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的资料简介200字(徐霞客的资料简介50字)

明徐霞客和丽江为何有如此深的缘分?

优质回答

徐霞客是中国旅游第一人,徐霞客《游记》堪称中国实地调查的地理书第一部。《徐霞客游记》关于丽X记载堪称明代丽X历史画卷,他记下了纳西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医药科技、民风民俗等,从而也记载下了徐霞客与丽X这段情缘。

有报道称,由X丽江市委宣传部出品、丽江古城(木府)博物院联合出品、云壹传媒联合CCTV摄制的四集人文纪录片《徐霞客在丽江》开拍。该片讲述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与土司木增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徐霞客当年在丽江所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以及汉纳人民的深厚友谊。

徐霞客年轻时就“志在山川”,特别对流经家乡的长江发生了兴趣,看着滚滚滔滔的大江日夜奔流,进入大海,总想弄清它来自何方?源出何地?而《禹贡》中认定是“岷山导江”,世人都认为长江源于岷江。他发问道:按常理江应该比河大,其江源也应该比河源远。而已知黄河发源于昆仑山之北,若是“岷山导江”,岂不是长江比黄河短?这显然违反了常理。所以,他西南行的主要目的是想亲自探访金沙江,弄清长江之源。

徐霞客在西南行之前,就曾经写信给在云南的名士陈继儒,表明“决策西游”之事,准备“从夜郎以极石门铁桥之外……从丽江出番界”。为此,他特意请陈继儒给丽江土司木增写介绍信,以方便进入。

徐霞客是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乙卯)正月二十五日,从鹤庆县的逢密村进入丽江地界的,经丽江西哨、七河、邱塘关、蛇山、东元三生桥、八河、南门石桥住丽江城“通事”之家。正月二十九日从通事家经万子桥玉河西侧、中济海与束河之东、白沙岩脚院,住芝山解脱林。二月初一在“解脱林”受到木增土司的热情接待,日记中有“大肴八十品,罗列甚遥,不能辨其孰为异味也”的记载。

徐霞客到丽江后,知礼好守的木土司热情接待,徐霞客为木土司修改文章、写序,他在丽江几乎每天都有文章记载。也可见当时木氏土司崇文好学、见贤思齐的精神,也反映了徐霞客不拘一格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纳西族友人的关爱,他在丽江给后人留下丰富的日记资料、序文、诗文、论文、随笔等。

徐霞客在丽江,就是想亲自察看金沙江,曾经向木土司提出北上中甸和东进木里的要求,因路途艰险而被木增劝阻。根据其日记记载,他在丽江已经确切了解到金沙江从X境内南流,到丽江石鼓后转东北,绕过玉龙雪山而南转,再从鹤庆、宾川与永胜之间东转,最X入长X情况。

直到告别丽X那天,他还在邱塘关上询问金沙X走向,守者告诉他:翻过邱塘关东面的山就是金沙江,半天可以到达。后来,他根据考察结果,写出了著名的《溯江纪源》,系统地论证了长江与黄河的源头,他写道:“发于南(指昆仑山之南)者,曰犁牛石,南流经石门关,始东折而入丽江,为金沙江……故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他认为岷江只是长X一条支流,从岷江口到金沙江上游尚有数千里之遥,故长江源应该比黄河源远,他说:“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

离开丽江后,徐霞客从鹤庆转剑川,经大理转保山、腾冲,折回凤庆,于当年8X巍山回到宾川鸡足山,然后为木增修《鸡足山志》,还写下《丽江纪略》《法王缘起》《近腾诸夷说》《溯江纪源》等文章。年底,因风湿病而瘫痪,后由木增派人用竹轿把他抬回江南,“转辗笋舆凡一百五十日,至楚江困甚,黄岗侯备船,六日而达江口”。于1640年夏天回到江阴老家,连同他的珍贵的游记资料,也一并送到老家,为后来整理保存《徐霞客游记》创造了条件。

徐霞客因脚疾从鸡足山由纳西人抬回江南后,也是他亲口告诉家人,并由吴国华等亲友记下并写进其墓志铭的,从这段史实可见,在当时社会X,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徐霞客对丽江纳西友人帮助其平安回乡是心存感念的。

