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文”在谥号中属于美谥,而在庙号中属于明褒实贬呢?
优质回答:
简单谈谈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和谥号,庙号开始的时候是受汉文化影响的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而谥号才是开始的对一个人逝去以后用最精炼的文字对其进行盖棺论定的方式。能得到文这个谥号的都是平生功业,人望较高的。因为在谥法里“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
庙号起源与商,但周到秦接近1000年不实行庙号,谥号起源于周,但秦朝也不实行。汉朝开国之后,庙号谥号都恢复了,但庙号还算严格遵照原义没有滥上。只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才有庙号。所以当时谥号是评价一个皇帝平生的主要方式。而庙号只是对有大功的皇帝永远祭祀用的。
后世庙号泛滥,所有做过皇帝的不出意外都有庙号,商朝所用的“太高世中”这些字就不够了,所以以前用于谥号的文武等等字就被用在庙号上了。
正好历史上庙号文宗的有唐文宗,元文宗,清文宗都不算有作为的君主而显得文弱或受制于人,所以文宗这个庙号给人的感觉就不好了。
其实给逝去皇帝上庙号也会受很多先例的影响,本来中宗是最开始的四个庙号之一,中兴者曰中,可唐中宗之后就无人庙号为中了,了。因为再叫中宗就感觉自己做皇帝也就跟唐中宗李显一个水平。
文宗这个庙号也是一样,前有开头之后,后世皇帝感觉跟前面的文宗处境差不多的就跟着上文宗庙号了。从而强化了文宗给人文弱的属性。
其他网友回答
为什么“文”在谥号中属于美谥,而在庙号中属于明褒实贬呢?
首先,必须先解释谥号和庙号的区别。
1.谥号:
第一,谥号的来源,在《逸周书·释法解》上说的是,谥号制度在西周早期形成,但在近代据王国维等人,根据金文考释得出,释法的形成应当形成于恭王、懿王阶段。
第二,谥号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进行高度地概括性的评价,褒义用的字样比如:文、武、明、睿、宣、懿等等,而贬义的则有:厉、炀、灵等,平庸一点的可以用:惠、思,还有特殊的比如少殇的用:质、少、冲等。
第三,谥号的范围,这点其实相对而言,理论上所有人都可以用,但是一般来说,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是有限制的,但一般都是阶层相对“高”的人,才能用;
第四,谥号的种类,其实这点,也有时代的“局限”,例如,在汉代时,提倡的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几乎所有的皇帝或是德高望重的大臣们,谥号都会带孝字,如孝文、孝景等;然后,要分类的话,分为上谥、平谥、下谥(恶谥)、私谥等,“文”就属于上谥了,也可以说是美谥。
第五,根据《逸周书·释法解》中,对谥号用“文”: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2.庙号:
庙号其实是一种很特殊的“封号”。
最大的原因是“祭祀”需要:大概从商开始,每一任君王死后,都会建“庙”,而后越来越多之时,为了祭祀的需要,就会毁一部分,留一部分,为了合并祭祀的需要;
那么,这样一来,“优胜劣汰”,可以留下来的“庙“自然是生前拥有“功绩”和“贡献”的君王、帝王,才能留下“庙”;
从商开始,几废几立之后,就确定了在谥号之前的“强概括”的地位,用词很固定,比如太宗、太祖、高宗、孝宗之类的,一般后代定的庙号都是有特定的“意义”的,如开国皇帝一般为“高祖”、“始祖”等,所以,庙号被定为“文”的话,一般来说,这个皇帝的在位就没有明显的“意义”,用以“文”来概括,其实偏“保守”,简单来说就是“软弱”,没有建树等等。
不过,实际上,我认为,其实这个也是时代的局限性,每个时代,朝代,大部分作为承上启下的皇帝,就很容易得到“文”的庙号,有时候挺无可奈何的。
总结:
“文”在谥号中属于美谥,大部分是根据《逸周书·释法解》中关于“文”的谥号意义而这么认为的,而在庙号中,因为大部分庙号,都有固定的“位置”和“意义”所在,在不同时代中,很多“不上不下”的皇帝,没有明显的“位置”,就容易被定为“文”的庙号,相对而言,其人都偏“保守”,所以,看起来就属于明褒实贬了。
其他网友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区分谥号和庙号的来源区别。
题干中以庙号和谥号作对比,所以本文中不讨论古代大臣对于“文”的谥号,只关注皇帝的谥号和庙号。
谥号的规定
谥号,是古代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简而言之,对其一生的评价。
(清朝鲍康编撰《皇朝谥法考》)
在谥号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套约定X,就是谥法表。
也就是说,古代人已经规定好了框框,后人只需要根据皇帝的生前表现套用谥号表即可。
翻开谥法,可以发现关于“文”字谥号的定义: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可以看到在谥法表中,“文”字更多的体现是知识渊博。
所以,在评价一位皇帝时,如果给予的是“文帝”谥号,说明这位皇帝在位期间,与民和善、国家稳定。
接下来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帝三人组剧照:
除了第三位朱棣,后人更为熟悉的是他的庙号:明成祖。这个主要是由于从唐朝以后,谥号逐渐字数增多,人们更喜欢用庙号来称呼皇帝。
接下来谈庙号
“谥号”是对于皇帝的过往一生评价,那庙号则是某位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相比于谥号,庙号更多的还包含有德行和地位。
注意:在中国历史隋朝以前,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能够享有庙号!
