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为什么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被李贽誉为)

网友提问:

你认同李贽的“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的评价吗?为什么?

优质回答:

在此,先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一下李贽。李贽(1527~1602),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主要成就:反对八股,倡导心学。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和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其主要作品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李贽评价秦始皇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 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政,秦政,是秦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为称号的君主,所以也称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统一六国,建立了X主义中央X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

在政治上,统一六国。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通过战争,不断兼并邻国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战,赵国大败,六国从此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X,秦王嬴政逐渐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央X制度的X国家,结束了诸侯长及割据混战的局面。在中央,加强中央X制,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度,把全国划分为36郡。从此,郡县制度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

在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货币,度量衡,文字各不相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秦统一后,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了度量衡,对全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在军事上,从强大的匈奴手中夺回了河套地区。迁徙内地居民到那里耕田戌守。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在思想上,X。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X的建议,焚烧除《秦记》以外的列国史书,烧毁私藏的《诗》《书》等。第二年,两个术士暗地诽谤秦始皇,秦始皇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坑杀犯禁者460余人。

另外,秦国还重视农业。承认土地私有和X买卖。开发南越地区,开凿了灵渠,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系在一起。

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有功也会有过。在今天,长城几乎是中国强盛的象征,还有陕西出土的,被世界誉为第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有多少中国人为之自豪!

纵观人类历史,尽管秦朝仅仅持续了15年,但建立了中央X制度,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为后世发展奠定了基础。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帝王能与秦王嬴政相比,不愧为千古一帝。

其他网友回答

秦始皇是什么千古一帝,都20X了,你们还在扯这些没谱的东西。

首先你要知道啥是千古一帝,千古就是一千年,说他是千古一帝,就是说这货前推五百年、后推五百年,都是毫无悬念的第一名。

那么我们就来看秦始皇能没有达到这个水准?

咱一条一条来讲:

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李贽拍马屁说他是千古一帝,最重要的一条无非就是他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但问题就是:灭六国真是他的功劳吗?

我们都晓得,战国七雄这段时间,争强好胜的有好几家,譬如东边的齐国、中原的魏国和赵国,都牛气过一段时间。秦国凭啥能后起制胜,成为七雄之中最霸气的一个,是他们老赢家牛逼吗?是他们秦人肌肉特别发达吗?其实都不是,关键原因,是商鞅来到秦国,实施了相对六国而言最为彻底的变法。

是变法,让秦国从西方僻野的小国,成功崛起,成为一个虎狼之国!

而不是秦国本身有多么牛,可以横扫天下!这个你一定要搞清楚。

所以,秦国最初崛起的第一份功劳,在商鞅,这份功劳,起码有十成里的三成!

当然,商鞅的功劳可以算在国君头上,但这个君,是秦孝公,不是你嬴政。

其次,当秦国崛起之后,面对东方六国的联合遏制,又是谁拿出办法来解救了秦国?是你嬴政吗?不是!

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张仪!是他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了原本铁了心与秦作对的魏国和韩国,低头臣服。

也是张仪,与司马错联手吞并巴蜀,为秦国的东征奠定了物质基础。四川的富庶,秦国从此不必为军粮而烦忧。

更是张仪,面对齐、楚两个最后的大国联手合纵对付秦国的危局,前往楚国,成功说服楚怀王(其实是骗),使齐楚同盟破裂。而后楚怀王发现被骗,出兵攻打秦国,被打得打败,丧失了丹阳汉中。

当然,张仪的功劳可以算在秦王头上,但这个王,是秦惠王,不是你嬴政。

秦国崛起的第三份功劳,在白起。是白起,率领秦军与韩魏战之于伊阙,大败二国联军,斩24万人。随后又远征楚国,一口气攻下楚国的南阳、南郡、临江郡(江夏郡)、黔中郡。随后更攻破楚都郢都,楚卒溃败不能战,楚顷襄王乃辟迁于陈丘以避秦军之锋。

