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幽州台历史典故,有哪些故事 幽州台故址

一、有关幽州台历史典故,有哪些?

幽州:古十二州其中一个,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著名诗人陈子昂也写了一首关于幽州台的诗《登幽州台歌》.

幽州台又名“蓟北楼”.

二、中医有哪些历史典故?

中医历史典故比较多,流传较广的有:

公元前26~22世纪时,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中国最早的中医学说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孔子传》载:“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即无所不通。手,指专司或专情其事的人。医中圣手即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高度称赞。

卢医 《史记扁鹊仑公列传》载: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名越人,其治赵简子、太子疾。《列子力命篇》载:医者卢氏被人称为“神医”。扁鹊卢氏即“正统神医”也。

悬壶《后汉书·费长房传》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而他的药给X病,每每药到病除,特别有效,引起大众的注意。结局发现这个神奇的老头,每到落市关门后,他就跳入葫芦里。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

三国时的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X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X。重症愈者种5株,轻者1株。数年后,蔚然成林,红杏累累。他建一“草仓”,告诉大众,要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器谷子来换一器杏果。这样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大众非常感谢他,送他匾额上写“杏林”、“医林”、“誉满杏林”、“杏林春暖”。这些赞誉之词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雅称。

传说,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丛中卧着一只老虎。细看没有吃人的凶相,一动不动,抬头张嘴,大声喘气,流着泪,表情很痛苦样子,是求董奉治病。董仔细看了老虎说:“明天此时你来此等候,我给你治病。”老虎点头走了。第二天董奉把两个铁环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张口,铁环用来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咙里的骨头,治愈了老虎的病,后来老虎为了报恩,就为董垂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扬像董奉那样高超的医术。

华佗一次在途中,见有人出殡,他看见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还像活人的血,于是上前救治,终于救活在棺材里假死的产妇,被大众誉为“神医”。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三国演义》说他能为曹操开头颅治其头风病。后人用“再世华佗”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

青囊指古代医生盛医书的囊,后借指医术。《后汉书·华佗传》张冀《补注》:“吴押狱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日:‘我死非命,有青囊未传,二子不能继业,修书与汝,可往取之’。吴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饮如醉而殂。吴弃役回家,向妻索书,妻日:‘纵学得神术,终毙于狱中,故我以囊烧毁也’”。因华佗精医术,生前行医各地,声名颇著,因此,“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

唐代药王孙思邈,医德高尚,堪称医学界的典范。他小编认为‘千金要方’里面写道:“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虑吉凶,护措身命。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后人对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苍生大医”。

三、宿迁有哪些历史典故?

项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宿迁,他也是这座城市的英雄,整个楚汉文化也都是以项羽为核心进行展开,对于项羽的故事或许也不用多说,那些如霸王举鼎、破釜沉舟、鸿门宴、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故事大家都能说出一二,在博物馆旁边的项王故里景区会有更充分的解读。

四、哪些名菜有历史典故?

有很多,比如麻婆豆腐、叫花鸡、回锅肉、佛跳墙

五、颐和园有哪些历史典故?

回答如下: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有许多历史典故与之相关。下面内容是一些著名的历史典故:

1.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朝乾隆皇帝为了X其母慈禧太后而修建的“万寿山庄”。庄内有一座建筑名为“颐和堂”,取意“和谐共处”。

2. 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下诏将庄园改名为“颐和园”。其中“颐和”一词取自《论语·子路’里面的“颐之思民也”。

3. 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颐和园并将其洗劫一空。此事件被称为“X园之役”,成为中外历史上的痛点其中一个。

4.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颐和园再次遭到外国侵略者的破坏,园内建筑被焚毁。

5. 1981年,颐和园被列为X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X被列为全球文化遗产。

6. 颐和园内有许多古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乐寿堂”。乐寿堂的铜顶上有一只鸟,据说是慈禧太后的宠物鹦鹉的形象。

7. 在颐和园的西部有一座名为“长廊”的长廊,长达728米,是全球上最长的画廊,被誉为“全球第一长廊”。

8. 在颐和园的东部有一座名为“宝琉瓦洞”的X,据说是乾隆皇帝的秘密藏宝地。

这些历史典故使得颐和园成为了一座充满故事和文化内涵的古代皇家园林。

六、嘉兴有哪些历史典故?

