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袁克定后来的结局怎样?
优质回答:
袁克定是袁世凯的嫡长子,出生于1878年,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34岁,比二弟袁克文大12岁。袁克定因为骑马摔断了腿,到德国治疗,德皇威廉二世怂恿他当皇太子。袁克定虽然在德国没有治好腿留下终身残疾,但回国后撺掇袁世凯当皇帝。袁世凯失败后,曾大骂袁克定欺父误国。袁克定晚年穷困潦倒,但不跟日本人合作,不当X,还是有X气节的。袁克定最后投靠远房表弟张伯驹,住在张伯驹家里,1955年去世,享年77岁。
(袁克定)
1、袁克定撺掇袁世凯当皇帝
袁克定字云台,是袁世凯和原配于氏所生。
袁世凯跟随吴长庆去X时,就把四岁的袁克定带在身边。袁世凯很用心培养袁克定,给他专门请了德国教师,除了学传统的儒家经史外,还学兵法,学英、德、法、日语。
1870年普法战争后,清朝洋务派普遍喜欢德国。
袁克定确实懂多门外语。
袁世凯在X娶了一个X族的妾,叫金氏,生了二儿子袁克文。袁克文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袁世凯最喜欢的儿子是袁克文,但后来袁克文反对袁世凯称帝,才逐渐失宠。
袁克定跟着袁世凯回国后,先后担任了一些小官。
光绪三十三年,袁克定被任命为农工商部右参议。
宣统二年,袁克定升官为农工商部右丞。
袁克定是袁世凯的儿子中唯一一个在清朝衙门里得到实际锻炼的人。
辛亥革命时,为了拉拢汪精卫,袁世凯安排袁克定和汪精卫结拜成义兄弟。
1912年,袁克定担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的闲职。
1913年,袁克定在彰德骑马时摔断腿,于是到德国就医。
德皇威廉二世很重视袁克定,跟他讲了君主立宪优越的道理,袁克定受到蛊惑。
(威廉二世)
德国的医生也没有使袁克定的伤腿彻底痊愈,袁克定从此就是一瘸一拐的。
一瘸一拐的袁克定回国后,野心X,先打造了一个太子班子。
袁克定首先宴请君主立宪派死硬分子杨度,把他纳入自己麾下。
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交通总长杨士琦、内务总长朱启钤,纷纷加入太子班子。
武将中,奉天将军段芝贵、亲戚张镇芳,陈宧、龙济光、汤芗铭,也加入了太子班子。
为了防止原来的北洋将领尾大不掉,袁世凯建立了自己新的御林军模范团,第一期以陈光远为副团长,第二期以袁克定为团长,袁克定的心腹陆锦为团副。
袁克定的妹妹袁静雪,在1963年有一篇回忆文章,说当年袁克定伪造了一份日本人的《顺天时报》,蛊惑袁世凯称帝,当时袁静雪只有17岁。
但据考证,这个很可能是伪史。
袁世凯不可能只凭一份报纸就判断日本人的态度。袁世凯雇佣了日本顾问有贺长雄,还有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都可以直接提供日本人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袁静雪之所以有伪回忆,是因为特定的历史环境,撒撒谎保全自己而已。
袁世凯死后,袁克定主持分家,自己分得了最大的一份,搬家到天津的德国租界去住了。
2、袁克定败家,但不当X
袁克定奢侈惯了,花钱大手大脚。
1928年,袁克定辞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职务,本想安度晚年。
结果北伐的国民X,又没收了袁克定在河南的大部分祖业。
抗战爆发后,袁克定还到处找关系,求蒋介石返还河南的祖业,都被拒绝。
日本人占领北平后,土肥原贤二找袁克定要他加入华北伪X。
袁克定不想当X,就装病不理日本人。
袁克定还登报声明,表示自己生病对任何事不闻不问,并拒见宾客。
传说,袁克定最穷的时候,只好到大街上去捡烂菜叶子回来煮着吃,只有一个忠心的老仆人跟着他。穷困潦倒的袁克定依然保持X范儿,用餐时铺好餐布,用刀叉切窝窝头,吃咸菜,像吃西餐一样体面地吃下去。
