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国公是什么职位(郓城县黄泥冈整体规划)

鄂国公在哪死的

鄂国公尉迟恭在658年病逝。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X夺取帝位。

尉迟恭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废朝三日,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陪葬昭陵。

鄂国公什么官位

鄂: 只是代表一个称谓, 或者一个地方,或者代表名字。只是把国公区分开。

比如:京城里的国公, 就称之为, 京国公。 上海的国公,称之为 沪国公。 类此。。。。

国公呢 ,是只开国功臣。或者,对国家有特殊重大贡献的。 皇帝加封的。 没一实际权力, 只是个封号。

明朝开国六国公有谁?二十八侯有谁?有多少伯爵?分别叫什么名字?明朝最初封的6个国

明朝开国六公爵,指明朝为开国立下大功,X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公爵的六名功臣。他们分别是(排名分先后): 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另封侯者二十八人:汤和中山侯,唐胜宗延安侯,陆仲亨吉安侯,周德兴江夏侯,华云龙淮安侯,顾时济宁侯,耿炳文长兴侯,陈德临江侯,郭兴巩昌侯,X六安侯,郑遇春荥阳侯,费聚平凉侯,吴良江阴侯,吴桢靖海侯。

赵席南雄侯,廖永忠德庆侯,俞通源安南侯,华高广德侯,杨璟营阳侯,康茂才之子康铎蕲春侯(康茂才于洪武三年随徐达西征定西,死于还师途中),朱亮祖永嘉侯,傅友德颍川侯,胡美豫章侯,韩政东平侯,黄彬宜春侯,曹良臣宣宁侯,梅思祖汝南侯,陆聚河南侯。

伯爵有11位如下:

1、诚意伯刘基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八年四月丁巳卒。二十三予世爵。正德八年十二月追赠太师,谥文成。

2、东莞伯何真

洪武X七月封,禄一千五百石,世袭。X三月己卯卒。

3、徽先伯桑敬

世杰子。洪武二十三年九月壬寅封,禄一千七百石,世袭。已,坐蓝党诛,除。

4、忠勤伯汪广洋

洪武三年十一月以文臣封,禄三百六十石。七年八月加禄至一千九百石。十二年贬死。

5、天水郡伯赵天麟

癸卯,临江死事。

6、陇西郡伯牛海龙

南昌战殁。

7、安定郡伯程国胜

鄱阳湖战殁。

8、太原郡伯王咬住

同前。

9、缙云郡伯胡深

吴元年取闽战殁。洪武元年四月追封。

10、康安郡伯孙虎

落马河战殁。

11、谯郡伯戴德

洪武四年二月卒。追封,世袭指挥佥事。

扩展资料

1、徐达

徐达 (1332~1385), 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

徐达和朱元璋之间还有一段趣事,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对于一起打天下的人都抱有很强的戒心。某日,朱元璋再次召见徐达下棋,而且要求徐达拿出真本领来对弈,徐达只得硬着头皮与皇帝下棋。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都未分出胜负,正当朱元璋连吃徐达两子自鸣得意时,徐达却不再落子。

朱元璋得意地问道:“将军为何迟疑不前?”

徐达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答道:“请皇上细看全局。”

朱元璋仔细一看,才发现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被徐达摆成了“万岁”二字。朱元璋一高兴便把下棋的楼连同莫愁湖花园一起赐给了徐达,那座楼便是后来的胜棋楼。

最终下场:野史记载徐达对烧鹅过敏,朱元璋赏赐烧鹅不得不吃,过敏死。

正史记载徐达为病逝,为开国六公爵之一。

2、常遇春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号燕衡,明朝开国名将。

常遇春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长于大将军达二岁,数从征伐,听约束惟谨,一时名将称徐、常。遇春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云。

最终下场:方40岁,病死于柳河川。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死后,被追封为“X王”,故六泉口又有“X寨”之称。开国六公爵之一。

3、李文忠

李文忠(1339~1384) 明X国著名将领,字思本,X,江苏盱眙人。朱元璋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十二岁丧母,由朱元璋抚养长大。

李文忠好学问,通韬略,交儒士,严治军,临阵奋勇,战功卓著。后因劝朱元璋少诛戮而受责。

最终下场: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开国功臣中最受信任的,最终病逝,朱元璋还为此发怒,X医生。开国六公爵之一

4、沐英

沐英(1345—1392),明初大将。 少孤、被朱元璋收为养子,从朱姓。

说起沐英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毕竟清朝有个沐王府,一直在与满清鞑虏做斗争。

最终下场:沐英因太子朱标的去世,遭受打击而患病,于太子死后的两个月,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不过我好奇的是,什么打击?沐英在X后并没有被册封公爵!

