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书法之“法”是什么法?如何才能得“法”?书协的人都有“法”么?
优质回答:
老跨斗已经给你讲的很详细了,虽然他的个别理论观点我不认可,但是,大部分的观点还都是比较实用的。
你的字基本功已经非常扎实了,也写出了自己独特的风味,很好的。
在这里我就不说我的看法了,因为我的观点绝大多数人不接受,什么原因也不说了,劝你上网卖一本《书法侧锋用笔研究》看一下,写的很好的。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之“法”,是书法的根本X,是不变的,永恒的法则和规律。如何得到此法?从书法的历史资料查看,没有任何资料准确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从现实的书法现状分析讲,也没有人知道这个疑难问题,十万个为什么里没有,书法字典里没有,名人名帖里也没明确告诉我们,书法百科全书里只有阐述观点和认识没有清晰明确的答案。概过中国的书法史和书法的普遍性以及书法的个性的展现,纵观横X书法,总结得出中国书法的法是:一是笔法,即五个点的运转规律;二是汉字结体规律,共《64句的楷书结构歌》;三是大自然法则在书法中运用的定律;四是书法的气和韵,气韵如何合一。这四套书法的理论,构成了书法的思想X,是书法之法的根本X,不变的,永恒的,过去几千年不变,现在没变,一百年一千年甚至一万年后,只要人类存在书法存在,也不会变,与地球同在,这就是书法之一一一“法”。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之“法”是什么法?如何才能得“法”?书协的人都有“法”么?
这是三个问题。我本想简单回答一下,不过这第一问还是无法避免老生常谈一下。
回答书法之“法”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说“书法”是什么。广义上说,书法就是文字符号的书写方法;狭义X法仅指使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
因此,书法二字可以拆分为动词“书”和名词“法”。“法”的意思自然就是方法、技法、法度、标准、规范……
所以有我们需要遵从的原则和尺度叫做“法度”,需要效法的字帖叫做“法帖”等。
而书法的“法”展开来说又包括多个方面的“法”,比如有“字法”、“笔法”、“章法”等等。
字法
字法主要指结字方法。书体分为篆、隶、草、行、真等多种,每种书体都有自己的结字法,细说的话难免要长篇大论了。在此仅简单概括。因为万法不离其中,每种书体都建立在字型结构的基础之上。《书谱》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结构又是由笔画线条构成,笔画之间又有粗细、长短、向背等规则。整体结构也都有重心位置、内外的紧凑度以及平正、险绝之分等。例如,小篆有字型长方及对称原则,隶书结构扁平,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等。而楷书,尤其是唐楷的法度最为森严,草书看似龙飞凤舞,实际在结字上也有严格的法度,是带着镣铐跳舞!
笔法
笔法又二分为“执笔法”和“用笔法”。“执笔法”是针对书写工具的使用方法而言,相传有“二指法”、“三指法”、“五指法”“拨镫法”等,其中一些已经失传了。执笔方法可以直接影响到书写效果,不能说不重要。然而也应当根据工具特点,书写字体和大小尺寸等灵活运用,没必要拘泥于古法不懂变通。
被古人传得很神秘的主要还是“用笔法”,今天持高深莫测的神秘轮者依旧大有人在。传三国时钟繇曾在同僚韦诞处见蔡邕笔法,“苦求不与”还因此气到吐血。直至韦诞死后,派人“盗发其冢”,遂得之(根据二人生卒年份,此说不可信)。
其实笔法不过是用笔的方法,所以被神秘化或许因为古今不同吧。如此我想即便揭秘古法,今天也未必适用。比如起源于隶字现多用于楷书的“永字八法”,可谓学书者无人不知。有人说学会“永字八法”其它的字也都能写好了,这个说法过于片面,你实践过就知道书法没那么简单了。
章法
书法不是孤立的写字,所以,书法中的“章法”二字,一般针对由一个到多个汉字构成的一幅作品而言。如同国画,事先要胸有成竹、需要思考构图、用墨、经营位置等。
具体到一幅书法作品,不同书体,尺幅甚至装裱方式等,都有不同的章法要求。包括要写多大的字,写几行,一行多长?落款在什么位置?用什么字体?印章钤几个?钤在哪里?中国书画一向有“计白当黑”之说,所有又要考虑上下左右、正文处的留白等等。这些都是章法。
如何X
以上是对书法之“法”较为粗略的概括,仅供参考,并不全面。下面再说
如何才能得“法”的问题。首先,“法”都是靠传的,不过书法的“法”绝不是靠人家教你念个咒子,甚或得到一本“葵花宝典”就能轻易获得的。
因而,想要X一般得先有师傅。当然,这个师傅也可以广义理解。师傅可包含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孙过庭、黄庭坚、米芾等古人,也可包括秦砖汉瓦及历代无名氏的碑版或法帖。要能有个“活的”当然更好,不过,跟“活着的”师傅学“法”,就要时刻提防把你带沟里去的“蠢”师。“明”师一定是教你如何根植传统,如何向古人学习,而不是直接从他自己手里“批发”。
所以,总结一下,“X”的关键还是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最后回答一下书协的人是否都有“法”的问题。首先,按照现在的机制,能进书协的人,都不是平庸之辈。这里的书协指中国书法家协会,非山寨野鸡组织。所以,无论是通过理论经验、教学资质、书法实践水平等几个渠道加入中书协的人,都不能说没有“法”。至于“法”的高低层次自然要另当别论了。
结语
说了这么多,其实“法”这个东西,说到底还是个有些形而上的概念。当你不X时,他仿佛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指点着你,也制约着你。而当你掌握了“法”的精髓,它又似乎不在了。这便是孙过庭《书谱》中说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状态。
因而,对于得“法”之人,又可以真正的做到“法无定法”。甚至如后期“忘法”的弘一大师,融佛法于书法,法与非法全都舍弃,褪尽烟火气,达到“人书合一”的最高境界。
这便是佛经中说的:“法为渡船,已渡之后,法尚可舍,何况非法!”
其他网友回答
书写之“法”,是为法度、规范。法度或规范,前有样,后跟随,渐成共识;有天意,少“人”为。兰亭很好,大家都说好,并非皇上旨意。
欲得“法”,先知“法”——名帖,如兰亭序,如祭侄稿、寒食帖;如多宝塔,如玄秘塔,如仇锷铭;如孙氏书谱,如怀素自序,如标准草书(于右任)应有备常读,常习。书论,如《书法基础知识》(尉天迟),如《启功书论》,如《书谱》,总要通读。再者读点哲学,如《周易》,如《辩证法》,《庄子》,《道德经》也行。加上自家思考,“法”即融于心,現于腕。
近年,大师横行,风气更新,吼书、盲书、射书蜂起,不知他们是否入“协”,但无“法”。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之法简单说有笔法(包括执笔)、字法、身法、墨法以及章法等。这是基础范畴,上升到创作层次,还有一个“心法”和笔墨情趣、神采等,这是“法无定法”的范畴。它们具体都包括哪些内容,我之前曾专门谈过,这里不再赘述。
X的根本途径就是临帖,通过临帖一方面获得书法之法的基础要领,为创作作准备,同时,临帖也是一种很好地笔墨修炼过程,只有在不断地临帖中受到法帖的熏陶,从而提升自身的笔墨修养,更好地体现笔墨意境,这也是书法大家都是临帖伴终身的原因。
至于书协的人都有法吗?书协是一个组织,既有“法”,也有人为因素。但一幅好书法一定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