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内容概述和主旨 进学解创作背景揭秘,内容概览与核心主旨深度解析优质 进学解

进学解内容概述和主旨 进学解创作背景揭秘,内容概览与核心主旨深度解析优质 进学解

韩愈《进学解》简介

《进学解》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担任国子博士期间所作,这篇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假托与学生谈论学业与德行,旨在勉励学生在学术和品德上不断精进,文中,韩愈以学生的口吻,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学术研究、捍卫儒道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认可的感慨。

《进学解》不仅是一篇文采飞扬的佳作,更是一篇深刻的自我剖析,韩愈以幽默而自嘲的笔调,揭示了他在学术追求中所遇到的困境,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表达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这种坦诚和幽默,使得读者能够更加诚实地感受到一位学者内心的全球。

《进学解》是韩愈的代表作其中一个,被誉为唐代散文的典范,该文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被认为是韩愈独创的散文赋,正如林纾所言:“大旨不外以己所能,借人口中为之发泄,为之不平,……文不过一问一答,而啼笑皆非,庄谐间作,文心之狡狯,探观止矣。”此篇文章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的前驱。

文章中提到,那些进修较少的人,也完成了《诗经》、《论语》等经典的进修,在他们成年后,身体和性格逐渐定型,这时就要对他们进行加倍的教育和引导,那些有志向的人,能够经受住磨砺,成就一番清白正大的事业;而那些没有操守的人,则会变得懒散,成为平庸之辈。

文章还引用了周代诰书和殷代《盘庚》等经典,形容其艰涩难懂,韩愈在文中以自己的学术成就为例,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

《进学解》全文翻译

下面内容是《进学解》的全文翻译:

自古以来,无论是从事农业、商业、手工业、服务业,还是X、仆役、钓鱼、屠宰、牧牛、放羊,都有一些有成就的人可以作为榜样,广泛进修,对他们都有益处,这类事在经书史书中随处可见,我也不想过多举例,姑且说说近世紧要的事,以便启发你们。

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索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当今圣君与贤臣相遇合,各种法律全部实施,除去凶恶奸邪之人,提拔杰出人才,具备一点优点的人全部被录取,拥有一种才艺的人没有不被任用的,选拔杰出人才,培养造就人才。

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焚膏继晷的故事

焚膏继晷一个古代成语,源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它描述的一个人夜以继日地勤奋进修,燃烧灯油以延续烛火,不放弃任何一刻的进修时刻,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人勤奋攻读的决心和毅力。

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韦庄的学者,他对学问有着极其深厚的热爱,为了追求学问,他夜以继日地勤奋进修,甚至不惜燃烧灯油以延续烛火,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焚膏继晷”,用以形容大众勤奋进修、不分昼夜的灵魂。

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的翻译

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的意思是:有人在行列里笑道:“先生在欺骗我们吧?”这句话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这句话反映了学生对韩愈的质疑,讽刺了当政者未能识人善任,也反映了韩愈自身怀才不遇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