当然,白起的功劳可以算在秦王头上,但这个王,是秦昭王,不是你嬴政。

秦国崛起的第四份功劳,在范雎,是他为秦国设计出远交近攻策略,随后长平之战,六国之中最后的强国赵被彻底击垮,这个功劳,一半归白起,一半归范雎。

范雎的功劳也可以算在秦王头上,但这个王,也是秦昭王,不是你嬴政。

秦始皇唯一可以说的,就是最终的收尾阶段,把六个已经元气衰竭的诸侯国扫进X桶,如此而已。

但即使是这样一份功劳,也被嬴政后来的过失相抵消。

嬴政后来的过失是什么呢?就是在完成一统之后,骄傲自大到了没边的地步,原本秦国的体制,是宰相负责制,也就是国王是家族世袭,这个没错,但管理国家的宰相,一定要选择最有才能的人来担当,而且一旦上任,必然军国大事全部责任,都由他来担当。从商鞅开始,一直到吕不韦,都是如此。但是嬴政上任之后,却慢慢破坏了这项体制,原本应该负责大秦帝国X责任的X,居然也放弃责任,最终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实在是自作孽的结果。

试想,如果嬴政没有破坏宰相负责制,那么大秦帝国建立之后,天下治理的成败,也依旧由宰相来负责,嬴政死后,二世即位,照样可以甩肩膀,X不行就换赵高,赵高不行就换章邯,天下百姓有怨气,也只会抱怨X、赵高,而不会抱怨皇帝,这样的体制,你说有多好!

可惜,却被骄傲自大的嬴政一手破坏。

所以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这是个什么千古一帝,简直就是个烂渣!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见了这个不中用的子孙,必然要臭骂一顿,不孝子啊家里几辈子积累下这些家当,全让你这个混球给败坏光了,你还想当千古一帝,你要X?

其他网友回答

泉州的李贽也是千古一人。他虽然有外地当官,但其中有断档,做官的地方离泉州不太远。又心念泉州,也就七十(?)就告老还乡。做官清廉,又学识渊博,尤其是理学历史制度,历史得失教训,心中存正气,对不尊重他人想不通。由于他的时代泉州是“万国商”,各种思想碰撞,中西文化融合。所以他思想是超前的…

其他网友回答

我非常认同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不可否认秦始皇X给中华文化带来的灾难,也不可否认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个暴君。但是,秦始皇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第一个建立了大一统的X帝国,为中华X的融合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从来对秦始皇在历史上所起作用的评价,是很有争论的。多数人认为他是个残酷的暴君,是“X”的魔王。但也有人特别称赞他的作为,如李贽颂扬他是“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章炳麟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秦政记》)当秦王政成年开始亲政时,秦完成统一形势早已水到渠成。这一点上我是赞同秦始皇“千古一帝”的评价。

秦相吕不韦早已在策划兼并天下了,完成统一的结果必然将来到,完成统一时间的早晚主要在于政策和手段的使用。

一、正面的评价

由于秦始皇进一步推行法家政策,加强完成统一的措施,使得这个提到议事日程上的完成统一的任务,得以加速完成,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创了统一的多X的国家,而且此后长期以统一为常规,以分裂为X。这样早在公元前两个世纪创立统一的大帝国,长期保持着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统一,这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秦始皇顺着历史发展的趋势所创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统一的制度,两千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得到发扬光大,成为中华X长期团结、保持统一的重要因素,这是事实而不能否定的。由此说他是“千古一帝”并不为过。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X国家,使得整个中国从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和混战的局面下摆脱出来,这是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的,也是符合人民X众的共同愿望的。所谓“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秦始皇不仅兼并了六国,完成了中原地区的统一,还进一步在秦、楚两国经营西南少数部族地区的基础上,完成了西南地区的统一,在那里设官治理;还统一了今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东南沿海瓯越和闽越地区,设置了闽中郡;统一了今两广一带的南越地区,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又击退了匈奴X对中原地区的扰乱,建置了九原郡,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X国家。这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的,也是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的。

秦始皇在建立这个统一的多X国家的过程中,是努力经营的在击退匈奴之后曾把秦赵燕原来北边的长城加以联贯和扩建,这便于防止游牧部族对农业地区的骚扰,是有积极意义的。

同时为了加强对全国的X,他又建筑了许多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汉书,贸山传》,北面“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埋谷,千八百里”《史记·蒙恬列传》。这些驰道建筑得很有规模:“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凭)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书·贾山传》)

