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这个词的意思是磨快兵器,喂饱马匹,准备作战。形 容做好战前准备,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这个成语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 十三年》。
公元前627年,秦国军队长途跋涉,准备与先
前联络好的本国将领里应外合,夹击郑国。
当时有个郑国商人,名叫弦高,因到周城去做 生意,正好与路过这里的秦军相遇。
弦高是位有
爱国心的商人,他见情况紧急,便给秦军送去四张 熟牛皮、十二头牛,以犒劳秦国军队,还对秦国人 说了一番客气和恭维的话。私下里,则赶紧派邮 车向郑国报告这一情况。
郑国国君郑穆公接到弦高报告的消息后,便 派人到秦国驻本国将领的馆舍里查探他们的行
动。
发现他们已经把该装车的东西都捆好了, 并且磨快了兵刃、喂饱了马匹(则束载、厉兵、 株马矣)。
为了不让这些秦国将领在郑国都城做内应, 接应前来偷袭郑国的秦国军队,同时也为了向秦
国发出警告,明示郑国已经察觉到了秦国军队的 行动,郑穆公便派遣皇武子到秦将杞子那里,用 外交语言客气又明确地通知秦国将领们离开 郑国。
杞子等人自知阴谋败露,在郑国再也待不下 去了。于是,杞子逃往齐国,另外两名秦国将领则
逃到宋国去了。
这边的秦国军队发觉情况有变后,欲进不能, 欲退不甘,便在回去的路上顺便把滑国给消灭了。
而此时,就在近前的晋国早就侦得秦军的行动,对 于这块送到嘴边上的肉,晋国君臣上下都主张吃 掉它。
晋国经过周密部署,在殽山拦击了秦军,把 它击败了。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
发音lìbīngmòmǎ 释义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示例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以伺中国之变。(宋·陈亮《酌古论·吕蒙》)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成语厉兵秣马的意思解释以及含义?
哈厉兵秣马 ( lì bīng mò mǎ )指的是: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
出 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示 例
1.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于是啸聚义师,~,天戈直指,将以澄清天下也哉?”
2.: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以伺中国之变。 ★宋·陈亮《酌古论·吕蒙》,
历兵秣马什么意思?
厉兵秣马 拼音: lì bīng mò mǎ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解释: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厚积薄发 拼音: hòu jī bó fā 解释: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厉兵秣马是贬义词吗?
厉兵秣马不是贬义词,是褒义词,意思是指在打仗去先把兵器磨的锋利,把战马喂饱,充分做好打仗的准备,比喻做任何事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厉兵秣马是褒义词,带有肯定或者赞许的意思,汉语词汇可以分为三类,有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褒义词带有赞扬和肯定的意味,贬义词带有批评和否定的意味
厉兵秣马还是励兵秣马?
应该是厉兵秣马。磨,兵,兵器。厉同砺,有磨砺之意。秣,指喂牲口。厉兵秣马的意思就是指磨好兵器,喂好马。多用来形容准备战斗。励在汉语中有鼓励,奖励之意。所以只能写作厉兵秣马,而不能写成励兵秣马。比如说。中国女排厉兵秣马,争取在世界杯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准备战斗。
砥砺前行:[ dǐ lì qián xíng ]
砥砺前行: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也作“砥砺奋进”。
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厉兵秣马?
韬光养晦的意思是是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例小王几年来韬光养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卧薪尝胆的意思是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厉兵秣马的意思是把兵器磨快,把战马喂饱,形容做好战备,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