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南昌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说说他们的故事?
优质回答:
盘点那些刻在南昌文化骨子里的伟人
孺子路——徐孺子
孺子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东接八一大道,西至抚河北路与抚河中路交界处。南昌孺子路为南昌市餐饮一条街,东起八一大道、西接沿江路,全长1786米,路宽25米,沿街各类酒店、酒吧、饮食店80余家。因历史名人徐稚而得名。因历史名人徐稚而得名。
徐稚(公元97-168) 字孺子,号聘君,东汉南昌人,博学多才的著名隐士。幼时家境清寒,但勤奋好学,精通史学、哲学,对正确认识、数学等亦有很高造诣,卓然与世俗不同。由于他学识渊博且又虚已待人、和睦乡里,青年时代即已闻名海内。桓帝时,宦官X,XX,徐稚洁身自好坚不为伍,隐居南昌故里,追羡梅福遗风,在梅福宅东筑室而居,淡泊持志,躬耕自食,为人恭,俭、义、让,非礼不言,曾四察孝廉,五辟宰府,三举茂才,均辞谢不就,拒不为官。世人盛赞其高风亮节,尊称他为“南州X”。守义廉洁之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极少接待宾客,唯徐稚除外,来而不拒,并特设一榻供徐稚专用,徐去则悬之。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写“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言此。
永叔路——欧阳修
永叔路东起南昌市八一大道,西至象山南路,全长861米。该路初建于1928年,以X北宋文学家、江西吉水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而命名。“X”期间曾先后更名为“向阳路”、“会昌路”。1984年复名为“永叔路”。永叔路没有过多繁华的商业景象,更多的是透着生活气息。坐下来吃个热气腾腾的早餐,相互寒暄几句,是街边最常见的景象,在这里可以看到南昌人最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
仿古街——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垂千古!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X,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作品有《滕王阁序》等。凡是去滕王阁游玩,都会去和滕王阁一路之隔的仿古街逛逛。
仿古街和滕王阁就是一路之隔,但在这却没有城市的喧扰,来往的车辆和行人都不多,街两旁的道路也 颇有古典气质,有一种让人很清新的感觉。仿古街的店面主要是经营旅游X品、工艺美术品、古玩、花木、特色小百货、食品等商品,酒楼、 餐馆、小吃、茶楼等一应俱全。
石头街——徐氏夫妻
提到南昌的石头街,那就不得不提下石头街的麻花!话说一百多年前,南昌市石头街上有个小店铺,每天门庭若市,顾客盈门。这就是遐迩闻名的“品香斋”麻花店。这家徐氏夫妻店,店面不大,干净整洁,生产的蛋黄麻花精细小巧,状如双龙盘绕,颜色金黄油亮,味道酥香爽口,很受消费者的欢迎。至今仍得人们喜爱,大家惯称它为“石头街麻花”。
友竹巷——严嵩
友竹巷,严嵩在南昌建有一座府第,府第的后门便设在友竹巷内。当时,为求高升而给严府送礼者络绎不绝,送礼者正是通过此巷进入严府“拜访”严嵩的。也正因为如此,清朝光绪年间,世人将此巷称为高升巷。此外,严家的后院,种满了友人赠送的名竹,由此,民国期间,人们改巷为友竹花园。张勋回乡后建的公馆就在此。
灌婴路——灌婴
南昌灌婴路命名于2005年,为X灌婴(汉初大臣,传说南昌城为其所建)而命名。灌婴路上的一角竖着一块石头,上面用红字刻着灌婴建城的简介。“灌婴为西汉开国功臣,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灌婴修筑灌城,开创了南昌建城历史,并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西汉灌婴大将军被看作是南昌城的筑造者,故俗称南昌城为灌婴城或灌城,《江城名迹记》记载,江西南昌人奉灌婴为当地城隍,曾颇得香火。”南昌灌婴路整体长3.7公里。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说到南昌的名人啊,以上都说得很详细。那我来补充几个现代的吧!
彭勃,南昌人,中国著名跳水运动员,2004年奥运会男子3米板金牌获得者。
杨钰莹,南昌人,歌手,中国大陆最早真正意义的偶像+实力派。
罗琦,南昌人,摇滚歌手,指南针乐队主场,中国摇滚第一女声!
