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的十大哲学原理有哪些 必背的十大哲学原理是什么

必背的十大哲学原理?

X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3.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原理: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5.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要求我们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形而上学。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延伸阅读

必背九大哲学原理?

原理一【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原理内容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⑴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①矛盾双方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相互吸收利己的因素;

②在一定条件下,双方可向各自对立面转化

③共同规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⑵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制约。斗争性会促使事物发生运动变化,造成量变,进而实现质变。

◇具体措施

要自觉利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既使其“相反相成”,又使其“相辅相成”。从而形成并保持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促成矛盾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原理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具体措施

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处理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原理三【质量互变规律】

◇原理内容

⑴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

⑵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化;

⑶质变与量变之间的根本区别: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

⑷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变。

◇具体措施

⑴对于事物的量变而言,要时刻小心谨慎,仔细注意并把握事物的“度”,要遵循“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⑵对于事物的质变而言,则要大力推动事物发展,使其尽快突破“度”的限制,以达到质变的目的。

原理四【必然性与偶然性】

◇原理内容

①区别: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②联系: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具体措施

该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原理五【现象和本质】

◇原理内容

①区别: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②联系: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具体措施

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该原理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原理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原理内容

①区别:

感性认识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具体的、生动的、多样的,而理性认识则属于高级阶段,是抽象的、概括的、稳定的。

②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两个条件)

ⅰ. 要获取丰富实际的感性材料;

ⅱ. 还要有科学的加工制作方法,上升为理性认识。具体的制作方法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④实现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实践这一过程中起检验认识的作用。

◇具体措施

①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还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将理论和实践不断地相结合,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从而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原理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原理内容

①作用:

理性因素:指导、解释、预见

非理性因素:动力、诱发

②两者关系:

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我们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具体措施

①科学创新是认识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在科研中要把严谨的推导、严密的论证,也要有科学的自信与怀疑精神,既要有量化的公式和精确的计算,又要具备意志力、发散思维。

②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在工作中要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成果,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原理八【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原理内容

⑴内涵:

绝对性:客观性、无条件性

相对性:有待深化、有待扩展

⑵两者关系: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结合材料时要批判错误观点: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

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教条主义、机械僵化

相对主义:怀疑科学、诡辩论

◇具体措施

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同

原理九【人与自然的关系】

◇原理内容

⑴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②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

③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共同发展。

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

②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结合材料

①中国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②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③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具体措施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

②依靠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

③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绿化改善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加强环保的法制宣传。

哲学三大原理是什么?

一、质量互变规律。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凝固不变和单一形式的。事物总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因此,就有必要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状态,即质变和量变。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中“否定”的含义,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辩证的继承、扬弃,其实质就是“发展”。辩证的否定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的,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三、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

辩证矛盾不同于人们思维X现的逻辑矛盾。辩证矛盾即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和统一(即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一切事物矛盾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结和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