3、袁克定的晚年
张伯驹是民国第一收藏家,从小过继给伯父张镇芳。张镇芳是袁世凯兄(袁世敦)嫂的弟弟,和袁世凯一样是项城人,袁世凯批准创办了盐业银行,张镇芳担任董事长。
张镇芳先后参与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被民国X逮捕入狱。出狱后,张镇芳继续担任盐业银行董事长,1932年辞职。
盐业银行在民国初年被称为北方四大银行之一。
袁世凯晚年照顾张伯驹,让他进入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学习。张伯驹在军校毕业后,在军界混了几年,后来进入盐业银行工作。
张伯驹喜欢书画文物,豪掷千金。
(张伯驹)
张伯驹曾用现大洋4万块买西晋陆机的《平复贴》,用黄金170两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1948年,袁克定极度穷困潦倒。
张伯驹考虑到自己的富裕生活,来源于袁世凯任命张镇芳担任盐业银行董事长,不忍心表哥袁克定流落街头,将袁克定一家接到燕京大学承泽园一起住。
后来张伯驹把承泽园卖给了北京大学,搬过几次家,最后在西城区买了间房子,专门让袁克定一家住。
张伯驹找当时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章士钊,想给袁克定安排一个工作。章士钊给袁克定安排了一个文史馆馆员的职务,每月领五六十块钱,可以过生活。但不一定是中央或北京市文史馆,因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传略》和《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传略》都没有袁克定的名字,有人推测可能是河南省文史馆馆员。
1955年,袁克定去世,享年77岁。
4、袁克定的后代
袁克定的长子是袁家融,X代去美国留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地质学博士学位。1930年,袁家融娶了前湖北督军X元的女儿王惠,生了袁克定的长孙袁缉燕。
袁家融先后在开滦煤矿当工程师,去绥远主持地质勘探,参与建设包头钢铁公司,后来在河北地质学院任教,又在贵阳工学院当教授直至退休。
(袁克定长孙袁缉燕)
袁缉燕曾在河北美术学院学习油画,成为著名画家,后定居加拿大。
其他网友回答
袁克定袁世凯的嫡长子,也是袁世凯唯一嫡出的儿子,他的16个弟弟是袁世凯的9个小妾所生。早期的袁克定在自己的所有弟弟中是最受袁世凯器重的一个。
当然袁克定也有年龄上的优势,他比自己最大的弟弟年长12岁。在他很小的时候袁世凯就带着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
他跟随袁世凯驻节X目睹X国王李熙X汉城兵变,父亲是怎样负责前政营务的。默记在每个小站的练兵的方法,在袁世凯任山东巡抚、直隶总督时,袁克定也一直跟随,增长了见识。
1912年袁克定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一年后,53岁的袁克定不小心从马背上跌落,摔成了残疾,被人笑称为“袁大瘸子”。他去德国疗伤被德皇威廉二世X,从此在心中种下了皇帝梦。
当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并X二次革命之后,袁克定开始了坑爹行动。
他想干一件惊天地的大事。他鼓吹帝制,希望自己老爹当皇帝,这样自己就可以成为“皇太子”了,他派人每日造假新闻,伪造《顺天日报》让自己老爹阅读,只收录赞成帝制的文章,并且组团渲染,继续坑爹说,只有称帝才能破除老袁家的男人活不过60的魔咒,这样一来使袁世凯误认为帝制即是X又是长寿的机会,于是愉快地称帝了。