1、嘉兴血印禅寺的传说

当年有一位叫血印禅师在“洪杨之乱”,救出寺院里被匪徒关掳来的几十妇女,他自己却在寺里等着,匪徒回来时他就扯谎,有意指错路线让匪徒追,之后匪徒就把他绑在石柱上乱斧砍死,这石柱上的血印就是他的遗迹,他的法号也是这样由来的。

2、乌镇修真观的传说

传说张洞明在印家巷树丛里结草庐,每日在草庐中X,虔心修炼,辟五谷,用吐纳之法聚合提炼元神。年复一年,得日月精华,天地正气,遂得道成仙,青鸾来仪,羽化而去。里人就地造了一座观,以道士修真名,叫修真观。

七、宁夏有哪些历史典故?

凤凰七姐妹的故事。快乐鸟的事务传到了宁夏,百姓们日夜盼望凤凰飞到宁夏为当地造福。

大雁被感激,自告奋勇飞到江南,将宁夏人民的心声告诉了凤凰。

八、哪些名菜有历史典故?

都不是原创,我纯搬运汇总。而且由于历史典故往往出自于民间相传,无法考证真诚性,请死理性派不要较真

多图预警!

—————————————-

东坡肉

这个还需要介绍典故吗??

麻婆豆腐

  四川传统名菜,始创于清同冶初年,当时成都北郊万福桥有一陈兴盛饭铺,主厨掌灶的是店主陈春富之妻陈刘氏。她用鲜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而成。她烹制的豆腐,麻、辣、烫、嫩,味美可口,特别受人欢迎,大众越吃越上瘾,名声渐传开,因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传称为麻婆豆腐。从此名扬全国。

叫化鸡

  江苏常熟名菜,又称黄泥煨鸡。相传明末清初时,常熟虞山麓有一叫化偶得一鸡,苦无炊具、调料,无奈,宰杀去脏后,带毛涂泥,放入柴火堆中煨烤,熟后敲去泥壳,鸡毛随壳而脱,香气四溢。适逢隐居在虞山的大学士钱牧斋路过,试尝,觉其味特殊,归家命其家人稍加调味如法炮制,更感鲜美。此后,遂成为名菜,并一直流传至今。

回锅肉

  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行为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码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技巧蒸熟后再煎炒成菜。由于早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早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龙井虾仁

传说,龙井虾仁与乾隆皇帝有关。一次乾隆下江南游杭州,他身着便服,遨游西湖。时值清明,当他来到龙井茶乡时,天忽下大雨,只得就近在一位村姑家避雨,村姑好客,让坐泡茶。茶用新采的龙井,炭火烧制的山泉所沏,乾隆饮到如此香馥味醇的好茶,喜出望外,便想要带一点回去品尝,可又不好开口,更不愿暴露身份,便趁村姑不注意,抓了一把,藏于便服内的龙袍里。待雨过天晴告别村姑,继续游山玩水,直到日落,口渴肠饥,在西湖边一家小酒肆入座,点了几许菜,其中一只是炒虾仁。点好菜后他忽然想起带来的龙井茶叶,便想泡来解渴。于是他一边叫店小二,一边撩起便服取茶。小二接茶时见乾隆的龙袍,吓了一跳,赶紧跑进厨房面告掌勺的店主。店主正在炒虾仁,一听圣上驾到,极为恐慌,忙X错,竟将小二拿进来的龙井茶叶当葱段撒在炒好的虾仁中。谁知这盘菜端到干隆面前,清香扑鼻,尝了一口,顿觉鲜嫩可口,再看盘中之菜,只见龙井翠绿欲滴,虾仁X晶莹,禁不住连声称赞,“好菜!好菜!”

  从此这盘忙X错的菜,经数代烹调高手不断拓展资料完善,正式定名为龙井虾仁,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馔佳肴。

神仙鸭子

  这是孔府的一个传统名菜,相传始于孔子七十四代孙孔繁坡时期,在孔繁坡任山西同

州知府时,府内厨师以鸭子出骨,加调料入碗加盖,上笼蒸制而成,肉质酥烂,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孔繁坡品尝后,觉得此菜制法与众不同,上笼蒸制以点香三炷烧尽为度,滋味鲆美美胜于它菜,故取名为神仙鸭子。