其他网友回答
南昌,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是江西省省会、环鄱阳湖城市X核心城市,X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
南昌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南都”;1927年南昌八一X,在此诞生了中国X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南昌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中心、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
南昌都有哪些历史名人呢?他们都有哪些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澹台灭明
澹[tán]台灭明(前512年(一说前502年)—?),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东周时期鲁国武城(今属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孔子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封其为“江伯”、宋封其为“金乡侯”。澹台灭明死后,南昌人民为他立祠立墓祭祀,并设立澹台门以表X,进贤县也因他南游至此而名。
《大戴礼记·五帝礼》有载。澹台灭明投师孔子门下,孔子见他相貌丑陋而不愿收其为徒。因有碍于自己“有教无类”的主张,勉强收为弟子。后发现澹台灭明品德高尚、学风端正,于是感慨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听从孔子的教诲,刻苦学习,并加强自身修养,终于学有所成,跻身于当时的知名学者之列。他到吴国讲学时,其门徒达300之众,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一代名师。
2.徐孺子
徐孺子(97~168年),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县(今江西南昌)人。 东汉时期名士,世称“南州X”。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终未出仕。汉灵帝初年,徐稺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徐稺因其“恭俭义让,淡泊明志”的处世哲学受到世人推崇,被认为是“人杰”的典范和楷模。
徐稺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穉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仁,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3.许逊
许逊(239-374年),字敬之,豫章郡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慈母村(今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麻丘镇附近)人。晋朝著名道士,道教净明派祖师,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并称道教四大天师。
个性聪颖,师从大洞君吴猛学道,太康元年(280),举孝廉出身,出任旌阳县令。不慕名利,弃官东归,修道炼丹于西山,着书立说,创立“太上灵宝净明法”。相传著有《灵剑子》等道教经典。
4.王定保
王定保(870-954),字翊圣,吴融之婿,南昌(今属江西)人。光化三年,(公元900年)举进士及第。唐末避中原之乱入湖南,不见遇马殷,遂入岭南,附于刘氏无北归意,任南汉X军节度使、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职。他早年曾与安徽的曹松隐居庐山,唐光化三年(900年)中进士第,随后南游湖湘,任容管(今广西南宁市南)巡官。这时农民X风起云涌,他即“避难”于广州,在节度史刘隐处为幕客。公元917年,刘隐去世,其弟刘龑图谋称帝,建立南汉国,担心王定保不服从,于是派遣他出使荆南。当他完成使命返回时,刘龑已登基做了南汉皇帝。为了安抚王定保,刘龑派大臣前往迎接,主动告诉他称帝X的事情。王定保没有表示反对,但对故意把他支使开的做法很不满,因而讥讽道:“X当有制度,吾入南门,清海军额(唐朝节度使匾额)犹在,其不见笑于四方乎?”刘龑知道后苦笑说:“朕备定保久矣,而不思此,宜其讥矣。”王定保此后一直在南汉国任职,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他善文辞,曾写过一篇《南宫七奇赋》,“一时称为绝伦”。他“雅好著述,老而弥笃”,《唐摭言》就是其暮年之作。
5.宋齐丘
宋齐丘(公元887年-公元959年),本字超回,改字子嵩,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世出洪州(今南昌)官僚世家,烈祖X(九三七)以为左丞相,迁司空,享年七十三岁,谥缪丑。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宰相),晚年隐居九华山。
6.董源
董源(生卒年不详),字叔达,洪州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人。五代绘画大师,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董源的山水画曾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据说李璟年轻时曾在庐山修建别墅,将山泉林园胜景融为一体。他为了能时时看到庐山景致,特地派董源画了一幅《庐山图》。董源将五老奇峰、云烟苍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别墅巧妙地绘入一图。李璟观后,称赞不绝,爱不释手,命人挂在卧室里,朝夕对画观赏,犹如长居庐山中。由此可见董源构思的巧妙和写景艺术的高超。
7.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1] ),字同叔,江南西路X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授《易》,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X。在地方大兴学校,培育人才。仁宗亲政后,他更受宠遇,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晚年出知陈州、许州、永兴军等地,获封临淄公。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8.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 [1] —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X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等小吏。
9.陈恕