当我们重新回忆徐霞客与丽X这段情缘,在感叹之余,他那细致求证,据实分析判断,求知求实、严谨治学的态度更让我们深受启发。

徐霞客在还没到丽江之前,丽江土司,也就是丽X地方官木增就收到了当时的文化名人陈继儒的来信,介绍了徐霞客的情况。

在徐霞客到达鸡足山时,木增就派管家前去邀请徐霞客,把徐霞客安排在富国寺,也叫解脱林,这里是木增的私家寺院。

在这里,木增与徐霞客一见如故,木增从各个方面给徐霞客提供了很大方便。徐霞客也为木增写的诗文进行了修改、润色。

应该说,徐霞客在丽江享受了木增的最高待客礼遇。

后来,徐霞客还应木增之邀,为鸡足山写山志,徐霞客一直在鸡足山住了半年多,写出了鸡足山的第一本山志。

过了不久,徐霞客因腿和脚患病,无法行走,是木增安排人一直把徐霞客送回家。丽江也成了徐霞客壮游的终点。

所以,徐霞客与丽江有着极其深厚的情谊。

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优质回答

2015年,河南一名中学女心理教师在辞职信上写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之后花两年时间去了大理、重庆等6座城市旅行。

而400年前,江苏有位少年读到《晋书·陶渊明》时,立下誓言:“大丈夫应当走遍天下,朝临烟霞而暮栖苍梧,怎能限于一地终老此生?”

从1608年开始,22岁的他徒步跋涉,历经30余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走过江苏、福建、湖南、北京等21个省、市、自治区。

他走过荒凉的穷乡僻壤,到过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冒着生命危险,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留下60余万字游记资料经由后人整理成书。

他,就是徐霞客,而那本书就是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说起徐霞客的游历史,那就不得不提曾轰动一时的唐伯虎、徐经“买题X”了。

14X,富家子弟徐经,也就是徐霞客的高祖,怀抱着仕途梦想赴京赶考。他遇见了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两人相见恨晚,一起在京城放浪形骸。

正所谓年轻气盛,两人恃才傲物,又口无遮拦。有人问唐伯虎:“今年的科举会考什么?”唐伯虎便将自己觉得会考的内容悉数道尽,徐经则在一旁附和表示认同。

这不说不打紧,一说还真给他说中了,那年的科举X基本和唐说的差不多。结果,一条“唐伯虎和徐经买通考官,提前拿到X”的小道消息传开了。

一时间,朝廷炸开了锅,X派系也借这个事件闹得鸡犬不宁。弘治皇帝怒了,为了平息X,在不给两人辩解机会的情况下,直接削除了唐、徐的仕籍,并命其终生不得再参加科举。

原本对仕途信心满满的徐经,差点因为这件事吐血身亡,此后对科举也不再抱有期待,更多的是失望。

回家后,直接跟儿子们说:“我不再强迫你们参加科考,你们爱考不考。”这也成了徐家的家训,一直传了下来。

到了曾孙徐有勉这一代,更是把家训弘扬得有恃无恐。不参加科举考试也就罢了,整天就喜欢游山玩水,朋友劝他X,他不要;让他结识官僚,他不肯。

1587年,徐有勉喜得一子,取名徐弘祖。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徐弘祖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也变成了一个在旁人看来“朽木不可雕”的人。

他没有出人头地的X,也没想过要光宗耀祖,但天资聪颖,自幼好学,几乎翻遍了家中的所有藏书,专挑历史、地理和探讨大自然等一类在当时看来毫无用处的闲书,涉猎古今史籍、舆国方志、山海国经等。

族兄徐仲昭曾说他“性酷好奇书,客中未见书,即囊无遗钱,亦X市之,自背负而归。今充栋盈箱,几比四库”。徐霞客对“奇书”的痴迷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有钱必买书,没钱就变卖衣物换钱买书。

在私塾课堂上偷看《水经注》,别的学生都想考秀才、中状元,他却说志向是“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可把先生气得不轻。

朋友都劝徐有勉要好好管管儿子,但作为父亲的他全力支持弘祖随着自己的性子去做喜欢的事,说:“不屑于功名之教,不拘于圣人之言。”

徐霞客整天遇山就爬,遇水就下,不管在当时,还是放在如今,都会被无数家长视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他曾因为探险受困山中而三天未归,急坏了家仆,却乐坏了父亲徐有勉,说:“你这小子,实在太像X了。你眉宇间有烟霞之气,你不是立志周游天下吗?去吧,我不要你做庙堂的腐臣。”

