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张衡的地动仪到底能不能预测X?
优质回答:
X是地球上最严重的X,很容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发生频率非常频繁,昨天晚上X龙目岛刚发生7.0级X,已造成80多人X,不小于这样级别的X每年会发生十多次,有感X则达到一千多次,可监测X则会发生500多万次,即每天都会有1万多次。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而东汉时期又是我国科技大发展的X时代,张衡的科技上的成就十分让人钦佩,他在天文、机械技术以及X学的发展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月球的背面就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太阳系第1802号小行星也被叫做“张衡星”,我们从小学课本上就知道了张衡是位伟大的科学家,附带的还看到了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据说是一台可以监测X的科学设备,但是因为那是一张假想复原图,后来那张图被从教材课本上拿掉了。
那么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其实史书中有关候风地动仪的记载只在一些史书中有极少的记载,如《后汉书·张衡列传》中有196字,其中描述地动仪内部结构的内容则只有“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这十二个字。单凭这12个字要想将张衡的地动仪复原简直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也无法从中了解地动仪的全部设计原理。
那么张衡的地动仪能预测X吗?史书上关于张衡地动仪的监测X的记载说某日地动仪西北角的一个铜珠掉落到了下面的蛤蟆嘴里,但是其所在的地方根本没有发生X,只是在几天之后,一千多公里外的陇西地区有飞马来报那里发生了X,人们才知道张衡的地动仪设计是科学有效的。
但即便如此,它也只仅限于监测X而已,并没有预报X的功能。关于地动仪所能达到的效果,我们不妨看这样一件事:2008年汶川X的时候,有不少人传说用喝完的矿泉水瓶子倒过来放在柜子高处有监测X的作用,这种说法也并非没有科学道理,因为当轻微的X波传来的时候,人不能感受到震动,但是倒立的矿泉水瓶子则很可能失去平衡,从而从柜子上掉下来,这个简单的做法其实和张衡的地动仪有着类似的道理,只是张衡的地动里利用了一些机械原理,可以判断震波是从哪个方向发出的。但是以这种方法设计的地动仪很可能会经常错报消息,因为只要附近的地面震动都有可能引起它的反应。
预测X是至今都没有攻克的科学和技术难题,因为它要考量的方面太多,这也并不是人类如今的技术还不够先进,而是因为X发生种种条件的不确定性太多,虽然科学家通过一些数据认为某地很可能会发生X,但是其发生的时间却难以判断,其既有可能在一天之内发生,也有可能几十年中都不会发生。今天人类的科技水平是2000年前所比不了,如今世界上不少大国都投入巨资进行X监测和预防的建设,犹未能解决X预报的难题,何况是2000年前的古人制造的一个青铜设备呢?
其他网友回答
张衡的地动仪并不是用来预测X的,而是能够最快的知道哪个地方发生了X。
中国古代科技不发达,消息的传递只能靠人力的传输,所以消息传递起来极慢,而中国的疆域又比较辽阔,这就导致地方上发生什么事情,中央不能够第一时间得知消息,也就不能够第一时间给出解决办法。
像如今,如果中国某个地方发生了X,那么通过互联网可以把这个消息很快的传输出去,中央可以第一时间派出部队去救援,运送物资等等。而在古代当然没有现如今这些高科技了,但是如果发生X也是需要中央派兵支援,去救灾的,也需要中央运送粮草物资之类的东西,但是古代消息传播太慢,离京城近的地方还好,如果离京城太远的话,等到报信的使者来到皇帝面前说不定都是几个月以后了,这时候再派军队出去救援,又是几个月时间,估计灾区都重建完毕了。所以效率就大大降低了,而张衡的地动仪可以第一时间感知哪个方向发生了X,这样皇帝就可以第一时间派出军队去救援,这就减少了中间耽误的时间。
《张衡传》中有这样一句“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就是说的这个原理,八个方向有八条神龙,龙的嘴里有一颗铜丸,当发生X时,七个方向的铜丸不动,而面向X方向的铜丸会掉下来,这样就能判断出哪个方向发生了X,朝廷就可以往那个方向派出救援部队,大大提高救援效率。 再比如“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X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这就是一次实例证明,曾经有一次地动仪动了,但是地面却感觉不到震动,大家都很奇怪,后来数天后,驿报传来,果然陇西发生了X。这就说明张衡的地动仪并不是能够预测X而是能够感知X。
其他网友回答
张衡的地动仪发明出来就不是为了“预测X”的,当然不能预测X。实际上,按照史书的记载,张衡的地动仪是一个“报告X”的工具。
因为张衡所在的东汉X频发,而当时东汉王朝的地盘很大,洛阳朝廷只能通过驿站的一站又一站的接力,才能得到震区的报告,然后才能由朝廷做出赈灾的决策,这个一来一回,其实已经在路上浪费了很多时间。