当袁世凯当了83天的皇帝后,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退位,落了个“X大盗”的名声,他在护国战争中失利,不得不取消帝制,扬起皮鞭痛责袁克定“欺父误国”。在袁世凯去世后有人发现他列举的皇位候选人是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根本就不是袁克定,袁克定的太子梦碎了一地。
袁克定人品不咋地,袁世凯死后,他主持分家自己除了应得的一份还独占了袁世凯存在法国银行的存款。袁克定糊涂蛋一般地存在,不但好X而且晚年还好男宠,自然没有好结局。他的整个家被他败光,变的穷困潦倒后只有一个老仆人在他身边,这个老仆人为了让他活命到街上捡别人扔掉的菜叶子,给他蒸窝窝头充饥。晚年的袁克定又干又瘦还很矮小,瘸腿更严重。走向绝路的他不得不寄人篱下和其表弟张伯驹生活在一起。
后来他表弟家的房子有了变动,表弟就给他在西城买了间房子,让他们全家搬了过去,过着接济的生活。1955年袁克定去世,享年77岁。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老袁复辟成功,作为唯一嫡子的袁克定,终将成为皇帝。只是,老袁复辟失败了,袁克定的一切梦想,都付之东流。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袁世凯不在了,袁克定开始了下坡路。
袁克定胡吃海喝,糟蹋钱粮
袁世凯在1916年去世了,袁克定和弟弟妹妹们的日子,马上变样了。
根据袁世凯的交待,作为儿子,每人可分得8万大洋、40两黄金、还有价值7万大洋的股票;作为女儿,每人可以分得1万大洋,作为出嫁时的嫁妆。这样算来,袁克定分的是不少,按现在现金折算,有两千万左右的人民币,一千多万的股票,还有,价值五十万左右的黄金。
还有人说,作为嫡子,作为老大的袁克定,一手遮天,霸占了老爹不少的文玩字画,还有法国大银行的200万法郎。这些袁克定从来没有承认过。
老爹不在了,袁克定在天津休息了一段时间,挥霍了一段时间,重新上班了,毕竟段祺瑞等人都曾是袁世凯的手下,袁克定重新上岗不是难事,工作还是担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
老爹袁世凯在时,袁克定在政界威风八面;X死了,儿子袁克定只能委身企业,低调度日。
1928年时,袁克定辞了工作,此时年龄已经整整50岁了,按过去话说,是个老汉了。既然老了,那就过几天逍遥日子,有这样的想法,没一点毛病。
只是,休息是休息了,袁克定大手的毛病一点都没变,毫无节制地大把花钱,仿佛那些不是钱,而是臭铜烂铁。慢慢地,袁克定手中的钱越来越少了。
袁克定贫穷度过晚年
赵本山在小品上说:“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还没死,钱却没了。”
袁克定的老年就是这种状态,人还没死,钱却花没了,这该怎么办呢?变卖物品,变卖古董字画,看来老袁的部分遗产,是袁克定生吞了无疑。这一段时间,当铺成了袁克定最常去的地方。
苦日子过不了,富豪日子又没法过了,这对袁克定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到四十年代左右时,袁克定已经有点撑不住了,于是向蒋介石索要自己家在河南项城的房产,蒋介石压根没理,正所谓“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这个阶段,日本人来了,愿意提供高额薪水,只希望袁克定帮个忙,帮什么忙呢?那就是帮助联络北洋派人士,给待遇,给钱财,做日本人在中国的合作者。
(张伯驹)
说好听了是“合作者”,说不好听就是“当X”。这样的承诺,袁克定干脆利落地拒绝了,没有任何犹豫。从这点你可以看出,袁克定和父亲袁世凯一样,对日本人没好感,“当走狗”那是不可能的事。
生活一天比一天糟糕,最后,走投无路时,袁克定投奔了自己的表弟张伯驹。张伯驹那时候是燕京大学的教授,对于袁克定没有推之门外,而是接纳在自己家中。解放后,在章士钊的帮助下,袁克定担任了文史馆馆员,挣点微薄收入。
1955年,袁克定病逝在张伯驹家中,享年77岁。
