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的制备有哪些方法 抗体的制备有哪些注意事项

抗体的制备有哪些?

直接法

1.检查抗原法 这是最早的方法,用已知特异性抗体与荧光素结合,制成荧光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细胞或组织中相应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即可见抗原存在部位呈现特异性荧光。此法很特异和简便,但一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查一种抗原,敏感性较差。

2.检查抗体法 将抗原标记上荧光素,即为荧光抗原,用此荧光抗原与细胞或组织内相应抗体反应,而将抗体定位检测出来。 生物帮上面有的, 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细胞培养,ES细胞(胚胎干细胞)培养,细胞悬浮培养,贴壁细胞培养。

延伸阅读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原理与过程?有什么意义?

1.向生物体内注射抗原,使其发生免疫反应。

2.从血液中分离已免疫的效应B细胞。

3.培养骨髓瘤细胞。

4.把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

5.筛选并培养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优点:纯度高,特异性强,在疾病诊断上准确,高效,简易,快速。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原理与过程?有什么意义?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原理与过程如下:

原理:

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X下,能够分化、增殖形成具有针对这种抗原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B细胞的这种能力和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持续分化增殖下去,因此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也是极其微小的。将这种B细胞与非分泌型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再进一步克隆化,这种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是既具有瘤的无限生长的能力,又具有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的能力,将这种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培养或注入小鼠体内即可获得大量的高效价、单一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技术即称为单克隆抗体技术。

过程

1)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动物多采用纯系 Balb/c小鼠。免疫的方法取决于所用抗原的性质。免疫方法同一般血清的制备,也可采用脾内直接免疫法。

2)骨髓瘤细胞的培养与筛选 在融合前,骨髓瘤细胞应经过含8-AG的培养基筛选,防止细胞发生突变恢复HGPRT的活性。骨髓瘤细胞用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在细胞培养瓶中培养,融合前24h换液一次,使骨髓瘤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

3)细胞融合的关键:

1技术上的误差常常导致融合的失败。例如,供者淋巴细胞没有查到免疫应答。这必然要失败的。

2融合试验最大的失败原因是污染,融合成功的关键是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以及适宜的无菌操作技术。

4)阳性克隆的筛选 应尽早进行。通常在融合后10天作第一次检测,过早容易出现假阳性。检测方法应灵敏、准确、而且简便快速。具体应用的方法应根据抗原的性质,以及所需单克隆抗体的功能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有 RIA法、 ELISA法和免疫荧光法等。其中ELISA法最简便,RIA法最准确。阳性克隆的筛选应进行多次,均阳性时才确定为阳性克隆进行扩增。

5)克隆化 克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单一细胞系的X体。克隆化应尽早进行并反复筛选。这是因为初期的杂交瘤细胞是不稳定的,有丢失染色体的倾向。反复克隆化后可获得稳定的杂交瘤细胞株。克隆化的方法很多,而最常用的是有限稀释法。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意义如下:

用于以下各种生命科学实验并具有医用价值

(1)沉淀反应

(2)凝集实验

(3)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免疫复合物

(4) 流式细胞仪:用于细胞的分型和细胞分离

(5)免疫学检测

(6)检测Ab-Ag或与蛋白的 亲和力

(7) 免疫印记

(8)免疫沉淀

(9) 亲和层析:分离蛋白质

(10) 磁珠分离细胞

(11)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拓展资料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

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X,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有哪几步?请精炼概括?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步骤:

1、抗原制备; 

2、免疫动物;

3、免疫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制备;

4、细胞融合;   

5、杂交瘤细胞的选择培养;

6、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7、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

8、单克隆抗体的检定;

9、分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10、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