名儒陈眉公也说:“我看啊,他是烟霞之客,就叫他霞客吧。”从此,徐弘祖便以“霞客”为号,更以“徐霞客”一名为后人所熟知,流芳百世。

1984年 胡定元 《徐霞客探幽图》

如果说父亲熏陶了徐霞客远方探险的志向,那么母亲为他的出行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19岁那年,父亲徐有勉病故,他在家里守了三年孝。守孝期满后,想外出X的心X,可是“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不忍心丢下老母亲一人在家。

知子莫若母,母亲一下子就看穿他的心思,说:“男儿志在四方,你当往天地间一展胸怀,怎么能因为我而无所作为呢?”

在母亲的支持下,徐霞客最终决心出游,去拥抱天与地,发现世界的另一面。临行前,母亲为他戴上了亲手缝制的远游冠,他和母亲约定:春草初萌时出游,秋叶染霜时归来。

这一年,徐霞客22岁。

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贝爷和徐霞客谁的生存技能更强?”底下的回答各异,但有一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知乎网友@柳如婳说:“一时来看,贝爷胜,一世来看,霞客赢。”我没有对两人做过研究,但是徐霞客的出游的确不是简简单单的游玩,而是彻彻底底的探险。他饱览了各种人间胜迹,也遭遇了大小不同的险境。

“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

徐霞客幼时拜读的地理、游记等书对他产生深远影响,来到雁荡山的初衷也是为了寻找古书中记载的雁荡山巅的雁湖。

雁荡山以奇特险峻、瑰丽多姿的山岳风景而著名,就连当地向导都望山生畏,向徐霞客指了方向后就止步不前了。

雁荡山

徐霞客孤身一人翻越一座又一座险峻的高峰,往上都是陡峭的山势,而脚下全是千丈深渊。发现无路可走的时候,他就将布带系在岩石上,悬空而下。

结果布带不幸被岩石勒断,险些掉入深渊,还好他反应机敏,及时X了突出的岩石,捡回了一条小命。最后,他证实了雁荡山顶并无大湖。

诸如此类的危险在徐霞客的X中不计其数。

登顶嵩山万岁峰后,他做了一个决定,就是从嵩山西壁攀援而下。他抓着野藤沿着山壁滑落,速度越来越快,到了谷底后发现自己的双手已X肉模糊了,身上的衣服也都擦破了。

可是就在此时,徐霞客看到了霞光穿缝而入,光下的树木、石壁、瀑布呈现出一片玄幻绚丽的迷人景色,他立刻欢呼雀跃,“好一个人间仙境”,完全忘记了刚才的惊险和手上的疼痛。而这个地方,就是如今嵩山的奇景西沟。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先后游历过两次黄山,分别在1616年和1618年。他最早发现并记录了光明顶、鳌鱼背等处是黄山最高处的古夷平地,考证出黄山是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

登顶天都峰,徐霞客感觉“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等爬上莲花峰顶,果真发现“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所以他得出结论:莲花峰是黄山最高峰。

这个发现至今让测绘专家连连称奇,因为通过现代化技术测定后,果然发现莲花峰比天都峰高了54米,但是通过目测就能知道两者的海拔差距非一般人能做到,毕竟两座山峰之间隔了1100米。

苏轼在《定X》里写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觉得这就是徐霞客的写照。

他全程徒步X,风餐露宿,涉过三千道水、问过十万回路,足迹遍及三山五岳、长江大河,你听过的,他去了,你没听过,他也去了。

而且不管旅途有多艰难,徐霞客都会燃起篝火,在摇曳不定的昏暗火光中写下旅途的所有见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曾间断。

出游在外,他鲜有回家的时候,一般都是婚丧、生子等事宜让他不得不回。但他每次回家,一定会给母亲带来远方的奇花异草、鲜果良品,并将壮游历险记如实相告。母亲不禁赞叹:“你有这样的经历,不愧为男子汉大丈夫。”

