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东晋是如何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的?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淝水之战交战双方分别是氐人建立的前秦帝国和偏安一隅的东晋王朝。前秦作战意图非常明显,携重兵,集结自己全部的力量试图一战而定天下,开创历史上第二个大秦王朝。东晋X者被动应战,一来防止自己X的X,二来对衣冠南渡的X士族保全和延续;至于收复北方恢复汉家疆域,这个东晋确实有心无力,甚至可能连这心都没有。
再说战前,两国的政治形势。前秦苻坚继位后,重用寒门王猛。采取政治改革,加强中央X,抑制X势力发展来强化中央力量,并兴修关中水利,前秦国力逐渐增强。先后攻灭前燕、仇池氐杨氏、前凉张氏、鲜卑拓跋代(北魏X的前身);积极开拓西域,氐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疆域东起X,西抵葱岭,南并川蜀,北逾阴山,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XX。东北、西域各国都遣使和前秦建立关系,X半岛的高句丽、百济新罗都接受前秦册封。国势蒸蒸日上。而东晋刚刚经历权臣恒温的篡位内斗,虽然被王谢两家评定,但时间还没多久,实力还没有恢复,十九岁的东晋小皇帝继位才两年,一切都不是国家的最佳状态。再说双方的军力部署,前秦兵力80多万(前秦基本上倾全国之力),东晋在淝水东线才8万人,况且东晋的西线益州已经败北,此种情况下,无论从哪方面看,东晋都可能被一股而下,但是淝水之战的结果让人瞠目结舌。东晋仅仅伤亡五千,前秦将近百万大军灰飞烟灭,强大帝国土崩瓦解。
理由和原因,我们详细阐述来分析:
第一条理由:前秦在苻坚王猛的执政下,国势日盛,但是毕竟X时间太短,满打满算也不过四十几年,整个北方包含西域在内大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土怎么来的,征伐、兼并,其中充满了利益和X家仇,在没有利用一两代人好好消化并把资源整合的情况下,没有整合所有势力成为一个高效的XX,仓促发起灭国之战,着实危险。
第二条理由:前秦毕竟是一个少数X国家,在X和X过程中,胡X国的方式很明显。虽然部分上层比如苻坚用汉臣,兴汉化,但是毕竟和完全汉化的文明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比如是否都采用郡县制这样的中央行之有效的垂直管理X,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显然不太可能。被征服的割据X并没有完全臣服,只是形式上完成了统一,他们照样执掌重兵,有很大的势力,只不过畏惧前秦的军事高压,被迫臣服。大家觉得咱们都差不多,都是胡人,又不是文明的碾压,不过是现在我打不过你让你当大哥而已。前秦就像一个大的部落联盟,直接X区域(核心区域)还是不够,如果都能用郡县制这样的中央垂直管理X,把军阀都分化、X、消权,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徐徐图之,大事可定。王猛去世前,苻坚已经有南下伐晋之心,但是王猛的建议是内忧是重点,鲜卑和羌族是内部大患,应该先整合他们,不建议征伐正朔东晋。王猛的话可谓金石良言,可惜王猛没有听到心里去,还是太着急了,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终于把这锅给煮糊了,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局面。前秦的军阀们巴不得苻坚失败,赶紧回去当山大王去,谁给你混小弟。
第X:苻坚淝水之战没有留足后备队和稳定的X基础。与同样的曹操赤壁大战相比,曹操虽然也是83万人马,诈称百万,照样被打的全军覆没。但是并未伤筋动骨,青、幽、并、冀等还有四五十万精兵。且内政人才把大后方打理的井井有条,曹操的赤壁惨败就像感冒了一样,很快就又满血复活,西征张鲁,东档孙吴;收复汉中,南望巴蜀。再看苻坚,一战崩溃后,原来的军阀纷纷X,前秦帝国处处烽火,到处漏风,直到崩塌。
第四条:东晋以X为主的X,汉家正朔。平定恒温叛乱后,内患已灭;新组建的北府兵兵源来自北方难逃的汉民,对于北方的胡人汉之入骨,都有X家仇,打击胡人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再加上灭国的压力,北府兵战意满满。再加上谢石谢玄的正确指挥以及朱序恰到好处的制造恐慌,多种原因叠加造成了前秦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击即溃。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关注。如有错误,烦劳斧正。
其他网友回答
要说淝水之战,就不能不提君川之战,要说君川之战,就不能不提襄阳之战。
在淝水之战前六年,即晋太元二年秋,公元377年,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桓豁病逝。桓豁乃东晋大将桓温三弟,有乃兄遗风,骁勇善战,屡败秦军,秦人颇为惮之。桓豁逝后,其弟桓冲接任其职。听闻桓豁病逝,秦王苻坚大喜,于次年二月,即公元378年,命其子苻丕率步骑七万进犯襄阳,另派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率军五万出南乡,会攻襄阳。