5、邓愈

邓愈( 1338年2月15日-1378年11月9日)初名友德,字伯颜。

幼时聪慧好学,稍长即怀平定天下的大志。元末,各地农民纷纷X,-当时的黑暗X。他的父亲是邓顺兴,重气节,讲信义,被乡人推为练总,率领人民,保境X。后与元军作战,中箭身亡,友德之兄友隆接掌兵权。

不久,友隆病故,16岁的友德继掌兵权,亲率人马与元军作战。友德足智多谋,身高体壮,武艺高强,每战均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奋力拼杀,元兵多不敢与之交锋。泗州、灵璧、盱眙等地人民闻风归附,求其保护。

元至正十五年(1355),友德率所部投奔朱元璋。元璋命其为管军总管,赐名愈,时年18岁。

最终下场:年41岁征战途中病逝,被封卫国公,开国六公爵之一。

6、汤和

汤和,字鼎臣,X,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

后来曾出巡山东、浙江沿海备倭,筑卫所城59处,征兵民5.8万余戍守,倭寇不敢轻犯。

最终下场:晚年益加恭慎,终年70岁,葬于今蚌埠东郊曹山,名汤和墓。同样未曾被封六公爵。

明朝开国六公爵

指明朝为开国立下大功,X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公爵的六名功臣。他们分别是(排名分先后):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刘伯温,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花云,1353年投奔朱元璋,从此为朱元璋作战,所战皆克。后城陷被杀,终年39岁。朱元璋称吴X,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祭祀。

明朝的开国功臣估计是所有朝代里面最惨的,经过“反腐惩贪三大案”之后,朱元璋杀的基本干干净净。

明朝 最初 封的 6个国公都是谁呀?

我知道 5个

韩国公 李善长

宋国公 冯胜

开国公 常遇春

李文忠 不知道是什么 国公

徐达

还 少一个 不知道了

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原封鄂国公,死后追封为X王,其子常茂为郑国公。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平张士诚后封徐达信国公,常遇春鄂国公,李善长宣国公。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第一次大封功臣的时候,统共只封了六名公爵,分别是:

进宣国公李善长为韩国公,进信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封常遇春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

另封侯者二十八人:汤和中山侯,唐胜宗延安侯,陆仲亨吉安侯,周德兴江夏侯,华云龙淮安侯,顾时济宁侯,耿炳文长兴侯,陈德临江侯,郭兴巩昌侯,X六安侯,郑遇春荥阳侯,费聚平凉侯,吴良江阴侯,吴桢靖海侯,赵席南雄侯,廖永忠德庆侯,俞通源安南侯,华高广德侯,杨璟营阳侯,康茂才之子康铎蕲春侯(康茂才于洪武三年随徐达西征定西,死于还师途中),朱亮祖永嘉侯,傅友德颍川侯,胡美豫章侯,韩政东平侯,黄彬宜春侯,曹良臣宣宁侯,梅思祖汝南侯,陆聚河南侯。

明朝开国六国公有谁?二十八侯有谁?有多少伯爵?分别叫什么名字? – : 进宣国公李善长为韩国公,进信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封常遇春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 另封侯者二十八人:汤和中山侯,唐胜宗延安侯,陆仲亨吉安侯,周德兴江夏侯,华云龙淮安侯,顾时济宁侯,耿炳文长兴侯,陈德临江侯,郭兴巩昌侯,X六安侯,郑遇春荥阳侯,费聚平凉侯,吴良江阴侯,吴桢靖海侯,赵席南雄侯,廖永忠德庆侯,俞通源安南侯,华高广德侯,杨璟营阳侯,康茂才之子康铎蕲春侯(康茂才于洪武三年随徐达西征定西,死于还师途中),朱亮祖永嘉侯,傅友德颍川侯,胡美豫章侯,韩政东平侯,黄彬宜春侯,曹良臣宣宁侯,梅思祖汝南侯,陆聚河南侯.

明朝开国六国公有谁?二十八侯有谁?有多少伯爵?分别… : 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另封侯者二十八人:汤和中山侯,唐胜宗延安侯,陆仲亨吉安侯,周德兴江夏侯,华云龙淮安侯,顾时济宁侯,耿炳文长兴…

明朝的开国六公爵分别是谁 – : 你好!他们分别是 李善长 徐达 李文忠 冯胜 邓愈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袭父爵)

明朝开国六公爵都有谁? – : 指明朝为开国立下大功,X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公爵的六名功臣.他们分别是(排名分先后):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谁?: 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

明朝开国六公爵是谁? – : 邓愈 李善长 冯胜 常遇春 李文忠 徐达

明朝开国六公爵 – :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第一次大封功臣的时候,统共只封了六名公爵,分别是: 宣国公李善长为韩国公,信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常遇春(已死)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 另封侯者二十八…

明朝 最初 封的 6个国公都是谁呀? – : 明朝 最初 封的 6个国公都是谁呀? 我知道 5个 韩国公 李善长 宋国公 冯胜 开国公 常遇春 李文忠 不知道是什么 国公 徐达 还 少一个 不知道了 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原封鄂国公,死后追封为X王,其子常茂为郑国公.至正二十七年(1367),…

