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几米传染 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多久传染

网友提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离我们多少米,才不会被感染?

优质回答:

这是个非常好且大家非常想知道的问题,目前疫情仍然非常严重,据全国统计报道,到今日19时10分全国确认病例已达42744例,死亡人数达1017例。如何确保人们不被感染?是非常关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源到我们这些正常易感人X之间的距离多少才是安全?

1、防护不到位,距离传染源越远越好!

从目前新冠病毒肺炎在全国发病情况一看,大家也知道,与传染源越远感染的机会越少,X为什么少,因为X人接触的传染源太少、距离太远。从这点来看,距离有多么的重要。

2、防护做得好,距离不是问题!

处于疫情高发地的武汉华大家园小区,人家照样一例感染病人都没有,为什么?武汉P4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一天到晚都是在眼皮底下与最烈性的传染病接触,人家也没有被感染,为什么?很多传染病医院的医务人员一天到晚都与传染病人接触,都没有被感染,为什么?一句话总结起来,就是他们做好了防护,切断了传播途径,没有接触到传染源!距离再近也不是问题。

3、防止传染,关键是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

从上面二个事例,给我们的提示是:距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多少米并不是个安全的距离问题,真正的安全距离是你和传染源之间没有任何接触的机会。也就是说,切断传染病流行中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X三者间的关系才是防止我们被感染的关键。

隔离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与观察,不去有传染源的地方,不接触有传染源的东西,呼吸没有传染源的空气。

切断传播途径:

离传染源超过2米以上距离,可防止呼吸道飞沫传播。

戴外科口罩与N95口罩、穿防护隔离衣可防止气溶胶传播。

勤洗手、防止接触传染源,可避免接触传染的机会。

不接触新冠病毒肺炎的粪便及粪便污染的东西,可防止粪口传播。

保护易感人X

做好个人隔离防护、勤洗手与做好消毒。也就保护了容易感染的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

新冠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目前已经明确的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接触传播与气溶胶传播,阻断其传播途径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那么,与新冠病毒保持多远的距离,才不会被感染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不同,传染距离也不一样,传播距离最近的途径为接触传播。部分残留在物体表面的病毒依然具有传染性,健康人X接触后,若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等特殊部位,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当然,是否会被感染,与接触的病毒数量、自身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这种传播途径为零距离传播,因此对于接触传播,只要不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就不会被感染;当然,即使与被新冠病毒污染物品有所接触,接触后勤洗手,不触摸口鼻眼等部位,也可降低感染风险。

新冠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为直接传播。直接传播的载体为感染者的呼吸道飞沫,这是一种直径大于五微米的微粒,感染者呼吸、咳嗽、打喷嚏均可排出呼吸道飞沫,新冠病毒则附着于呼吸道飞沫,健康人X吸入携带病毒的飞沫后可引起感染。虽然呼吸道飞沫是新冠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但它与距离关系密切:与感染者相距一米以内,感染风险相当高;一米以外,感染风险会逐渐降低;两米以外,相对比较安全。由于飞沫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因此戴口罩可降低感染风险。

新冠病毒传播距离较远的途径为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是指直径较小、携带冠状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与空气的密度相当,健康人X吸入后也可引起感染。相比于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的距离更远,可达数米,危险程度可能会更高。但气溶胶的传播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二是该空间新冠病毒浓度较高,三是健康人X在上述环境中滞留的时间较长。因此虽然气溶胶传播距离远,危险系数高,但可通过开窗通风、戴口罩等措施,降低人X的感染风险。

综上,零距离接触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可被感染,勤洗手,接触物品后不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可降低感染风险;与感染者相距一米以内,呼吸道飞沫感染风险较高,两米以外感染风险可显著降低,因此戴口罩、与人保持数米距离可降低感染风险;气溶胶传播主要发生在密闭、病毒浓度高、滞留时间长的空间,保持开窗通风,尽量少与他人同处密闭空间,戴口罩,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其他网友回答

我来回答,主要怕病毒和人体的飞沫传播,安全起见,飞沫可漂浮,1一3米,在2米以外最好是3米,人与人,离3米远比较安全

其他网友回答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距离多远才不会被感染?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入,这样的问题再拿出来探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认识,我们的认识还在不断的更新当中,由原来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也已经基本上得到了确认。

一篇湖南省疾控中心名为《一起在公共交通工具内穷交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的论文,近期引起了很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在这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病毒携带者A,在乘坐大巴的过程中,导致了7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在其乘坐班车的过程中,又导致2人感染,通过调取监控录像显示,病例A与同乘大巴车被感染的病例G在上车过程中分别从前后门上下车,在乘车途中也无接触史,病例A与病例G之间的距离约为4.5米。

简单分析的这篇论文研究可以看出,原来飞沫传播1.5~2米的安全距离已经被颠覆了,在大巴车厢内,举例4.5米的两个人之间仍然形成了病毒的传播,这种情况是飞沫传播的可能性极小,而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则较大。

通常长途的大巴车的窗户都是封闭的,而在冬季的寒冷气候下,即使有窗户也很少会有人打开,因此在这个相对的密闭空间内,如果病毒感染者喷出的飞沫液滴较小,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这个含有病毒的气溶胶的飞行距离就更远,通过这个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传播距离至少达到了4.5米,会不会传的更远,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例证来证明。

那么是不是只有与其他人举例保持4.5米以上,才能够真正的避免新冠病毒的传染呢?这样做一是不太现实,二是也完全不必如此小心。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传播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一是存在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二是要在密闭环境下,高浓度暴露;三是没有有效防护。在上述的论文中,病例A是产生病毒气溶胶的来源,大巴车的环境是密闭的环境,而所有的被感染者均未戴口罩是没有最有效的防护,这3个条件都符合,所以才出现气溶胶感染的情况出现,而如果我们在空旷的室外,或者是通风良好的室内或车内,同时也戴了口罩,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几率就几乎不存在了。

想要避免病毒的传播,不管是气溶胶传播还是接触传播,光考虑人和人之间应该距离多少是片面的,也是很难做到的,不管是1.5米以上的飞沫传播,还是能够达到4.5米的气溶胶传播,在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做到完全避免与其他人保持这样的距离。想要真正保护好自己,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还是应该尽量的从个方面做好个人防护。

戴好口罩,同时尽量避免待在密闭不通风、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不得已要待在这样的场所,可以尽量选择防护性较好的口罩佩戴。不管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复工后在办公室办公,都应该尽量的保持通风,同时戴好口罩,同时做到勤洗手,好好洗手,每次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洗手时间应该保持在30秒以上,未洗手前不要用手接触触摸口鼻眼,只有结合自己实际所处的环境,适当的保持距离,同时做好其他各方面的防护和注意,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避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其他网友回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离我们多少米,才不会被感染?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喷嚏能打多远。一般认为,打喷嚏会将病菌传播至半径5英尺(约合152厘米)的范围内。

但研究发现,一些人打喷嚏会将充满病菌的X颗粒喷射至30英尺(约合914厘米)开外。也就是说,一个打喷嚏的病人,周围十米都是不太安全的。

而且一个喷嚏大概会暗藏“30万”致病细菌, 病菌在空气中则会存活几小时到几天不等,所以这就需要大家人人都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才行。

病人带口罩,可以用把病菌隔离在口罩之内,健康人戴口罩则保护自己不受病菌的侵袭。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断75%, N95口罩可以阻断90%以上,至于普通口罩效果没有那么好,但只要符合国家标准,也可以阻断,太薄的,我们可以选择戴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