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和贾岛被称为什么诗派 孟郊和贾岛是什么派诗人

网友提问:

孟郊和贾岛被称为什么诗派?

优质回答:

孟郊与贾岛都是晚唐诗人,他们以“苦吟”著称,且都终身贫寒,二人意气相投,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苏东坡曾在他的《祭柳子玉文》中评论二人的诗风,说“郊寒岛瘦”。孟郊、贾岛均系“韩派诗人”、因孟、贾二人的诗作同受韩愈影响很大,所以,他们的诗作意境大都奇险冷僻。后來人们就习惯于将他们并称,此后,“郊寒岛瘦”遂成定论。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贞元进士。做过水陆判官等低等小官。有《孟东野集》十卷。他的《游子吟》家喻户晓。

贾岛(779-843),字浪先,范阳(今河北X)人,初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后任过长江县主簿、普州司仓参军等低级官职。有《长江集》十卷。他“推敲”的典故妇孺皆知。

一、浅析孟郊的风格

苏东坡的“郊寒岛瘦”,可以说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孟郊、贾岛诗在内容和创作手法上的特点。要明白“郊寒岛瘦”的含意,需先看他们的诗作。先看孟郊的《秋怀》(其二):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这是一首嗟伤老病穷愁的诗。这首诗含蕴了诗人一生的辛酸苦涩,抒发了诗人晚境的凄凉悲哀。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此二句语言极为精警,虚实双关,寓意深远。从字面看,是写屋破不挡风露,寒夜难眠。细作探究便知,这实际上是写诗人悲泣梦想的破灭,为人格被折损的种种往事而感到心寒。以“滴”写露喻泣,诗人抑郁苦涩之状跃然上;“梳”字则是写风喻忆,使人如同亲眼见到诗人辗转揪心之状。“滴”梳”二字既奇险又妥贴。“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诗人自况取喻于梧桐。桐木是做琴的上好之材,这里显然寄托着诗人苦吟一生穷困一生的失意悲哀。 诗有云:“东野穷愁死不休,天高地厚一诗囚。”虽是讥讽之言,但却也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孟郊形象之“寒”,诗境之“僻”。

二、浅析贾岛的风格

再看贾岛的《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此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行路,行进在旷野山径的恐惧心理和后遇一山村的喜悦之情。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是说在数里以外就能听到山涧X的流水声,山居人家,很少有邻居。这两句从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上相互衬托,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冷落的氛围,勾画出一幅荒凉的山村野景。“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怪禽”,“怪”字既奇且险。禽出现在这样一种萧索荒凉的意境中,好像不是人间的鸟,在这空旷无人的山野啼叫,本来就使人惊恐不安;更那堪太阳已落山,荒漠凄凉的山野渐渐黑下来。此时此地,孤单的行人心神惊恐,X。此二句有声有色,声色俱骇人听闻。诗只此四句便营造出了一个幽深奇险的意境。

三、对比分析

从以上对孟郊和贾岛诗的分析不难看出,所谓“寒”“瘦”,它的实际意义是一样的。孟郊、贾岛在诗歌的格局上都比较狭窄,没有盛唐气息,有人曾十分形象地把此二人的诗讥为“虫吟草间”;孟、贾二人又都喜欢在诗中绘声绘色地描写穷愁之态,诗中多有“寒”“死”“烟”“樵山”等无生气的字词。

如孟郊“冷露滴破梦,峭风梳骨寒”,贾岛的“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之类句子,的确在人们面前现出一个贫寒羸瘦的形象;二人又都是著名的苦吟诗人,雕词琢句,呕心沥血,贾岛·《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给人的印象同样是寒瘦窘迫的感觉。

故而,苏东坡的“郊寒岛瘦”确是道出了孟郊、贾岛之幽深险僻的诗风,也被历代诗家所认可。早在唐代和他们同时代的诗人韩愈就写诗说道:“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可见他们二人的诗风是一脉相承的。比之于其前唐诗的浑厚饱满圆融,孟郊贾岛的诗歌创作独开生面成僻涩一体以苦吟的作诗方式,达成了诗歌的陌生化效应。

孟郊和贾岛对诗都有很大的贡献,孟郊被誉为“五古大家”、贾岛被称为“五律大家”就是最好的佐证。

其他网友回答

孟郊和贾岛被称为什么诗派?