朱元璋分封的开国功臣都有谁?6个公爵名字是什么?28个侯爵名字都是什么 ? – : 6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子 常遇春没等封爵就死了)28侯爵德庆侯廖永忠 南雄侯赵庸 营阳侯杨璟 临川侯胡美 江阴侯吴良 长兴侯耿炳文 武定侯郭英 淮安侯华云龙东平侯…

明朝朱元璋封的六大国公是谁啊?: 我只记得名字 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常遇春之子常茂、 李文忠、 冯胜、 邓愈

古代国公是什么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说到国公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个职位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职位了,因为我们经常听说过,而且好像还十分的给力了,国公啊都是关于国家的呀,那么我们要不妨问问看了,那就是古代的国公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国公到底是什么官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国公,封爵名,位等同或低于郡王,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该封爵亦传至越南。

北周始置国公一爵,居于郡公、县公之上。封爵亦传至越南。

北周以前,有封国的公爵(包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禅代前权臣所封的公爵等)都可称“国公”,但此时“国公”并不是一种爵位。

例如: 东汉魏公曹操 东晋康乐县公谢灵运 北周到明朝 按唐制:郡王与国公并为从一品。

自隋唐至元明,基本不变。有许多名臣都被授予国公的爵位,如:

隋朝:唐国公——宇文述

唐朝:胡国公——秦叔宝

宋朝:楚国公——范仲淹

元朝:齐国公——张弘范

明朝:鄂国公——常遇春

清朝公爵分一至三等,超品,只加美号,不加国号、邑号,如忠勇一等公。

所以国公只是一种身份,地位,并不是官职,一般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是皇亲国戚才有的,所以不能和现在的官职比。

也就是说国公的地位很高,基本上那些有官职的人见了他都要下拜的,如果非要和现在的官比较的话,有点像X初期的国家荣誉X。所以他是地位高,而没有实权的,如果皇帝要让他办什么事的话要另外任命官职的,比如钦差大臣。

常遇春为什么能够封X王?不是不允许异姓封王吗?徐达才是公爵啊!

李善长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朱元璋将他比作张良+萧何的合体,将徐达比作韩信,朱元璋曾说:“善长功大,宜封大国(国公)”,以李善长的待遇为开国大功臣的最高规格,其他功臣依次递降。

李善长享受的待遇是: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三师是三公之首)、中书左丞相,封大国(韩国公),岁禄四千石,身免二死,子免一死,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亲戚拜官。

所以,李善长享有死后封王的待遇,而且因为他功大,很可能封的是亲王(一字并肩王,比如徐王),而不是其他功臣的二字郡王——清代以前亲王郡王是看封爵字数的,一个字的都是亲王,二个字的是郡王,徐达例外。

亲王一般取周代诸侯国名,如秦王、赵王、周王、燕王……郡王一般取古代地名(如岐阳王李文忠,岐山南麓的王)或对其功勋的赞誉(如X王常遇春,开创太平盛世的王;黔宁王沐英,使黔地安宁的王),唯独徐达死后所追封的中山王例外,看字数是两个字,但中山国可是战国时代与齐楚燕韩赵魏秦几乎并驾齐驱的诸侯国(战国七雄是万乘之国,中山、宋是九千乘之国),所以徐达的中山王是二字亲王,因为他是第二功臣。

可惜李善长太惜命,不肯早死,不然以他的第一功勋身份,死后封个徐王妥妥的……

最后纠正一下你的问题错误:常遇春生封鄂国公,死后追封X王,赠两世王爵;徐达生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赠三世王爵。徐达的待遇显然要高于常遇春的。

乱石山七雄结义,老四朱元璋做了君王,其余六人结局如何?

首先,乱石山七雄的七个人分别是:老大双钩大将武符武殿章,是赫赫有名的赤马双钩神臂将;X越国公胡大海,他是个福将,经常逢凶化吉,X呈祥;老三信国公汤和汤鼎臣,是明朝开国功臣里面少有的得以善终者;老四朱元璋,做了君王;老五卫国公邓愈邓伯颜,老六鄂国公常遇春,人称“怀远黑太岁”;老七武定侯郭英郭世俊,人称“X小霸王”,深得朱元璋喜爱。

七人于乱石山结义,而后老四朱元璋做了君王,其余六人的结局耐人寻味。老大武殿章是虚构人物,他的结局有好多不同版本,就不说了。在明朝建立后,追封X胡大海为越国公。

老三,也就是信国公汤和汤鼎臣,于洪武X告老还乡,洪武二十七年病逝于凤阳,死后被追封为东瓯王。是明朝开国功臣里面少有的得以善终者。老五,也就是卫国公邓愈邓伯颜,洪武十年病逝,死后被追封为宁河王。老六,也就是鄂国公常遇春,洪武二年,北伐之时暴卒军中。死后追封为X王。老七,也就是武定侯郭英郭世俊,据记载,他一生参战五百余次,斩获兵马十几万,身上伤疤多达七十余处。于永乐元年病逝,追封为营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