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五月端的水(“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七月半的水”,啥意思?水有啥可怕的?)

网友提问:

“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七月半的水”,啥意思?水有啥可怕的?

优质回答:

生活有说法,尽在老俗话。

有时生活就像一个圈,你走的越远,离原点就越近。最后发现一路尽是浮华和喧嚣,但是老百姓讲的那点理儿一直都实在。

“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七月半的水”,老辈留给我们什么生活经验?又有什么启发?

①”七月半的鬼”说法

七月半指农历7月15(另说7月14),这天是传统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民俗说法,中元节地狱之门将打开,众鬼魂跑到人间”放放风”,以接受阳间亲人的缅怀和祭拜。有家人的鬼就会回家看看,孤魂野鬼只能游荡人间,四处徘徊寻些吃的。

因此中元节(鬼节),民间普遍有祭祀鬼魂的习俗,放河灯为X照路。其他又如焚纸钱、祀X、祭祖、祭土地等活动。另外,道观也会举行盛X会,以祈福或超度,诸如此类。

②”七月半的鬼”来源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丨易经

古人说法,七为复生之数。天地之间阳气绝灭,经七天可复生。古人认为这是天地运行之道,故”七”又表示阳数和天数。

14即二七,故民间选择7月14日(三个七)来祭拜祖先,古人认为这天亲人X会回家看望。所以此习俗和复生数”七”有关。

另外,农历七月初秋,周朝时祭祀文化就有”秋祭”,以贺丰收,酬谢大地,并以告祖先。

中元节为道教说法,最初和追怀先人的祭祀传统有关,文化核心为祖祭和时祭,表孝敬于先人,表感恩于大地。后来祭祖习俗慢慢发展成普遍性的祭鬼魂活动,就有了民间”鬼节”之说。这点反应了民间恻隐之心和文化包容。

③”七月半的鬼”不吓人

上面说了,鬼节来源于祖祭和时祭,后发展成世人对X的祭拜。祭拜由特定对象变成普遍X体,民俗文化的演变反应了人们的善念,如放河灯和祭祀品,为鬼魂祈祷等。

古人相信,天地之间万物有灵,鬼魂也是。人们认为这天的鬼不会害人,只是接受民间缅怀和祭祀,自然也就没必要害怕鬼。

话说”鬼节”只是一种民俗文化,它属于精神层面。人们很清楚现实世界并没有鬼,当然不用害怕,实际上装神弄鬼的人才更可怕。

“七月半的鬼”接受民间祭拜,是虚幻的精神寄托或缅怀,人们当然不用怕。

另有一说”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端午节的水”。”端午节的水”指雨水,端午节正是麦子成熟时,几天风雨交加麦子烂地里了。

“七月半的水”之水,则指江河湖塘水库等水域概念。”七月半”只是说法,泛指农历七月。

七月南方时有台风盛行,有时出现”倒黄梅”天气,这些都容易带来大量雨水。”巴山夜雨涨秋池”,河塘水库跟着涨,都是隐患。

南方阴历七月,夏暑未消,总有人好野游玩水,酷热使人放松警惕,或导致意外发生。一层秋雨一层凉,雨多水涨,野外水域复杂,水越深越凉,一旦出现抽筋,高手又怎样?

搁当今说,七月正处暑假,学生们如出笼的小鸟,家长是关不住的。年轻娃娃好奇又缺乏生活经验,这是最大隐患,年年出悲剧。记得,有个词叫”水纹变化”,它不是一直不变的。

“秋江水落白鱼肥”。七月北方下水游泳的很少了,但野钓的很多。不知为啥,现在什么人都得学会钓钓鱼。常在河边钓,哪有不滑脚?

前几天新闻,父子俩野塘钓鱼时失足落水,据说还不会游泳。小编看那塘边水草丛生。水冷草缠人慌,俩人悲剧了。实在想钓鱼也要约好伙伴,做好防范措施。

老话说”最怕七月半的水”绝非耸人听闻。

老头不打诳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七月半的水。”这是长期生活经验总结。不信邪未必代表你的底气,也可能是无知无畏。

另外启发: 不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看到它潜在的变化性。不要总是”我以为”,你在判断客观对象,你主观以为有个P用?

其他网友回答

天作孽,尚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立秋过后晚上不热,但白天还热,特别是中午的时候,少数人就管不住自己,贪凉快中午热的时候下水,此时下水的人又少,很容易出事……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七月半的水啥意思水有啥可怕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