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孔子为何说“名正言顺”?
优质回答:
何为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谋其政必须有个官职,才有执行力度,人民才能服从,言顺就是话语权,有官权有话语权,过去是一长制,那就是执行权,说白了就是一道圣旨的事。另一个内容,那就是让人民有一个信仰去尊守,这个信仰让人们能够接受,接受了尊守了也叫名正言顺,总而言之是政治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他网友回答
这要从孔子的理想-建立大同世界说起。
孔子关于“大同世界”的思想出于《礼记》,原文如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建立大同世界的核心在于教化全体人民都要向善,而春秋时代是个不讲规则的所谓礼崩乐坏时代。孔子认为X的人要带头正身才能解决问题。如: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
春秋时期,子路问孔子:“卫君想请你帮他理政,您将先做什么?”孔子说:“先正名分。”子路说:“老师,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么好正的?”孔子说:“你真鲁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教化不兴,教化不兴则刑罚不当,刑罚不当则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