陈恕(945~1004年),字仲言,石城小松人,后迁居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市)。北宋时期大臣。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中进士,任澧州通判。入朝,升为工部郎中、大名知府,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进攻,迁户部副使,出任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出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迁盐铁使。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淳化二年(991年),升为参知政事,位居副相,主管国家财政达十余年之久。
10.朱耷
朱耷(1626年—约1705年),原名朱统,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X,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早年书法取法黄庭坚。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用墨极少。
11.喻嘉言
本名喻昌,字嘉言。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1585—1664,江西南昌府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区)人。因新建古称西昌,故晚号西昌老人。崇祯年间,他以副榜贡生到京城就读时,仍然踌躇满志,希望因此而有所作为,曾以诸生名义X朝廷,陈述辅国政见,要求“修正法治”。但因人微言轻,他的意见没有引起已经风雨飘摇的明王朝的重视。喻嘉言在京城三年,郁郁不得志,只得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后值清兵入关,于是转而隐于禅,后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
12.彭元瑞
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一字辑五,号芸楣(一作云楣),江西南昌人,清代大臣、学者,楹X家。乾隆X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元瑞博学强记,时有令誉。纪昀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时,彭元瑞是十个副总裁之一。与蒋士铨合称“江右两名士”。
13.王猷定
王猷(yóu)定(1598~1662)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贡生。曾在史可法幕下效命,明亡不仕,日以诗文自娱。晚寓浙中西湖僧舍。猷定工诗古文,郁勃多奇气,其行书楷法,亦名重一时。著有《四照堂集》。
弘光时,他的姻亲袁继咸总督江西、湖广、应天、安庆军务,上疏推荐猷定。他因奸党当权,谢绝袁的好意。入清后,他绝意仕途,以诗文自娱。晚年寓居杭州西湖僧舍,与宋琬尤相投契。曾热恋一丑肥妓女,人皆笑之,猷定曰:“近代美人尚肥”。后贫病而死,赖友人出资棺殓,其子扶柩归乡。
14.曹秀先
曹秀先(1708—1784),字恒听,又字芝田、冰持,号地山,江西南昌新建县人。清朝翰林,政治人物,文学家,书法家。为官清廉,人称“诚敬勤慎”。为《四库全书》馆总裁,乾隆帝曾特赐“紫禁城骑马”的特殊待遇。书法,取法钟、王,自成一家。
15.裘曰修
裘曰修(1712年-1773年),字叔度,一字漫士,江西南昌新建人,清代名臣、文学家、水利专家。曾为豫章书院学长,师从豫章书院山长梁机先生。
乾隆四年(1739年),裘曰修中进士,任庶吉士。裘曰修从任编修起,多次在兵部、户部吏部任职。 [1] 乾隆X(1756年),裘曰修入值军机处。不久奉命平定准格尔叛乱。 乾隆X(1757年),裘曰修建议疏浚丰乐河、贾鲁河、惠济河、涡河从而使洪水分流减少水患。 [3] 乾隆二十五(1760年)年,裘曰修被授为仓场侍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裘曰修采取降低河床的方法来治理睢河,平息了水患。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裘曰修担任尚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裘曰修的X去世,归乡奔丧。他在治理水患方面颇有成就,是清朝杰出的治水专家。
其他网友回答
南昌,是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素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之称,同时其还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中心、以及我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
除此之外,南昌还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汉朝时,称为豫章。在唐朝时,称为洪州。宋朝时,称为隆兴,明朝时称为南昌。
而定南昌之名,其寓意是“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
那南昌出现过哪些历史名人呢?
南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不乏历史名人,比如北宋名臣晏殊、晏几道父子。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子,晏殊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他自幼聪慧,后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并得到皇帝的信任。
由于晏殊和晏几道在北宋文学界很有名气,所以他们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曾在北宋朝廷官拜宰相,所以晏家自然家事显赫。而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经47岁了,如此也可以说算是老来得子了。所以晏殊自然很疼爱七儿子。
可能是家学渊源的缘故,也可能是遗传的缘故,总之晏几道和其父晏殊一样,自幼也很聪慧,其七岁能文,十四岁参加科举,并且还考取了进士。
所以,早年的晏几道是生活在锦衣玉食、书香门第、X自在的生活中。
不过,正所谓世事难料。
后来晏殊离开了人世,虽然晏几道的其他六位哥哥都早已先X入X,但晏殊去世后,晏家还是很快就开始衰败。如此,晏几道就结束了以往逍遥自在的日子。
晏几道后几经浮沉,他的才名越来越大,因此受到苏东坡、黄庭坚的青睐。
公元1107年,位居高位、权倾朝野的蔡京在重九和冬至这天,多次派人让晏几道为自己写词。
晏几道被蔡京缠的没有办法,就写了两首作品,但这两首作品,晏几道竟然没有一句提到蔡京,更没有赞美蔡京的词语,对此蔡京很生气。
就这样,晏几道失去了一个拍马屁而能得高官的机会。而“不识时务”的晏几道也只能做一个寻常的小官了。
公元1110年,晏几道因病去世。
其他网友回答
北京市,刘迎春,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