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科学的尽头会是怎样的?你是如何理解《周易》的?
优质回答:
科学的尽头就是人类的尽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客观物质世界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永远达不到对物质世界的终极认识,就是说科学永远在发展的过程的。
周易的中心是一个“变”子,它以阴阳学说为中心内容,阴阳学说是说宇宙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的阴阳平衡、阴阳相互依存是物质的量变过程,即物质形态不变的变化过程,而阴阳相互转化是物质的质变过程,即是物质形态的改变过程。
其他网友回答
只要人类存在,科学就没有尽头。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是牛顿的结论,牛顿的晚年就去研究神学,妄图让上帝来解释人所不能解释的东西。但是自牛顿死后,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只要人还在科学无止境。
至于说到"周易",其中是有一些科学的东西,但它并不代表就可以解释世界的一切事物,一切东西如果无限的夸大它的意义,那就会走向荒谬。
有人在地上画一个圈圈??就说可以代表地球,代表宇宙,其中看似有那么一点道理,但若是说成绝对,那不就荒唐可笑吗?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也不是强辞夺理就能证明了的。
怪不得阿Q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画好那个圈圈??,原来有这么多的奥妙。
其他网友回答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是当下比较流行的说法。这说法也是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因为是院士朱清时先生提出来,网络上也报道说:“学界有很多人批评他,但在民间,他却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些年来,我见过不少引用这句话的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以及其他宗教信仰的人。”
事实上是如何?我认为科学是没有尽头。而且科学是比较具体的的看得见摸得着,哲学或者神学是抽象的概念,它的具体是怎么样,没有人能感受到,用得到,看得到。可以说,它仅是理论的构想,虽然这种构想一定程度上有指导作用,但未必正确,而且还容易误导。
以当下的认识,人类还是相信科学居多,也是必须的是主流,而至于科学的尽头,得人类不断探索,而且它没有尽头。
而关于《周易》,事实上它是一本科学的书,奈何咱们部分中国人用在算命上,这是人性的丑陋,贪图利益去忽悠人,歪曲了经典的意义。
《周易》包含了很多的正确哲学思想与方法论,特别是观察大自然的规律,事物的规律,是得到证明的正确经典。它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
以上就是我简略的观点,不足之处,还望看官们多多指教。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本人认为,科学的尽头,就是人类的尽头。因为,人类生存在这个宇宙之中,就一直在探索着宇宙的奥密以及自身的奥密,这种探索的过程及成果,就是科学。只要有人类在,那么这种探索就永无穷尽;当人类到了尽头,那么探索也到了尽头,也即科学的尽头。
《易经》是远古时代,中国人对自己所认识到的世界的一种探索和哲学思考,不能否认她是科学,但她不等同于现代科学。
一些肤浅的认识必须澄清:要么把《易经》推崇到无尚的高度,认为《易经》可以代替现代科学,无所不及,无所不能;要么把《易经》贬损得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非此即彼的极端看法,本身就不科学,也失《易经》的真谛。
解读《易经》,首先要认识到她的三个基本原则:变易,不易,简易。
何谓”变易”?变易就是宇宙中万事万物无时无处都在变化之中。昨天的太阳不是今天的太阳,因为太阳核能量的燃烧,今天比昨天少了;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因为今天的我生长了新的细胞,又死去了一些陈旧的细胞。
何谓”不易”?不易就是只有变是永远不变的。无论人类是否存在还是存在多久,这个宇宙是永远存在的,信或不信都不重要,因为个人只是时间长河的一瞬,个人仅是无限空间的一个渺小的沙粒。
何谓”简易”?简易就是无论多么复杂,无论多么变易多端,最终都将归结于事物的本质,归结于”一”。于是《易经》一画开天,于是易有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至于六十四卦,是周文王从三爻八卦演绎而来。八卦刚柔相摩,三三组合排列,便成为六十四卦,便于人们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世界。
关于《易经》,关于科学,关于宇宙,人类的探索和研究永无穷尽,她们是彼此依存彼此消长的,也许按照现今的宇宙观,只有当太阳的能量消耗殆尽变成了黑洞,那么这一切也就不存在了!
其他网友回答
科学或许没有尽头。《易》是中国太极?文明的一条应用分支。当中国古太极?文明与现代科学接轨后,这个分支的应用价值会显著下降,其科学性将无从证伪。
河图和洛书是古太极?文明的源头,这两部无字天书似乎不可能是古人智慧的杰作,连同太极?这个符号或是超文明的一个传承,尽管现在不知道超文明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