也就是说:庙号的获得比谥号更为严格,谥号每个皇帝都会有,但是庙号非大功者并不能拥有。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谥号是科学论文中的省级期刊,那么庙号就是SCI期刊,两者的影响因子不能相提并论。
这也就决定了庙号的评价等级比谥号更高,类似于普通班级里的成绩好学生“文”到了尖子班里面,“他”就不再突出,甚至排名吊尾。
在“谥号”中属于美谥的文字,在庙号中就显得不足够称的上分量,单独的“文宗”庙号,就是说明作为皇帝,你个人还可以,但是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不够明断英武,大权甚至旁落。
简而言之:皇帝的庙号相比于谥号,增加了对皇帝对于家天下的考量。所以,文字在庙号中明褒实贬也是能够理解的了。
其他网友回答
谥号
一般认为,中国的谥号制度,起源于西周。
谥号,指的是根据一个人的生平,加以总结,而后根据谥法,做出谥号。谥号分为美谥和恶谥号。当然,一般来说,能有谥号的人,除了帝王将相以外,一般也都是当世名流。
在古代,除了天子之外,其他人的谥号都由天子来确定——比如民国初年,前清的庆亲王去世,宣统帝认为大清的崩溃和庆亲王有直接关系,于是打算为庆亲王上恶谥。至于天子的谥号,则由专门的大臣来议定。
历史上,秦朝曾废除谥号,因为秦始皇认为天子有谥号是臣议君,属于大不敬的情况。此外,最后一个有谥号的人是民国时代大学者王国维——民国十六年(西历1927年),北洋军阀XX。新掌权的南京国民X让王国维十分不接受,于是王国维投湖自杀。王国维属于清朝遗老,因此宣统帝为王国维上了谥号——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有谥号的人。
“文”的差别
古代帝王在谥号之外,还存在庙号现象。不过,在唐朝之前,只有少数帝王有庙号,大多数帝王都没有庙号。有庙号的君王,往往被视为有功绩的君王——比如商朝的武丁,因为队商朝有中兴之功,故而被尊为“商高宗”,刘邦因为有开创汉朝天下的业绩,被汉朝后来的帝王尊为“汉太祖”。
唐朝以后,庙号开始普及。在唐朝,除了唐殇帝以外,几乎所有帝王都有庙号。之后历朝历代,除了废帝和末代皇帝之外,也几乎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庙号同谥号一样,也是根据帝王的生平功绩来确定庙号称呼。
让人感到不理解的是,同样的“文”字,在谥号里,属于美谥,有“文”谥号的君王,也都是英明贤良之辈——比如周文王、汉文帝。但是,在庙号里面,“文宗”却让人有种明褒实贬的感觉?
文宗的悲剧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文宗为庙号的,是唐文宗。
唐文宗在位期间,大唐的内政被宦官把持,而地方上,藩镇早已经不把文宗皇帝放在眼里。唐文宗不甘让大唐处于这样的状态,于是,唐文宗计划发动X诛杀宦官,不料被宦官识破,文宗的大臣反而遭到宦官的报复杀害,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之为“甘露之变”。
唐文宗的遭遇,给了后世帝王对“文宗”产生了较为不好的印象、在中国历史上,唐文宗之后,还有元文宗和清文宗。
元文宗谋杀了自己的哥哥元明宗,临终前懊恼不已,于是还皇位给元明宗之子元宁宗、元顺帝兄弟。元文宗在位期间,朝政大权在权臣燕帖木儿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元文宗和唐文宗有相似性,都属于较为暗弱之主——不过,元文宗的权限,要远远大于唐文宗。
清文宗既著名的咸丰皇帝,慈禧太后的老公。比起咸丰,清文宗这个称号让人感到陌生。咸丰帝和唐文宗、元文宗不同,咸丰帝是一个实权帝王。但是,咸丰帝在位期间,先有太平天国X,后有二次鸦片战争,给人一种执政无能之感。
归纳一下:文宗皇帝大多有执政无能的共同特点,之所以将执政无能的君王尊为文宗,一定程度上和唐文宗的文弱,让后世有了“文宗”参照物有关。
其他网友回答
文 与 文某最大的区别就是后面那个字上。
后面那个字能显示 在政治生活中的一些行为
而单谥文的话,正好说明,在政治上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