再来看史书的原文,见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X,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X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其实就介绍了这个东西的外观、形状,然后说明操作原理,就是X的时候,对应方向的龙吐出铜丸,砸在蛤蟆嘴里,有声音让看守的人听到,然后知道X在哪个方向发生。
整体来说,就是一个方位指示的作用,而且肯定是X发生后才能有所反应,否则就不是“报告”的机器了,而是“算卦”的机器了。
哪怕是看史书上的这点记载,地动仪也不是个有多大实用价值的东西,因为不能准确指示位置,而只是方向,详细情况还得人力传送,除了拿来装个*,也就没什么作用了。
而我们熟悉的“地动仪”,包括上面的图片,其实都是1951年现代人复原仿造的玩意儿,根本连“报告X”的功能都没有,或许有个人在旁边拍桌子,那个球就会掉下来,因为那个震动引发立柱倾斜的原理实在是太无厘头了。
毕竟这年头有几个人能准确区分脚底下的震动是重载卡车造成的,还是小型X?人都未必能分清楚,何况这么个铜疙瘩。
所以,别上当了。
其他网友回答
张衡地动仪是属于震后监测,不能预测X。但是,在当时的科学条件和对X的认知水平下,地动仪的出现还是为X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国对X的监测实验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92)到安帝延光四年(125)的30多年间,共发生了26次大的X。X区域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房陸倒塌、江河泛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掌握全国X动态,张衡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132)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X仪一一侯风地动仪。据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云动义“以将铜铸成,园径/八尺”上有X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色、、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8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周有8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8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X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
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以此判断X发生的方向。当日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測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X,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X的历史早1000多年。
地动仪是利用物体惯性制成的仪器。张衡通过巧妙的设计,使X时仪体与都柱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利用这一运动触发仪内机关,从而将X报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人类历史上的首创,开创了X不科学的新纪元,他是人类从事X科学研究的先驱和世界公认的X学鼻祖。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明确一个事实,预测X是我们现代科学技术都无法解决的极大难题,别说预测了,就连理解X产生的原理都不行。如果你是一个认为科学技术不是在发展而是在倒退的人,你大可以相信当年有人能预测X。但事实就是主流观点认为X从来没有被稳定的预测过(某些X灾害发生前兆较大,有成功预测的孤例,但没有可复制性)。
张衡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思想的人,也做出过一些贡献,但不可能因为如此就要承认他的所有未证实的功绩。张衡的地动仪可以证实是曾经出现过的,但为什么没有留下任何的残骸或者,这让人怀疑其是否曾经真的被应用过。
根据史料记载,从原理上看张衡的地动仪靠检测震动来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其真正的作用只是监测X的发生而已,远远谈不上预测。并且以当时的科技水平,不可能达到足够的精度来精确区分X源的方位。时间上无法预测,方位上无法判断,震级更无法区分,所以这个地动仪的唯一作用就是通知附近有X已经发生了。
另外说一说我们目前在课本或者博物馆看到的所谓的复原地动仪基本就是个笑话。不仅仅是国外很多学者质疑其原理和可行性,就连国内的X专家都毫不客气。因为所谓的复原模型的确对震动有反应,但灵敏度极低,甚至不如人的体感灵敏,唯一的作用怕是只有被人参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