰烈烈地投入到“泰山封禅”以及大造道观中去,借此遮掩自己亲手促成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