有些生活需要珍惜,有些人需要珍惜,有些钱财也需要珍惜,如果你长了双挥霍的手,那么一定得记住,控制控制再控制,否则你一定会感受到什么是“幸幸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会感受到什么是“坐吃山空”,会感受到什么是“家徒四壁”。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袁世凯袁克定父子就是典型的虎父犬子。袁世凯一世枭雄咋就生出个这么个X玩意。袁世凯想当皇帝,虽说自己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但也和袁克定的鼓噪分不开的。
袁克定(1878年—1955年),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袁世凯的长子,原配于氏所生。 袁克定一直扶持于袁世凯左右。以袁世凯的接班人自居。性格高傲自大,瞧不起人。为了当太子,日后当皇帝。天天催促袁世凯早日登基。为此不惜造假报纸《顺天时报》鼓吹帝制,在袁世凯去世以后,一蹶不振在天津隐居。晚年由张伯驹赡养家中。1955去世享年77岁。
袁克定是典型的膏粱子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对比弟弟袁克文差远了,没有自知之明。袁世凯把长子袁克定带在身边有培养接班的意思。可惜的是,袁世凯是曹操,袁克定不是曹丕而是阿斗。乱世之中,军队为上。袁世凯有意让袁克定去军中历练。所以让北三杰王世贞,段祺瑞,冯国璋去和袁克定见面,谁也想不到,见面之前,袁大公子传话居然让北洋三杰给他下跪拜之礼。三人大惊,我们见你爹都不下跪,见你下跪!干脆那就再见吧。
三人自然也就没有和袁克定见面,袁克定去军中历练也就泡汤了,袁世凯听后长叹一声,我哪辈子没积德,咋就有这个么个无能的儿子。袁克定是前半生极尽荣耀,荣华富贵。这一切都是他爹给的,但他自己不这样认为。袁世凯死后失势,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世人评论袁克定:“欺父误国”。受尽世人白眼唾骂,但晚年即便穷困潦倒。也不愿与日本人合作做X。这是值得称道的。
解放以后,寄居在张伯驹家。即便如此,在张伯驹家吃饭还是用刀叉将窝头切片吃。也许这这就是X精神吧。在临终前,将自己保存的一副李白字帖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这是李白唯一一个传世作品。
1955年七十七岁的袁克定病逝,也算善终。早年大富大贵,晚年靠他人寄养,他的一生最大的悲哀在于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又过于X。才导致了他自己悲剧。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其他网友回答
民国时期,若论起“坑爹技术”哪家强?恐怕不少小伙伴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那就是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
袁克定戎装照
就是这位小爷,当初用一份假的《顺天时报》,生生坑苦了聪明一世的袁世凯。
让老爹天天读着假报纸,误以为外面的民意都拥护自己登基,最终掉进了儿子处心积虑挖掘的称帝深坑里面。
最终,袁大总统沦为了XX,在一片举国声讨中,痛骂着“欺父误国”,黯然离世。
唯一的嫡长子
光绪二年年底,年仅17岁的袁世凯,在河南项城老家,迎娶了当地富户于鳌之女为妻。
两人成亲的第二年,于氏便产下了一名男婴,按照袁氏家族的族谱,“保世克家,企文绍武”排序,袁世凯给这个孩子取了一个名——“克定”。
初为人父的袁世凯,看着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婴孩儿,抱在怀里,疼爱非常。
像许多望子成龙的父亲一样,袁世凯决定,今后,一定要好好培养自己的这个孩子。