孟郊和贾岛属于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合称“郊寒岛瘦”。

贾岛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先(亦作阆先),范阳(今河北省X市)人,中国唐朝诗人。贾岛贫寒,曾经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著名的典故“推敲”即出自此人,传说他在驴背上苦思“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反复斟酌用推还是用敲字,以至错入了韩愈的仪仗,他自己后来也说这两句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后来人们将斟酌炼字称作“推敲”。贾岛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他较为擅长五言律诗,意境多孤苦荒凉,司空图说贾岛:“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

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到:“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评价他和同时代的诗人孟郊,遂成千古定评。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年轻时就有青云之志,但不善人际交往的他,一直没有遇到功名路上的贵人,直到四十六岁时才进士及第,欣喜若狂的他情不自禁地高唱:“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X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可惜的是他一生沉沦下僚,任溧阳尉期间经常闭门作诗,被人冠以“诗囚”的称号。

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他也因此被罚去半数的工资,在接连遭受饥饿、疾病、丧母、失子的打击和摧残之后,最终因病而终。

最著名那首《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中唐的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以苦吟的态度作着“清新奇僻”的诗,代表人物是以“苦吟”著名的孟郊、贾岛和姚合。他们在创作态度上的共同表现是苦吟,即着意于音律、对偶、字句的推敲锤炼。其诗多写琐细的日常生活情景,内容比较狭窄,有佳句少佳篇。

与盛中唐诗人相比,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已大为减弱。在他们的作品中,大量集中的是反映羁旅行役、思乡念亲以及酬赠送别的诗篇,在对山川形胜、月露风云的吟咏中,抒发自己的失意穷愁之感。由于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有屡败科场、长期漂泊的惨痛经历,备尝生活艰辛和孤独寂寞之苦,因此当他们用细赋的笔触,真实的情感,交和辛酸的泪水,凝结成一篇篇独特的生活感受时,是那样的凄切,又是那样的动人。读他们的作品,可以领略晚唐下层寒士普通的生活场景,倾听他们痛苦的心声,X他们萧索的意绪和哀伤的情怀。完全可以这样说,苦吟诗人的歌唱,代表了晚唐下层寒士的典型音调。

“苦吟诗派“为晚唐诗歌,尤其是五律艺术的完美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审视他们在艺术上所做的不懈追求,表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是情感的雅正平和。姚合在诗歌主张上标举“六义”和骚雅,作为一代诗宗,其理论对苦吟诗人的影响巨大而深刻。综观他们的诗作,不涉X,极少大悲大喜的情绪流露,无论何种题材,均力求以恬淡的感情加以表现。就连他们的穷愁哀恨也被诗意化而不至流于愤急。他们尊崇骚雅,但并未真正从精神实质上继承《诗经》、《楚辞》关怀现实,讴歌人生理想的优良传统,而仅仅只是在情感表现及写作技巧上吸取了它们善为怨苦之音的长处。因此,他们极少关注自身之外的社稷命运和民生疾苦,而注重个体情怀、感受的抒发,尤其是羁旅穷居的失意悲郁。在雅正平和的情感状态下,他们善于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节,化解愁闷,从而与艰辛孤寂生涯和不合理现实妥协相安。

