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模数是什么?
模数是决定齿大小的因素。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目的是标准化齿轮刀具,减少成本。直齿、斜齿和圆锥齿齿轮的模数皆可参考标准模数系列表。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从上述公式可见,齿轮的基本参数是分圆直径和齿数,模数只是人为设定的参数,是一个比值,它跟分圆齿厚有关,因而能度量轮齿大小,是工业化过程的历史产物。
延伸阅读
齿轮模数什么意思?
齿轮的模数是制造齿轮的时候所用到的一个参数,是人们用抽象的方式,度量齿轮的齿的大小的一种技术参数。
在机械化的生产当中,生产齿轮的数控中心和数控磨床都需要在输入参数的时候输入齿轮的模数。齿轮模数,主要应用在齿轮生产过程当中的设计制造和检验的时候,在日常齿轮使用当中并不会用到。
齿轮的模数是怎么确定的?
模数是计算齿轮各部分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在数值上等于分度圆直径与齿轮齿数之比。显然,模数越大,齿轮的齿形也越大。模数用m表示。
我国的标准渐开线齿轮规定,模数为1 mm,则齿顶高为1 mm、齿根高为1.25 mm,由此可见模数越大,齿轮的齿就越大。
国家标准GB1357-1987规定模数有0.1~45 mm 49种,其中有模数1、1.25、1.5、2、2.5、3、4、5 mm 等。若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分别为m(mm)、Z、d(mm)、da(mm)、df(mm),看到一个齿轮,往往先测量da或df,再从以上公式中倒过来求出这个齿轮的模数。以下为基本公式:d=m×Zda=m×(Z+2)df=m×(Z-2.5)模数计算公式:M=外径/(齿数+2)
标准齿轮模数尺数计算公式
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
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 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4.5模数
比如:M4 32齿
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
7M 12齿
就是 (12+2)*7=98mm
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 14、16、20、25、32、40、50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 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
齿轮模数的国家标准?
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t与圆周率π的比值(m=t/π),以毫米为单位。模数是模数制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模数越大,轮齿越高也越厚,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则齿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对于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端面模数与轴向模数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对于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平均模数,和小端模数之分。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
模数(m)标准系列:1、1.25、1.5、
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