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芹十论,译文?
译文如下:
臣听说事情还没发生就预先图谋,这样的话处理起来就游刃有余;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才打算处理,那么常常做起来力不从心。金人侵占我中原大地,臣子们应该要想着一雪X,普天之下的人民,这样的心志未曾敢忘记。我的家乡,房屋都在济南,一家担任军职蒙受大宋的厚恩。
祖父告诉我,因为族人太多,没能走脱被金人俘虏,不得以担当金人的官职。后来留在京师又到过宿州和亳州,到过沂州海州,都不是他的志向所在!每次退朝回家吃完饭食,就带着我们这些小辈的人攀登高山,远眺悠悠天地,谈论国家要事。
想要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我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祖父经常带着我驾车,远至燕山,只为勘察地形。只可惜计谋尚未想好,我祖父就去世了。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向南入侵,中原的百姓们都集合起来,臣也召集了二千人归顺在耿京麾下,担任掌书记一职,和他一起图谋收复中原,一共召集了二十五万人,归顺朝廷。不幸的是中间出现了变故,事情才出现难于预计的变化。
(这里指X军中的一个将领张安国杀害了耿京,叛变投金)我忠于大宋,义愤填膺!现在,我定下心来,私下思考:当下的事情,朝廷应该稳重X,不能让金人的奸谋得逞。以前,是战是和,常常是金人说的算,我们却只能被动的应对。
记得上次在燕山本来已经求和纳贡,奈何没几时,汴京就被包围,求和没成却反害徽、钦二宗被俘。秦桧等人的求和反而只能让金人更加肆无忌惮。对方看到有利就和我大宋作战,兵力疲惫了就和我们求和,尔虞我诈,我们都得到什么了?
唯有张浚将军的抗金军队初有成果,既然胜利了就不要考虑失败,事情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后来失败了,是在大家求和以后,便又遭受金人的蹂躏,所以抗金的斗争史残酷的。
而那些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只看见胜利不可保持就以为是祸害,这些不开悟和不可靠的人是大弊病,我们要引以为鉴啊!微臣认为收复中原的计谋是有的,不要去在意符离一战的胜败。
而那些朝廷大员总是想太多,一想到要用兵就像谈虎色变,太可惜了!古人说不要因为小的挫折就放弃大的事业,正是这样啊!
皇帝陛下您聪明英武,对事情有真知灼见,即使是光武帝的英明,唐宪宗的果敢也比不上您!区区的金人,却让您早起晚睡地劳累,这正是天下有识之士向您献计效命的时候啊!微臣虽然出身低微,没有什么才干,只是因为出于对我大宋的忠心激发了我,不能过控制自己。
如今金人那边有弊端,是我们有机可乘的时候,然而朝廷大方针仍然是戒备就是没有危险。所以我殚精竭力,不自量力,写成了抵御敌人的十篇策文,文章的名称叫做美芹。其中三篇是分析敌人的弊端弱点,其中七篇是写朝廷当下应该采取的措施。
先审时度势,然后观察敌情,再观察其变化,这样敌人的虚实我们就了如指掌,然后在把七篇中的计策按顺序使用,打败敌人不在话下。只要陛下经快实施,微臣所说的先机,就志在必得,不要在大家的议论中迷惑了。如果收复中原成功了,陛下的英烈不会逊色于唐太宗。
冒昧地献上我的计策,就算是犯了越权的大罪,山野之人的可口芹菜献给我的君王,也希望君王能诚恳的接纳。请陛下能赦免我的狂妄,怜惜我的一片忠心,批判的接受我的建议,我会感到无比的荣幸!
扩展资料
1165年,辛弃疾写了10篇论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美芹十论》是献给皇帝的,因此,作者谦称《十论》不过是他自己觉得好,皇帝不一定就会喜欢——就像宋人喜欢芹菜一样——事实上,皇帝的确不喜欢。
自从辛弃疾献了《美芹十论》之后,人们就把“美芹”作为忧国忧民、悲国家之颠覆的代名词了。从此美芹有了特定深远的含义了。
《美芹十论》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该书从第一论以至于第十论,无一不是精辟之论。同时,这也是一部很好的军事论著,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除此之外,《美芹十论》成了辛弃疾的代名词,X先生为辛弃疾墓写过一副挽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上联);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下联)”。
辛弃疾写的军书?
辛弃疾的军事代表作美芹十论
“符离之败”和“隆兴和议”的达成,使南宋主战派人士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朝廷中弥漫着对金兵的畏惧情绪,一时间几乎不再有人敢谈论关于北伐的事情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年轻的辛弃疾再一次站了出来,这一回他是直接向宋孝宗献书,献上了十篇关于抗金恢复中原的军事论文。
辛弃疾把他这组文章,称为《美芹十论》。他以独到的军事政治眼光,敏锐的观察能力,高昂的信心和斗志,向宋孝宗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金国并不可怕,北伐可以成功,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军事、政治措施。
在呈献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中,辛弃疾提出,金国虽然地广、兵多,在对宋的前期作战中,一直处于压倒性的优势,但由于他们实行的是X压迫政策,各阶层间矛盾重重,一旦战事不利,必然会导致金国内部剧烈动荡,甚至相互厮杀,到那时宋军再挥师北上,收复中原失地指日可待。
辛弃疾通过《美芹十论》展示出的军事才华,引起了宋孝宗的注意,并决定召见他。然而,君臣双方在会面期间,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解释?