1625年,母亲去世,徐霞客在家守了三年孝后,又开始了万里遐征。此后,他的人生没了来处,只剩远方。

1636年,50来岁的徐霞客开启了人生的最后一次出游,这回有一个法号“静闻”的僧人与他同行。

静闻是一个虔诚的修道之人,在南京迎福寺禅诵近X,用自己的鲜血写了一本《华严经》,想将血经奉于大理鸡足山迦叶菩萨道场。

听闻徐霞客去过鸡足山,遂想与其为伴,一同前往心之所向。徐霞客受其感动,便答应了。可这趟本应愉快的旅程最后变成了一段生死之旅。

两人行至湖南湘江,一伙强盗冲进他们的船里烧杀抢掠。静闻为了保住血经,被强盗捅了两刀,受了重伤,徐霞客跳入江中,才躲过一劫,但钱财尽失。

众人都劝徐霞客返乡,他却说:“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葬我的尸骨?”可见他西行之意极为坚定,誓死不回头。

身体削弱不堪的静闻抵达广西南宁不久后,就与世长辞了,留下遗言“若死,可以骨往”,希望自己可以长埋鸡足山。

“分袂未几,遂成永诀”,徐霞客悲痛不已,还作了《哭静闻禅侣》六首,“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带着他的遗骨和血经按照既定路线继续上路。

他翻越广西的大山,经过贵州,进入云南,爬岷山,过澜沧江。眼前是茫茫万水千山,心里是千思万绪,历经一年,终于抵达鸡足山。

迦叶道场里,徐霞客奉上了静闻的经书,并亲手埋葬了挚友的遗骨,含泪诀别,“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

当时已患足疾的徐霞客离开鸡足山后,并没有回家,拖着病体,他穿越流沙之地,见到了梦寐的金沙江,并否定了《尚书·禹贡》中关于“岷山导江”的说法,第一次提出金沙江是长江正源。

金沙江

1640年,他病况愈甚,被人送回了老家江阴,次年在家中病逝,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徐霞客游历30余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资料经季会明等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得到了广泛流传。

《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欧洲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广泛考察和描述的是爱士培尔,时间是1774年;而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分类的是罗曼,时间是1858年,他们都晚于徐霞客。

对热带岩溶的考察,西方直到1845年才有德国旅行家容格·胡恩对爪洼“千山”地形的描述,比徐霞客晚200多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论地层》(1763)论述了石钟乳,比徐霞客晚130多年。

当代人的说走就走,可能带回来的只是朋友圈的晒照和短暂的愉悦;可徐霞客的说走就走,走了30多年,带回了无比珍贵的地理文献资料。

徐霞客不仅对地理学有重大贡献,在文学领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游记,既是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又是笔法精湛的游记文学,有人称赞它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游记》被学术界列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20部著作之一,是中国旅游走向全球的重要文化基石之一。徐霞客更与13世纪西方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分别被推尊为“东、西方游圣”。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5月19日“中国旅游日”的来源,其实因为这一天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足以见这部作品的重要意义。

毛X曾盛赞徐霞客及其游记,“这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他还表示,“我很想学徐霞客。”

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指出:“《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查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他有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也有坚持到底的毅力,能获得伟大成就的人必定有异于常人的能力与决心。

临终时,他说:“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都是接受皇帝的命令前往四方。我只是一介布衣,拿着竹杖,穿着草鞋,凭一己之力游历天下。虽死,无憾。”

徐霞客的大半生都在路上,即便前路莫测,他都勇敢去闯。途中遇见的人和事,成就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也为后人留下了名垂千古的《徐霞客游记》。

说来真的很羡慕徐霞客说走就走的决心和行动力,也敬佩他遵从自己的内心,无惧艰难险阻,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梦想,找到了活着的真正意义。

徐霞客是一个很无情的人,他如果做官,肯定是个X。

徐霞客行南走北,踏遍祖国大好河山,在我想象中他应该是温文尔雅、书生意气的读书人。然后,并不是……

据《粤西游日记三》中,记录了徐霞客崇祯十年十一月下旬的经历。他驱赶着夫役整天赶路,傍晚时分到了下一站的村子。众夫役开始逃散,徐霞客赶紧X一个捆上,牵着进了村。村中男子已逃遁入山,徐霞客便领着仆人挨家挨户搜,搜出两位妇女,命令她们去找人搬行李做饭。被捆的人质和他的同伴也大呼大叫,让村里人接班。过了一会儿,负责驿传事务的老人来了,徐霞客说,那老头是怕我拿鞭子抽他的儿子,所以不得不来。

这段记述如果是真的,那徐霞客这般恶劣地对待劳动人民、鱼肉百姓,属实的无耻无情啊。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徐霞客的资料简介200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