佛跳墙

  福建名菜,现已成为闽菜中居首位的传统名菜,闽菜中的佛跳墙是由海参,鲍鱼,干贝,鱼翅,鸡,猪蹄筋,羊肘,鸽蛋等18种原料用酒坛煨制而成。特点是味道鲜醇,质地软嫩,入口即化,食后余香显著。

  清代,福州官钱局宴请布政使周莲,席间一道菜是用几种海产品及鸡,鸭,羊肘,蹄爪,鸽蛋等煨制而成,极为可口。周莲命衙厨郑春发进修仿制,郑登门求教后,并改进工艺,多用海鲜,使此菜愈加鲜美。后来郑春发辞去衙,开办聚春园菜馆,在一次文人聚会时送上此菜,初名福寿全,乍一启封,浓香夺坛而出,食者纷纷叫好,有人即兴赋诗云。“坛启荤菜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遂由众人公议将此菜改名佛跳墙。百余年来风靡省内外,享誉港澳。

孔府一品锅

  一品锅之名源于孔府,是由皇帝赐名的一款孔府名菜,其后代承袭衍圣公,在明、清两代封爵为“当朝一品”官衔。乾隆皇帝赐孔府《满汉全席》银餐具中最大的一件,称当朝一品锅。另外还有一种圆形不分隔的一口锅,名曰 “ 钟鼎一口品锅 ” 。后来的一品锅,因放入的锅料不同,又有燕菜一品锅、鱼翅一品锅、海参一品锅、什锦、素锅等。

红烧大裙翅

  鱼翅是鲨鱼鳍的干制品。大裙翅取自大鲨鱼的全鳍。粤菜的大裙翅分作三围,鱼背近头部的前鳍称头围;近尾部的后鳍称二围;尾端的尾鳍称三围。裙翅是鱼翅中之上品。在高质量海味中,鱼翅入馔的是最晚的。明代刘若愚的<明宫史>有记,但较含糊“先帝最喜用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及笋鸡脯。又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共烩一处,名曰‘三事’恒喜用焉。”这里所说的鲨鱼筋,可能就是鱼翅。<潜确类书>里也有类似记载“湖鲨青色,背上有沙鳍。泡去外皮,有丝作脍,莹若银丝。”清代,袁枚以其正名列入 <随园食单.海鲜单>,此后一直身价百倍,而登大宾之筵,享誉内外。清光绪拔贡南海人胡子晋著有<广州竹枝词>云“由来好食广州称。菜式家家别样矜。鱼翅干烧银六十,人人休说贵联升。”并附注云“干烧鱼翅每贵碗六十元。联升在(广州)西门卫边街,乃著名之老酒楼,然近日如南关之南园,西关之漠觞,惠爱路之玉醪春,亦脍人口也。”本世纪三十年代,广州大三元酒家以红烧大裙翅闻名,售价也达六十大洋。主制此菜的名师吴銮乃有翅王之称。

八仙过海闹罗汉

  八仙过海闹罗汉是孔府喜庆寿宴时的第一道名菜,从汉初到清末,历代的许多皇帝都亲临曲阜孔府祭祀孔子,其中乾隆皇帝就去过七次,至于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前往朝拜者更为众多,因而孔府设宴招待特别频繁,孔宴闻名四海,八仙过海闹罗汉,便是孔府名菜其中一个,它选料齐全,制作精细,口味丰盛,盛器别致,该菜取用鱼翅、海参、鲍鱼、鱼骨、鱼肚、虾、鸡、芦笋、火腿等十几种原料为主,以鸡作为“罗汉”,其中八种主料为“八仙”,故名为八仙过海闹罗汉此菜一上席随即开锣唱戏,一面品尝美味,一面听戏,特别热闹。

一卵孵双凤

  一卵孵双凤又名西瓜鸡,为孔府名厨首创,用西瓜制菜始于清宫,孔府此菜是用西瓜和雏鸡加干贝、口蘑等配料烹制而成,其口味清鲜,营养丰盛,颇有特色,孔令贻品尝后极为先赞赏,便问厨师此菜何名?厨师答西瓜鸡,孔令贻认为该菜制法别致,滋味鲜美,但名称不雅,后来他就将此菜更名为一卵孵双凤,即以西瓜为卵,两鸡为凤,从此该菜便成为孔府菜中的上品。

九、湖北襄阳有哪些历史典故?