意思就是:事情未发生就预先考虑周到,处理之策常常会自如有余;
出自 辛弃疾《美芹十论》:臣闻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
译文:我听说,事情未发生就预先考虑周到,处理之策常常会自如有余;事到临头才动脑子,应对之策常常会显得考虑不周。
献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芹,芹菜。古书《列子·扬朱》记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而嘴肿闹肚子。所以后人用“献芹”成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
南宋词人辛弃疾写了十篇论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之后,人们就把“美芹”作为忧国忧民、悲国家之颠覆的代名词。
现代汉语中,也说“献芹”“芹献”“ 美芹之献”,指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人提建议,用以自谦。
美芹之献讲的是辛弃疾还是白居易?
这个绝对是辛弃疾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X为辛弃疾X祠题写的对联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美芹十论》是辛弃疾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对宋、金双方国情民意以及和战问题的最全面、最精辟、最系统的分析总结,所论皆有的放矢、高屋建瓴,带有指导全局的意义,显示了辛弃疾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英伟磊落的文风。
美芹十论名句是指什么?
美芹十论》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得十篇军事论述。之所以叫美芹,是词人自谦,意为我喜欢皇帝不一定喜欢,尽尽责任罢了。
美芹即芹菜,《列子.扬朱》载: 有人觉得芹菜很好吃,向同乡富翁推荐,哪知富翁吃后闹肚子。后人将“献芹”喻所献之物虽然菲薄,但已是献者认为最好的东西,诚意十足。
X对辛弃疾的《美芹十论》评价甚高,曾写对联赞之: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谁介绍一下辛弃疾的《美芹十论》?
《美芹十论》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该书从第一论以至於第十论,无一不是精 辟之论。所谓简介,不过起简略介绍之用,读者当用心读之,始有所得。 李筌曾於《太白阴经》卷一之〈人无勇怯篇〉对勇怯与地域之关系提出了旷古绝今之 论,而辛弃疾则於〈自治〉篇中对:「臣闻今之论天下者皆曰:『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 弱不足以争衡於中原。』」之问题提出反驳,并作出「是又可以南北勇怯论哉?」的结论 ,与李筌不同的是,辛弃疾的目的在於希望南宋朝廷能由排除南北勇怯的成见,进而自治 图犟;前者理论价值绝高,而後者现实指导之意义甚大。同源殊流,各有所长。 至於其在〈察情〉一篇所论:「两敌相持,无以得其情则疑,疑故易骇,骇而应之必 不能详;有以得其情则定,定故不可惑,不可惑而听彼之自扰,则权常在我而敌实受其弊 矣。」此说可谓得兵家虚实理论之精华。古之空城计、空营计之所以得行险而稳成,其妙 处亦不过在此而已。然直陈此妙、X关键枢要之处者,辛弃疾可谓第一人。 不过,此书最醒目的地方,实在於其和战之说的论述及其为此制定的抗外战略。〈久 任〉篇有云:「且御戎有二道,惟和与战。」而〈守淮〉则云:「以臣策之,不若聚兵为 屯,以守为战,庶乎虏来不足以为吾忧,而我进乃可以为彼患也。」此是以守为攻。而〈 屯田〉则云:「闻之曰:『因其不足而利之,利未四、五而恩逾九、十。』此正屯田非特 为国家便,而且亦为归正军民之福。议者必曰:「归正之人常怀异心,X而聚之,虑复生 变。」是大不然也。且和亲之後沿江归正军民,官吏失所以抚摩之惠,相扳北归者莫计, 当时边吏亦皆听之而莫为制,此岂独归正军人之罪?今之留者既少安矣,更为屯田以处之 ,则人有常产而上无重敛,彼何苦叛去以甘虏人横暴之诛求哉!」此树恩施惠於归正之军 民之策,不仅可得损敌益我之利,且亦足见辛弃疾仁爱为怀之心胸,此乃欲以德服人也。 至於其在最後一篇〈详战〉中所提出的抗外战略,更是本书之绝作。辛弃疾并认为韩信与 耿弇的战略,若不得刘邦与刘秀之支持与信任,则亦不过是狂言妄语而已。辛氏虽以此自 比,可惜这个伟大的战略却从未获得实施,否则历史将会改写;只是,当时的形势就是如 此,否则岳飞也不会被杀,和亲之策也不会取得主导地位,所以辛氏的战略不被宋孝宗采 用甚至重视也是理所必然的事。 以文名见称不可谓之无武,以武功见称不可谓之无文。前之孙武、曹操、诸葛亮皆文 武双全,稍後之X、李靖则武胜於文,此时之辛弃疾则文胜於武。宋朝素有重文轻武 之风,辛氏并以词名见称;故虽官至兵部侍郎,然无见称之武功。虽其於〈详战〉中所提 之策略可与韩信、耿弇、诸葛亮之策媲美,然终未获得实施。形势使然,不可谓之「文人 论兵」。以兵家视之,方得其髓。《美芹十论》一书虽因以切合当时之世用为著书之本旨 ,而局限住其论兵之广度,然其质量甚高。以宋朝通朝视之,此书惟陈规之《守城录》可 与之媲美。无怪乎其於〈守淮〉篇中叹曰:「呜呼!安得斯人而与之论天下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