2、是诗境的冷峭清幽。苦吟诗人惨痛的人生遭遇,使他们对时世、人生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认识和感受,由此在诗歌创作上形成了极具个性的美学理想和艺术探求。与孤峭冷寞、低沉灰暗的心态相适应,致力营构冷峭清幽的诗境,成为他们通贯始终的审美取向与创作特色。在这里,他们与大历诗人的艺术取向正相一致。生活环境的限制,造成他们眼界的狭小,而求新求变的自觉意识,又使他们不愿重复王、孟和十才子的老路。由于才短气弱,缺少卓然屹立,开宗立派的魄力,因此他们只得在王、孟和大历诗人平淡清空的诗境传统中,沉思苦吟,兀兀穷年,经营意象,锤炼语言,力求变化出新,以避前人蹊径。力索穷搜的努力,孤寂凄寒的心境,使他们注目于周围常常被人忽视的、而与自己的情绪颇为协调的琐屑之物、荒寒之景,经过自己内心的艺术过滤,配以一种生活情调,创造出理想的诗境。

3、是思致的新颖精巧。苦吟诗人在诗歌艺术构思上务极精巧,以力避前人窠臼,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姚合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刻画为人忽略的景致和细节,造成新异效果。如《别贾岛》中“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笔因写作时间长而渐觉沉重,枕头因眠少而一直如新。一写细微的心理感觉,一写一般人很少注目的日用卧具色泽,巧妙表现诗人勤奋刻苦,废寝忘食。《武功县中作》其三中“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以拟人手法表现终年为贫穷和衰老所困扰的烦闷和无奈,《历代诗发》评之曰:“设想最超异,而措词明净恰当。”刘得仁在诗中多用奇僻意象和精巧的构思以造成惊警效果。

晚唐苦吟诗派以自己富有个性的创作,奠定了他们在晚唐诗坛的历史地位。他们继承孟郊、贾岛在诗歌艺术上讲求工巧,刻意苦吟的精神,并适合时代政治和社会审美的心理加以灵活运用,最终形成以苦吟求意味,融清丽于冷峭的诗风。他们的诗作,不仅形象具体地展现了不幸时代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而且以独特的视角映现出晚唐的时代特征、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风貌,从而成为晚唐寒士的典型音调。他们的作品从内容到风格都为唐末和五代诗人所取法,进而对宋初乃至整个中国诗歌的历史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孟郊和贾岛被称为韩孟诗派,代表诗人为韩愈。主要有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卢仝等人。该诗派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时崛起的诗派,影响较大。主要特点:题材是以个人的不幸遭遇来反映社会弊病。诗风上刻意推敲,追求深奥奇僻。孟郊是浙江人,贾岛是河北人。两人都是苦出身。孟郊早年隐居嵩山,40多岁中进士,50岁只做溧阳县尉的小官。他一生困顿。一首五言古风《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反映深挚的母爱,千百年来胯炙人口。贾岛做过和尚,后还俗,多次应举失败,中进士后也只做过长江主簿小官。他在吟诗中对“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中对“推敲”两字举棋不定,经韩愈认定为“敲”更好。“推敲”一词流传至今。贾岛在诗中自称“风光别我苦吟身”,故别人称其为苦吟诗人。孟郊和贾岛都以“苦吟”出名,所以后人便以“孟寒岛瘦”相题并论。相比之下,孟郊的诗才远超过贾岛。

其他网友回答

孟郊属于新乐府诗派,其代表人物为白居易,唐朝中期以韩愈、孟郊为代表,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诗派,也称为韩孟诗派。

孟郊的代表作之一:唐乐府《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贾岛属于苦吟派诗人。苦吟派的特点就是为了一句诗句或句中的一个词,反复提炼,不断打磨,往往花费很大的心血才能做成一首诗。

贾岛有一次为了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用“敲”还是“推”字,反复琢磨,不断演示,好几天都在想这个动作,最后还是觉得“敲”无论在人的潜意识中的动作、整诗的意境来看都比“推”字要好,最后定下敲字。

这首完整的诗是:《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此外,还有一说是,孟郊和贾岛都属于苦吟派,大概原因有二:一是孟郊比贾岛大,而且他们遭遇相同,一生贫苦。孟郊有“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贾岛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二人都是韩愈的好朋友,所以有人据此,把二人归于一派。二是北宋苏轼曾在《祭柳子玉文》中有“郊寒岛瘦”之论,故后人把二人归于苦吟派之列。

其他网友回答

早有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