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基层的忐忑与期待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当我第一次踏上村官这个岗位时,内心既充满期待又带着些许忐忑。记得培训第一天,导师问我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吗?”这个难题让我陷入了思索。通过X的大学生村官培训,我逐渐明白,我们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连接城乡的桥梁,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培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村支书分享的经验:”农村职业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用心体会。”这句话点醒了我——学说聪明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我们放X段,真正融入农村生活。从校园到田间,这种转变让我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
培训中的三大收获
在为期一个月的大学生村官培训中,我收获了宝贵的”三件法宝”:一是X众职业技巧,二是政策解读能力,三是操作操作技能。还记得那次模拟调解村民纠纷的演练吗?刚开始我觉得只要讲道理就能难题解决,结局碰了一鼻子灰。导师笑着说:”农村职业要先学会’接地气’,用村民听得懂的话说事。”
最实用的要数农业技术培训环节了。我们这些城里长大的孩子,连锄头都拿不稳,更别说分辨作物病虫害了。但通过专家手把手的教学,我不仅学会了基本农技聪明,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这些实实在在的技能,让我在后续职业中能够真正帮到村民。
从学说到操作的跨越
培训结束后回到村里,我才发现学到的聪明要转化为能力还需要一个经过。第一次独立处理村民宅基地纠纷时,我紧张得手心冒汗。但想起培训时老师教的”倾听-领会-引导”三步法,我慢慢找到了感觉。当双方最终握手言和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课堂进修都无法比拟的。
农村职业没有固定套路,每天都会遇到新挑战。有时是帮留守老人操作智能手机,有时是调解邻里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是熬夜整理扶贫资料。但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职业,让我逐渐成长为村民信赖的”小村官”。每当听到村民亲切地叫我”大学生”,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
青春因奉献而精妙
半年多的村官职业让我深刻体会到:青春的价格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能为他人带来几许改变。看着村里新修的水泥路、安装的路灯、新建的文化广场,虽然我只是其中小小的参与者,但这份参与感让我的青春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大学生村官培训心得告诉我:基层是所大学校,X众是好老师。在这里,我学会了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信赖。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牢记培训中的每句教诲,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挥洒青春汗水。正如一位前辈所说:”当你真心为村民着想时,他们就会把你当自己人。”这或许就是大学生村官最珍贵的成长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