这些驰道的建筑,对于加强全国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是起着一定的作用的此外,秦在统一西南地区后,曾派常修筑“五尺道”(五尺宽的栈道),发展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秦始皇在进军南越时,还曾派监(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附近开凿了一条灵渠,这是沟通湘江和桂江支流漓江间的一条运河。这条运河的开凿,泡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使水上交通有了巨大的发展。

二、负面的评价

秦始皇虽然在创建统一的王朝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他的确是一个极其残酷的暴君,不仅由于他偏激地扩展了法家政策,加强了X和X的政治措施,而且由于他本性的卑劣残忍,使天下臣民都受到他的蹂躏。

当时尉缘就说:“秦王为人,蜂准高鼻,长目,挚鸟膺(胸像鸷鸟那样挺突),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困难时能自居下人),得志亦轻食人,…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首先,秦始皇无限制地使用民力和物力,超过了当时人民所能忍受的限度。

秦时全国人口约二千万左右,被征发建造宫殿和陵墓的共一百五十万人,戍守五岭的五十万人,防御匈奴和修筑长城又使用几十万人,超过总人口十分之一的人成年累月地从事无偿的徭役。当时人民还要负担苛重的租赋。不仅地主、X和皇室依靠剥削农民的地租过活。众多的官吏和庞大的军队都要劳动人民用血汗来供养。

加上秦始皇在生活享受上穷奢极欲,修建了许多X的土木工程就在攻灭六国过程中,令人把各国宫殿的图样摹绘下来,在国都咸阳以北二百里地内,仿造了二百七十座宫殿。到临死前两年,秦始皇还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兴建规模极为宏大的朝宫,光是它的“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他即位后就动工的位于骊山北的陵墓,也是穷极奢丽豪华。墓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余。墓内照样有宫殿及百官位次,陈列各色“奇器珍异”;并“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溉,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鲸鱼的油脂)为烛”(《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陵园是按照都城咸阳布局设计的。西部有长方形的小城,城有内外两层,作长方形的“回”字形,相当于咸阳的宫城(即内城)陵墓在小城南半部的中心,小城北半部有寝殿及其附属建筑在长方形小城的东侧大郭(即外城),相当于咸阳宫城东面的大郭。

在大郭东门大道的北侧发现三座兵马俑坑,象征着咸阳守卫东郭门一带的屯卫军。一号兵马俑坑有兵马俑六千人左右,面向东方兵马俑有X手、步兵、车兵、骑兵等,身高都在一米八左右。三座兵马俑坑共有俑七千余件,马五百多匹,木战车一百三十多辆,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阵。

陵园东侧发现有马厩坑近百座,陵墓封土西侧发现了铜车马坑出土了两乘精美的大型彩绘铜车马,这当是秦王出巡所乘的坐车。内外城西垣之间的西门大道南侧发现了珍禽异兽坑三十多座,陵园东门大道的南侧,发现了十七座陪葬墓都是东西向的。

根据发掘其中八座墓的情况,墓主身分可能是被处死的秦公子、公主和大臣。随葬品都很丰富,尸骨有分离和错位的现象。

其次,秦始皇X法家轻罪重罚的理论,“乐以刑杀为威”《史记·秦始皇本纪》),企图借以强化XX,永远保持其家天下的局面,因而滥用刑罚。

特别是在秦始皇末年,被X的罪犯数量多得惊人,建筑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就用了七十万刑徒和“奴产子”(X的儿子)在他的严酷X下,不少官吏是穷凶极恶的刽子手,如范阳令“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人民的痛苦可想而知。

秦在兼并六国以后,赋役繁重,刑法苛暴,民不堪命,以致在秦始皇去世后不到一年,由于秦二世“发闾左”(征发乡里中一切身分卑贱者),大规模的农民X就爆发了,秦王朝也就土崩瓦解了。司马迁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史记·六国年表序》)。

秦始皇的确是个残酷的暴君,但是他所推行的统一政策,是符合“世异变”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因而是“成功大”的。总得来说,秦始皇应该是一位继往开来的“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