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

“善莫大焉”的意思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整句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善:完美、“最佳的意思。焉,古常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状态。

意思是: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

这句话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意思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圣贤(古人认为圣贤很少犯错),谁没有犯过错呢?但是意识到错误之后,能够及时改正,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

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头顶 着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

他们打算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 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

作品介绍: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左传》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史书的编纂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左传》为后世所提供的春秋及其以前阶段之大量的思想史、经济史、社会史以及其它学术史的重要资料,是此前或相同时期的任何其它一部史所难以企及和不能比拟的。它对于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大事的可靠记载,填补了空白,有助于后人对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的全面了解,弥足珍贵。

《左传》中的人物与事件是按照历史资料来编写的,但作者在记叙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思想观点和政治倾向。这种思想在伦理道德、政治主张、强调等级制度、尊卑观念等方面接近儒家。

故事:

晋灵公生性X,时常借故杀人。一天,厨师送上来的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

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他轻描谈写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态度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并非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行为X依然故我。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竟派刺客去暗杀赵盾。不料刺客不愿去杀害正直忠贞的赵盾,宁可自杀。晋灵公见此事不成,便改变方法,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但结果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赵盾的弟弟赵穿杀死。

善莫善焉的意思?

善莫善焉词语是错误的,正确的词语是善莫大焉。

意思是指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造句1、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大家才会以既往不咎的心胸原谅你过去种种不是。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扔个烟头竟然要被警车拦停,司机当场被吓傻,回去把烟头捡了起来,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证据确凿,交警还是把司机带回了交警局接受调查。

4、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句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啊?

前一句是“人谁无过?”。原文出处:《左传?宣公二年》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这句话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

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X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原文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后人习惯表达为“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译文: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扩展资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相关典故:三国时期,周处被乡里认为是和大蛟、白额虎同列的三害,周处杀死蛟虎后,却得知自己是最被乡里所忧虑的,因此找到陆云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

【释义】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出自】《宣公·宣公二年全屏》作者:左丘明【节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zhī cuò néng gǎi,shàn mò dà yān ] 犯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是:人怎么能没有过错,做错了以后能够及时改正,这就是很好的事情了。

拓展资料:

这句话出自鲁国·左丘明的《左传》:多行不义必自毙。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赏析:作者以此来劝谏君主应该懂得居安思危,并可以原谅大臣的过错,知人善任。在我们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不能老是X别人的一个缺点不放,没有人不会犯错,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他们一起改正缺点

善莫大焉知非福什么意思?

1、善莫大焉意思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2、整句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3、读音zhī cuò néng gǎi,shàn mò dà yān,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

4、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5、焉知非福一词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常与塞翁失马连用。读作 sài wēng shī mǎ,yān zhī fēi fú,意思是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善莫大焉具体什么意思?

善莫大焉 善的词语

【解释】: 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X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历史上确有能改过而终成大业的君主。楚庄王初登基时,日夜在宫中饮酒取乐,不理朝政。后来臣下用“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神鸟故事启发他,并以死劝谏,终于使他决心改正错误,认真处理朝政,立志图强。楚国终于强大起来,楚庄王也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