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拜访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魏无忌的评价)

网友提问:

信陵君魏无忌到底有什么好让刘邦如此崇拜?

优质回答:

信陵君是战国后期魏国人,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魏王的同父异母弟。一是在四公子中,信陵君名望最高,品德最好。二是真爱才,礼贤下士无人能及。三是做事以公为先!从不为已!四为魏、赵立有大功!五是率五国联军大败秦军,阻秦军X不能东出函谷关!两次挽救战国格局!刘邦过信陵君暮,闻其事迹,令五伍士卒为其守墓!说实话,我读《史记》对信陵君也非常崇拜,真君子!先为其赞,后为其叹!

其他网友回答

汉高帝刘邦生性无赖、骄狂自大,很少会把他人放在眼里,能让他折服的人物实在是少之又少。其实,刘邦从年轻时起便非常崇拜一个大人物,甚至在称帝后还对他敬仰不已。这个大人物,便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那么,魏无忌究竟有怎样的魅力,才使其成为刘邦的偶像呢?

魏无忌是战国末年魏昭王的幼子,安釐王的异母弟,因为封地在信陵,故称信陵君。信陵君由于为人宽厚、礼贤下士,天下士人因而争相前往依附于他,最高峰时门下曾有三千食客。然而信陵君只是一介封君,他如此高调的收揽士心,渐渐地便让安釐王感到不安。安釐王因为害怕信陵君会夺取自己的王位,便逐渐疏远弟弟,由此信陵君便被“闲置”起来,直到多年后秦国围攻赵都X。

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公元前260年,秦国主帅白起在长平击溃由赵胜统帅的赵军,并坑杀四十万降卒,使得赵国主力尽丧。三年后,秦昭襄王相继派大将王陵、王龁围攻X,大有一举灭赵的势头。此时,魏王派将军晋鄙率军十万救赵,但因畏惧秦军攻击,只能遥为X,但就是不敢解救X之围。

由于赵相国赵胜的妻子是信陵君的姐姐,所以信陵君为解救赵难,便多次恳求魏王下令给晋鄙,让后者进兵以解除X之围,但均遭魏王拒绝。信陵君无计可施,便准备带着门客们到秦营拼命,结果被隐士侯嬴劝阻。侯嬴给信陵君出主意,让他指使魏王的宠姬如姬偷窃兵符,并把自己的好友、大力士朱亥推荐给信陵君,一旦晋鄙不奉命,便立刻击杀之。

信陵君指使如姬偷窃虎符,然后率兵救赵

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信陵君在拿到兵符后即驰赴晋鄙军中,在后者依然拒绝进军的情况下,由朱亥用袖中藏匿的铁锥将其击杀。晋鄙既死,信陵君便率领魏军出击秦军,在大败秦将王龁后,就此解除X之围。此事,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窃符救赵”。

信陵君不仅指使后妃偷盗兵符,还假传君令杀死将军晋鄙,无论是哪一条,都属于严重的X罪。所以信陵君考虑到此,便在解除X之围后将魏军遣返回国,而自己则滞留在赵国,在长达10年的时间都不敢回国。好在赵国君臣因为感激信陵君的义举,对他极为敬重礼遇,后者在体会到家一般感觉的同时,自然就更不想回国,直到秦国大举进攻魏国。

信陵君遣返魏军,留居赵国长达十年

然而就在秦国攻魏之初,信陵君因为担心被魏王处罚,本来是拒绝回国的,幸好有赵国贤士毛公、薛公为其剖析国家危亡的利害关系,才让信陵君醒悟,并带领一干门客回国赴难。安釐王因为要倚重信陵君,所以非但没有进行责罚,反而任命他为上将军,统领魏国的军队。

信陵君担任上将军后,在击退来犯秦军的同时,又在谋划着联合诸国伐秦事宜。就在击退来犯秦军三年后(前247年),信陵君作为联军的指挥官,率领五国联军伐秦,在黄河以南击溃秦将蒙骜后,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国畏惧联军兵锋,竟然紧闭城门不敢出战,经此一役,使信陵君的威名震动天下。

信陵君率联军伐秦,一度打到函谷关

等到魏国的外在威胁暂时性的解除后,安釐王再度对信陵君产生猜忌之心,此时秦王又派人在魏国大施反间计,挑拨安釐王和魏无忌的关系,不由得让安釐王对信陵君更加防备。安釐王越想越觉得信陵君是个“危险分子”,于是在其伐秦胜利后不久,便解除他的兵权。

信陵君有心报国却被魏王无端猜忌,心灰意冷之际又对人身安全感到担忧,于是每天纵情于酒色之中,想以此来消除魏王的猜忌,保全性命。过度的自我摧残让信陵君的身体很快地便垮下去,仅仅过了4年时间便去世。信陵君既死,魏国失去最后可以依赖的“国家柱石”,国势一年不如一年,18年后便被秦国消灭。

汉高帝刘邦对信陵君崇拜至极

汉高帝刘邦还在微贱之时,便对信陵君的贤德和才识非常敬慕,最终竟成了他的“铁粉”。等到刘邦发迹后,每次行军作战或出巡时,只要经过大梁,便会去信陵君的墓前祭拜。前195年,刘邦下令为信陵君设置五户人家专门看守陵墓,并让他们世代祭祀自己的“偶像”。刘邦对信陵君崇拜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见《史记·卷七十七·列传第十七·魏公子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