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红楼梦:如何理解林黛玉的潇湘馆只有3间房舍,而宝钗却分了5间正房?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
有人感觉不挑点事来证明贾家厚钗薄黛,就不能说明什么似的。这个题目里有几个错误,让我一一为你解答。
一、潇湘馆是黛玉挑的,她最中意的处所。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元春一道旨意,让姐妹们和宝玉一起搬入大观园。作者在这里用了简笔,没有很繁琐地去写大家是怎么搬的,而是很简单的几句带过。但是,有一点却说得很明白,潇湘馆是黛玉自己挑的,其他园子可能是分配的。
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黛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把自己挑潇湘馆的理由说得很明白,一爱竹子,二爱曲栏,三觉幽静。这恰恰符合了黛玉的性格。
二、蘅芜院五间房,潇湘馆三间房,当真如此吗?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将大观园里的主要院落介绍得很清楚。潇湘馆:“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树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这里分明有两进的院落,前面三间,后面两间,还有别处没有的高雅。有竹,有泉,还有梨花、芭蕉。
作者一直在突出潇湘馆的幽静、高雅,而不是讲它的简陋。
三、黛玉的雅致跟贾政出奇的一致。
贾政来查验潇湘馆时(那时候还未取名,还不知道叫潇湘馆)时,对这里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贾政这一席话,简直就是后来黛玉生活最真实的写照!黛玉选择此等幽静的地方,是就是想避开喧嚣,安静读书、写字、画画、弹琴……做一个风雅女子,不与俗世相争。
反观宝钗的处所,贾政给出的评定是:“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无味的房子,住无味的人。宝钗是一个平常不露情感的女子。她的一切行为都是入世、实用为准则,而黛玉追求的恰恰是真性情。两个人是完全不同的追求,我们无法用好坏来评定,只能说喜欢或者不喜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贾政说蘅芜院无味,正好也跟后来贾母来“巡视”,看到雪洞一般的院子,一样的感受。只不过,贾政见时,尚不知住谁,而贾母却是可以将人和屋结合起来的。
总结: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里,作者其实早已将后来大观园各位“小主”的处所安排好,也正对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爱好。选择无所谓好坏,更没有厚薄,只有合适。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其他网友回答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房子小,不见得无趣,也不见得宝钗与黛玉孰高孰低。再说了,林黛玉的潇湘馆也是五间房。
潇湘馆和蘅芜院是黛玉和宝钗自己挑选的,不是贾府分配的。
宝钗,黛玉,宝玉,三春和李纨住大观园前,自己挑选的院子,不是王夫人统一分配的。如果王夫人可以分配,一定把黛玉分到离宝玉远远的地方,而不是潇湘馆。
黛玉选择住在潇湘馆。宝玉也觉得潇湘馆适合黛玉,宝玉已经选中怡红院为住处,他说潇湘馆与怡红院近。就这样宝黛钗分别住进了怡红院,潇湘馆和蘅芜院。
潇湘馆的位置很重要。
潇湘馆原名叫“有凤来仪”,这是贵妃行幸的第一个所在。潇湘馆在大观园里是非常重要的院子。元春也喜欢潇湘馆。
潇湘馆也有五间房。潇湘馆和蘅芜院不分高低。
潇湘馆是一座两进小院,院墙里面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台阶下石子铺成甬路。第一进
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杌椅案。
第二进是后院,后院种植着大株梨花和芭蕉。
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两间退步就是两间房。潇湘馆最好的地方是有一汪活水。
贾政喜欢潇湘馆,他笑道:“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林黛玉住进潇湘馆后,里面放满了书,刘姥姥还以为这是公子的书房。林黛玉常常在月下读书,弹琴。
蘅芜院一进院门,就看见一块大玲珑山石,把里面所有房屋挡的严严实实。里面没有花,只见许多异草:牵藤的,引蔓的,
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
说实话,润杨喜欢蘅芜院里那些〔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的香草 ,但是不喜欢里面雪洞一般的布置。
润杨喜欢潇湘馆里的布置,窗前案上是笔墨纸砚,书架上是满满的书籍,还有一只会读诗的鹦鹉。
大观园的造化神功,令人心向往之。
潇湘馆和蘅芜院,暗示黛玉和宝钗的结局。
潇湘馆的斑竹与娥皇女英有关。娥皇女英泣血后而亡,黛玉是泪尽而亡。
香草美人,多是寡居。宝钗最后守寡。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大家小姐,是不会像我们穷人一样,只用面积多少平米、有几居几卫,来衡量房屋的优劣的。
林黛玉之所以入住潇湘馆,是因为“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并且这句话之前,特意交待:“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是筹之极熟、的确心爱的。
而宝钗入住蘅芜苑,并没有这样的心理描写。当然也不会“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因为后来湘云小住,贾母“原要命凤姐儿另设一处与他住.史湘云执意不肯”,还有剩余的可供挑选。但是,宝钗显然没有得到宝玉黛玉那么的优待,有首先挑选的权利。
并且,潇湘馆也不会只有3间房舍那么小气。像晴雯生病,宝玉在屋里给她煎药,晴雯就要求:“正经给他们茶房里煎去,弄得这屋里药气,如何使得。”这时候大观园还没有设小厨房,煮茶是各房小丫头轮值的差事,可见每个院子里都有自己的茶房。如果潇湘馆总共只有三间房,如何安排单独的“茶房”?
另一个证据是刘姥姥游大观园,“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秋爽斋三间房并没有隔断,花梨案、紫檀架、洋漆架、拔步床一目了然。如果像“潇湘馆只有三间小房”一样理解,这就是秋爽斋的全部建筑了。那么,丫鬟、婆子,晚上在哪里睡?难道像夏金桂折磨香菱一样,每天都打地铺?
所谓三间、五间,都只是主体建筑,另有附属的耳房之类。说是附设建筑,并不表示条件就不好。像贾政王夫人住的是“正经正内室”,但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却不在正室,而是在“东廊三间小正房”,难道她会专门挑条件差的小屋子来住?
正室之外,附属建筑也可能不止一处。还是王夫人这里,她自己住了“三间耳房”,后来又有三春搬来,住在“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是耳房之外的建筑。
大观园中的各个院子,也许不像荣禧堂的正内室那样,又有耳房,又有抱厦,还会有丫鬟婆子的房间、周赵姨娘的房间,形成庞大的建筑X。但是,潇湘馆肯定不会只有三间小屋,蘅芜苑也不可能只有五房大屋。
只用数量来衡量建筑的优劣好坏,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又证明了世态炎凉、江河日下、人心不古,林黛玉的母亲早逝,只有一个在苏州的父亲林如海,家境贫寒,而且又是寄宿在贾母这里。而薛宝钗是大户人家的子女,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薛,“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就是说的她家,她的哥哥薛蟠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昏蛋,打死人用钱来买通,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与王夫人是姐妹,而王夫人在贾府是一个仅次于贾母的人,因为有王家大家族做支撑,“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吗,X,自然王夫人与薛姨妈也是相互庇佑的。薛宝钗在王夫人的眼里甚至在贾府的眼里都比林黛玉高,自然也就有了
林黛玉的三间房舍,而薛宝钗五间正房了。这就是一个X的X家族的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