后来,因为与于氏失和,袁世凯与之分居了几十年,两人再无子嗣。这也使得袁世凯后来虽然子女挺多,共有17个儿子,15个女儿,但论起嫡出的孩子,却只有袁克定一个。
袁世凯和孩子们
既嫡又长的身份,使得袁克定在袁世凯的心中,地位非同一般,绝非其他庶子可比。
在后来的日子里,袁世凯一直将长子袁克定带在身旁,亲身鞠养。无论是在X任X营务处、会办X防务之时,还是在济南担任山东巡抚、天津担任直隶总督,乃至后来调回北京任军机大臣,袁克定一直都跟随着老爹左右,亲聆教诲,看着、学着老爹处理政务。
同时,作为袁家的长子,袁世凯对于这个儿子的教育投资可谓不惜血本,不仅花重金延请了数位名家亲身教导,还专门为其聘请了一名德语外教,教授袁克定德语、英语。使得袁家的这位大少爷,在今后与洋人打交道时,毫无语言障碍,顺风顺水。
袁世凯
然而,外语说得溜,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儿。特别是1913年9月,袁克定和德皇威廉二世那一番毫无障碍的交谈,让袁克定本来就不安分的心,彻底躁动了起来。
德皇的支持
1912年,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克定带着母亲于氏等人从洹水村回京。
在前往彰德火车站的途中,袁克定执意策马而行,结果从受惊的马上坠落,导致足胫摔折,后来又误信巫医,耽误了治疗,最终落了个右腿残疾。
为了医治腿疾,1913年9月,袁克定赴德医治伤腿。
在德国的日子里,袁克定拜见了德皇威廉二世,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儿子前来拜会,德国方面也很重视,德皇举行了盛大的国宴,欢迎袁克定一行。
德皇威廉二世
因为袁克定本人德语说得很好,因此两人在酒宴上相谈甚欢。席间,德皇谈及了德国的对华外交立场,对于“中国非帝制不能自强”的观点,深表赞同,宴会之后,威廉二世将一封亲笔信交给了袁克定,请他转告其父袁世凯:
“请转告袁大总统阁下,我国将在外交方面全力支持他。”
德国的表态支持,让袁克定坚定了拥护父亲称帝的念头,因为在共和体制之下,自己的父亲早晚是要退休的,而袁家现有的权力,也迟早要拱手让人,自己这个袁大总统儿子,最终也有明日黄花之时。
权力的X,让人难以割舍,袁克定知道,自己父亲袁世凯,其实也是这样的人,他老人家想要恢复帝制,但又迟疑不定,患得患失。
而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帮老爷子下定决心。
一份假报纸
1915年,日本向北洋X提出《二十一条》,并私底下暗示袁世凯:
“祝愿贵大总统高升一步。”
看到父亲对日本X的重视态度,袁克定决定,想要父亲坚定称帝信心,就得让他坚信,外界也是支持他的,而这里面的玄机,就藏在袁世凯每天读的《顺天时报》上面。
顺天时报
《顺天时报》是日本外务省在北京出版的中文报纸,是日本X在华的态度反映,对日本方面非常重视的袁世凯基本每天必看。为此,袁克定每天都会派人送来报纸,呈给父亲阅读过目。
袁世凯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儿子递上来的这份报纸,竟然是他花大价钱招揽的笔杆子们,专门为自己量身打造、编纂而成的定制品。
就这样,袁世凯每天读着定制的《顺天时报》,看着报纸上日本人对自己称帝的支持,看着全国人民对帝制恢复的渴望,让袁世凯觉得,自己想干的事儿,其实也很符合民意,也很得邻居们的支持。
就这样,称帝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开始运作起来。
直到有一天,袁府的一个小丫头从外面买五香蚕豆时,因蚕豆外面包了份真的《顺天时报》,被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无意间发现,这个X才最终露出了马脚。
自己的儿子,竟然跟自己玩阴的,气急败坏的袁世凯把袁克定叫过来,用皮鞭一顿抽打,大骂:
“逆子,欺父误国!”