  1917年,时任北洋陆军第九师师长兼襄郧镇守使的黎天才,为响应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X、开展护法运动的号召,在襄阳城鼓楼宣布自主,号称湖北靖国联军总司令。黎东联枣阳、随州王安澜,西联陕西郭坚,北联河南王天纵,南联荆沙石星川,于1918年1月4日在襄阳组织汴鄂陕三省联军总司令部,黎天才被推任为总司令。

  北洋军阀段祺瑞X派遣第一路总司令曹锟、湖北督军X元、河南督军赵倜等率军进击襄阳,自主运动失败。

十、陕州有哪些历史典故?

中国古代,朝廷帝业的荣辱兴衰,往往与百姓的安居乐业,直接牵系。陕州,作为两京之间的咽喉要塞,地坑院作为古代最主要的民居方式,在历史的烟云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民能安居,则国必兴旺;民能乐业,则国必强盛。唐代诗人杜甫在诗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曾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就解释了这个道理…..因此,心系X安危,历代帝王都高度重视古陕州建设和提高,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年间、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等,许多帝王和将相,要么驾临,要么幸巡,要么驻地,要么X,不耻下问,探寻治国理政的真经,在古陕州的大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帝王故事。

一、汉文帝“取经”河上公,拜《道德经》而治天下。 西汉时期,黄河暴涨,有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端坐柴上顺河漂流而下,被大众搭救,就在古城的虢山上择坑院而居。老者整日背诵注释X的《道德经》,当地乡民都称他为“河上公”。一天,汉文帝离京巡视至此,观此人容貌非凡,施礼向其讨教治国之道。河上公手持《道德经》,侃侃而谈,使汉文帝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迷。每听一条,深拜一揖,当拜至第十下时,只见河上公驾着一团祥云飘然而去。汉文帝回京以后,按照河上公传授的治国方略,修改法典,减轻赋税,兴建学堂,屯兵垦荒,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几年后,X被治理的兴旺发达,国泰民安,一直延续到景帝,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二、唐太宗赋诗《陕州咏》,颂江山而倾美景。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X驾临陕州,登城远眺,见四周碧缀,烟霞密翠,景色宜人,诗兴大发,诵出脍炙人口的《陕州咏》:“碧原开雾隰,绮岭峻霞城。烟峰高下翠,日浪浅深明。斑红妆蕊树,圆青压溜荆。迹岩劳傅想,窥野访莘情。巨川何以济,舟楫伫时英。”这首诗显示了唐王对古城咽喉要塞的重视,也平添了他对古城诗情画意景色的倾慕,更体现了他对古城忠勇贤才的求贤若渴。

三、唐玄宗开黄河漕运,喜物宝而悦民生。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玄宗下令陕州太守李齐物,凿砥柱以通黄河漕运,工程完成后举行通航盛典,唐玄宗又一次来到陕州。各州县船只只陈献本地土产宝货奇物,接受皇帝检阅。陕县尉崔成甫别出心裁,并亲自执笔创作歌词十阕。盛典这天,唐玄宗立于望春楼上,百官簇拥,楼下数十条各郡的船只聚集,陕州大船旌旗高悬,船舷两边数十名划舟男子身着古代吴楚服装,头戴大笠,足蹬芒履,袖袍宽大。舱内排列着上百名秀美歌女,鲜服倩装,操琴持鼓。行至广运潭,崔成甫即兴领唱,众女应唱,接着才表演排练已久的歌词十阕。志书记载:“明皇临观大悦,下诏褒赏。”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在他创作的《X梦》一剧中形象地再现了唐玄宗当时喜不自胜的情态,吟唱曰:“美哉!槕之歌女也!说何如花殿脚多奇特,那菱歌起处,欲也鱼沉雁落。似洛浦凌波照,甚汉女明妆笑,在处里有X。”

四、宋真宗巡陕州,请隐士而留遗憾。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三年初一,宋真宗封祀汾阴东归,巡幸陕州,看到林岭间有亭台栏杆幽雅深邃,意非俗民所居,派人打听,当知是大名鼎鼎的隐士魏野居所,急派中使召魏见驾。当时魏野正在草堂教鹤跳舞,忽听来报,立马在屋内墙上题诗一首:“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闲唯歌圣代,老不恨流年。静想相寻者,还应我最偏。”题毕,便抱琴逾墙而去。后来回到朝中,真宗专门派陕州令王希召魏野出仕。魏野X婉言陈词谢绝,真宗无奈,只好命陕州官吏对魏野常加以存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