镇守襄阳的是晋梁州刺史朱序,朱序出身将门,勇猛善战,苻丕围攻襄阳数月,只破外城而不能下。
苻坚为打破襄阳僵局,命彭超都督东征军事,与后将军俱难等率步骑七万攻淮阳,盱眙一线,意图东西并进,一举灭晋。
后襄阳督护李伯护献城投降,朱序被俘,押解长安,苻坚欣赏朱序才干,封为度支尚书,鄙薄李伯护为人,将其斩首。然朱序并不是真心投降,一心想要南归。
襄阳一破,彭超攻打彭城甚急,晋朝廷遂派谢玄率万余北府兵北上救援。谢玄与彭超、惧难等人战于三阿、盱眙、君川等地,四战四胜,大破秦军,彭超、惧难仅以身免,逃回长安,苻坚大怒,斩杀彭超,罢黜惧难。
君川之战在历史上声名不显,实际上意义重大,这是北府兵成军一年后的第一次亮相,就以少胜多,取得如此战果,说明北府兵训练之精,战力之强,世所罕匹,当引起苻坚重视。
北府兵为太元二年(377年),谢玄在京口一带招募的兵勇,多为北方流民。徐(治京口)﹑兖(治广陵)二州本是北来侨民的集中地。人多劲悍﹐轻生重义。已故权相桓温曾言:“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
谢玄竖起大旗召募劲勇后,彭城刘牢之﹑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晋陵孙无终等皆以骁勇应选。京口当南北要冲,为建康北部屏障,为江南第一要紧去处,人称北府,故谢玄所带之兵号为北府兵。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五月,晋荆州刺史桓冲率众十万伐秦,意图收复襄阳,为慕容垂所败。然桓冲此举激怒了苻坚,遂下诏大举伐晋。
八月,苻坚为统一天下,下诏令民间每十丁遣一兵;取家世清白良家子年二十以下,材勇有力者,皆拜羽林郎,以为亲兵,自领之。故秦军为抓壮丁凑成的百万之兵,实为乌合之众,难当北府精锐一击。
苻坚发兵长安,尽起全国之兵,大举伐晋。其中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
九月,苻坚亲军已至项城,而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苻融率兵三十万,先至颍口,准备攻击晋之寿阳。
秦军声势浩大,然战线太长,相隔万里,救援不及,非制胜之道。
晋国闻讯大惊,朝廷急下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率众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当此时也,秦兵既盛,号称有百万之众,建康震恐,人心不稳。
谢玄驰至建康,问计于谢安,谢安为安定人心,只是淡淡说朝廷别有处分,让谢玄回去。谢玄告辞后,还是心中忐忑,请参军张玄再去求教,谢安于是拉着张玄等人,游山玩水,又与张玄围棋赌墅,张玄平日棋力高于谢安,此刻心中有事,无心下棋,竟然让谢安赢了,谢安就将此处别墅赠给外甥羊昙,大战前夕,谢安镇静如斯,真是有大将之风。
十月,秦阳平公苻融等攻寿阳;克之,执晋平虏将军徐元喜等。另一路秦军三万余,由慕容垂率领,拔郧城。
晋军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苻融命卫将军梁成发兵攻之。梁成等率众五万屯于洛涧,将胡彬团团围住,并在淮水上竖起木栅以阻遏晋军水师来援。
胡彬被围,粮道断绝,军粮告尽,胡彬无奈,命士兵扬沙假装晒粮,以示军粮充足,蒙骗秦军,暗地遣使求告谢石。不料,信使为秦军所劫,苻融闻报后,告知在项城的苻坚,苻坚得信后大喜,率轻骑八千来至寿阳前线。
苻坚派遣前东晋将领朱序,前往晋军大营劝降谢石,朱序反倒把秦军虚实,据实以告,并劝谢石乘秦军大队人马还未集齐,主动出击,击败秦军。
谢玄先派刘牢之率五千人马救援胡彬,也是试探秦军虚实之意。孰料刘牢之以五千之众一举击败梁成五万人马,救出胡彬,并阵斩梁成,谢石乘势直抵进淝水东岸,寿阳城下,与秦军夹河而阵。
苻坚闻报大惊,与苻融一齐登城观察敌情,只见晋军刀枪如林,旗帜如海,盔甲鲜明,部伍严整,不禁心有惧意,又见晋营右侧八公山上,草木茂盛,忽隐忽现似有人影,远远传来金戈之声,心中疑惑不已,以为晋军埋伏千军万马,这就是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成语的来历。
可见此刻北府兵能以一当十,故八万晋军对战三十万秦军,加上新胜之威,还是有资格放手一搏的。如果此刻苻坚能坚守不出,待汇齐八十万大军,再同晋军决战,胜算颇大。
然谢玄怕苻坚据守不出,与己不利,采取了引蛇出洞之计,修书一封,遣人交给苻融,请他在淝水西岸,让出一箭之地,让晋军渡河,两军决一死战。苻坚见信大喜,意图对晋军半渡而击,遂命令秦军在河岸边后退。
但是三十万大军在敌前后退,命令传达不甚清晰,后军不明所以,前军踩踏后军,造成大乱,朱序乘机在阵后大呼,秦军败了,秦军遂大败溃逃,晋军在后追赶,直杀得秦军风声鹤唳,自相践踏而死者,蔽野塞川。苻融也死于阵中,苻坚右臂中箭,狼狈逃回长安。朱序乘机归晋,被封为龙骧将军,琅琊内史。
闻秦军淝水战败,中原各地被秦征服之各国纷纷起来复国,拓跋珪复代,后改称魏,慕容垂复燕,姚苌叛秦自立,最终苻坚死于他曾经最信任的羌人姚苌之手。
故秦丞相王猛生前一直劝谏苻坚不要伐晋,因为秦国本身内部并不稳固,苻坚所在的氐族人数太少,征服之地太广,征服之民并未归附,而晋国X稳固,人才济济,并无X之相,淝水之战时,苻坚又不能持重,轻身犯险,故一朝战败,则身死国灭,永为天下笑,足当后世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