但此时,称帝事情已经开始运作起来,想要叫停,已经骑虎难下。
为了弥补自己的纰漏,袁克定赶紧叫来了自己的谋友杨度,让他给袁世凯进呈了一份《君主救国论》,从理论上阐明了当下复辟帝制的需要和合理性,让袁世凯复辟的行动,得到了舆论上的X。
袁世凯登基
一场称帝的闹剧,最终在袁克定的力推、袁世凯的觊觎之下,最终粉墨登场。
然而,洪宪帝制不得人心,登基之后的袁世凯旋即遭到众叛亲离。1916年,身心俱疲的袁世凯一X,在临终前他感慨道:
“克定害我……”
风光不再
袁世凯死后,没有老爹帮衬的袁克定,根本斗不过段祺瑞、冯国璋这些狠角色,他很快便被排挤出权力中心之外。
段祺瑞
心灰意冷的袁克定主持了家族财产分割之后,搬到了自己在德租界威尔逊路的房子内居住,1935年又搬迁到北京宝钞胡同63号故居,一直过着身居简出,低调的日子。
因为身为嫡子,所以袁克定分走了袁世凯存在法国账户上的财产,使得袁克定在生活上依然非常富足,该听戏听戏,该讲排场讲排场,家里有专门的私人医生和厨师。
然而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之后,华北沦陷,整个社会陷入混乱当中,袁克定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北京沦陷之后,袁克定带着家人搬到了颐和园排云殿牌楼西边的第一个院落——清华轩内居住,好景不长,坐吃山空,家境败落的袁克定过起了典当的日子。
谁能想到,昔日的纨绔公子哥,最终变成了一个依靠典当过生活的破落户,这个从人们视线中淡出的公子哥,原本会被人们渐渐忘记,然而历史却偏偏让袁克定再次走到了台前,一挽先前的不良印象。
华北沦陷后,日本情报头子土肥原贤二知道袁克定生活困窘,便想趁机招揽对方,让袁克定加入华北伪X,借其影响,维护日伪X。
土肥原贤二
袁克定当时虽然经济困顿非常,但最终拒绝了日方邀请,他对表弟张伯驹提及此事:
“出任固然有了财源,但也不能因此而作X。”
随后,还登报声明,自己因病对任何事情不闻不问,并拒见宾客。
这让日方很是恼火,不久日本特务、X便盯住了他的宅院,关键时刻,汪精卫最后出手帮助了袁克定。晚清时期汪精卫刺杀摄政王时,袁克定疏通关系,最终为救下汪精卫出力不少,因此汪精卫感念他的救命之恩,劝阻了日本人对袁克定下手。
年轻时的汪精卫
汪精卫派人带了一些礼品和一笔不小的钱款,袁克定收下礼物,将钱款退回,对来人说:
“礼物我收下,这是私谊,钱恕我不能取,请如数带回。”
六十岁那年,表弟张伯驹来看望他,看着满室萧索,不禁感慨作联:
桑海几风云,英雄龙虎皆门下;蓬壶多岁月,家国山河半梦中。
张伯驹
后来张伯驹看袁克定家产耗尽,生活越来越难捱,就将他接到了承泽园,张伯驹的孩子们曾这样回忆对袁克定的印象:
不过我见到袁克定时,他已是位七旬老人,那时候我眼中的他,只是一个很可怜的、没人关心、有些孤僻的老人。
在承泽园生活的这些年里,袁克定一年四季只穿长袍,他从不抽烟,和客人见面也很客气、和善,总是微微欠身点头致意,对我们孩子也一样。
1948年,时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章士钊给袁克定谋了一个馆员的身份,让他在那里工作,每月有五六十块钱收入。
袁克定每次拿到工资,就会交给张伯驹的妻子,但张伯驹他们从来都不收他的钱,张伯驹对夫人说,既然把他都接到家里了,在钱上还计较什么。
承泽园
1953年,张伯驹的承泽园卖给了北京大学,众人搬出来后,张伯驹为袁克定家在西城买了间房子,让他们搬了进去。
后来,年老体衰的袁克定又丢了工作,没有收入,每月靠着到街道领20元救济金和表弟家的接济过日。
1958年,袁克定在西城的小房子里去世,终年80岁,后事为表弟家代为料理,这个曾经差点影响历史的“太子爷”,最终凄凉地落下了人生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