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为什么姓孔?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

网友提问: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为什么孔X姓孔?

优质回答:

谢谢小秘书的邀请,孔子他爹确实是叔梁纥,但叔梁纥可不姓叔,就好比X不姓老,叔梁纥在这里,其实只是一个简称。就好比俄罗斯人的名字很长,普京的全名加起来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但一般情况下,咱就说最后俩字。按照俄罗斯人那种表达方式的话,其实叔梁纥的全名是子·孔·纥·叔梁。

其中,子是叔梁纥的姓,正是这样一个姓氏,代表他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后裔,但姓只由女性使用,所以叔梁纥不会自报家门,说自个是子叔梁或子纥,而是用这个家族的氏,即孔。

春秋时期,“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男人主要考虑的是做官,女人主要考虑的是嫁给谁当老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女人用姓,男人用氏。

那么,孔子这一门是在什么时候用“孔”这个氏的呢?那得追溯到孔子的老X孔父嘉,孔父嘉的老爹和爷爷是宋国的皇亲国戚,当时称为“公室“,可是到了孔父嘉这一代,家族与皇族的血缘,就出了”五服“。所谓“亲不过五服”,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这就是五服。再往下就没啥关系了,你不能用你先人的氏了,咋办呢?就得新起一个。

那么,新人姓啥呢?一般有这么几条路子,一是用老爹的官职,譬如孔父嘉当时官至大司马,就可以因此采用司马这个姓氏;二是从老爹名号里选一个字,你喜欢哪个字,就选哪个。

结果是,后人选了孔父嘉的孔字来做姓氏。

所以,到叔梁纥这一代,如按照后来姓氏+名字的叫法,他应该是孔纥或孔叔梁。如果他变性成了女人,就是子纥。

关键在于,春秋初期又流行一种名、字相合在一起的称呼方法,譬如鲁国的叔牙和季友,就是叔梁纥的雷同格式。而上层X这么叫,中下层士大夫更是仿效流行。

但问题是,这样只能在小范围内搞搞还行,如果全世界都这么干,那大家的称呼便剩下了公、仲、叔、季几种模式,重复率也太高了。

所以到孔子那个时代,就不再流行排行+名字组合的叫法。孔子姓啥?孔。名啥?丘,那他自己就得自称孔丘。至于关系较为密切且平等的朋友,则叫他仲尼(字)。他的学生,则叫他孔子(孔老师,子是尊称)。

再往后,春秋末期到战国乱世,整X杀我、我杀你,这种礼仪,其实就越来越弱化了。所以孔子的儿子,就叫孔鲤,字伯鱼;孔子的孙子,就叫孔伋,字子思。

这种“姓+名+字“的用法,就比以往那一套简单太多,所以你看汉末三国那会几乎人人都是这样,关羽字云长,X字子龙,诸葛亮字孔明。可到了五胡乱华那个时代,汉人连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姓+名+字“,于是再简单一些,把字也给省略。到了唐朝,就连X皇室,也懒得起字。

所以你看唐高祖李渊,他还有个字,叫叔德。可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叫李建成、X、X吉,哪里还有什么名与字的区分。虽然此后一度又有回潮,譬如X的儿子李治就有个字为善,可是到李治的儿子李旦那阶段,又没有字了。此后到李隆基,也是名字合一。

当然在大部分情况下,“姓+名+字“的惯例还是有,譬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一直到宋代,包公还是这样:包拯,字希仁。甚至再来几波,女真人、蒙古人、八旗、西洋、东洋,五次大规模打击之后,汉人依旧有名又有字:明朝皇帝朱元璋,搞了个字叫国瑞,军师刘基,字伯温。明末袁崇焕,字元素;吴三桂,字长伯。曾国藩X了太平军,他还有个字叫伯涵;李鸿章有个字叫少荃。蒋中正字介石,毛X字润之。

大体到了20世纪中叶,“姓+名+字“的惯例终于被吹垮,蒋介石之子蒋经国的字是建丰,可到了孙子蒋孝文、蒋孝武这里,哪里还有什么字。大陆这边,毛X之子毛岸英其实名为毛远仁,岸英是他的字,可是到第三代,毛新宇同样就不再有字。

其他网友回答

按理说一般都是随自己父亲的姓氏,孔子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徽在,这样看来孔子与父母亲都不是一个姓,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古人对人名字的叫法让我们不明白原因。

古代人一般都会除了名字之外,还会有一个字号,比如唐代著名现代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古人为了表示尊重,都不会直言名讳,而是会换另一种叫法称呼。

孔子父亲娶孔子母亲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已经是60多岁,而孔子的母亲才17岁,孔子3岁父亲便去世了。之后他母亲带着他远离家乡,所以孔子小时候是不知道自己父亲姓甚名谁,他母亲当然知道的。

孔子的父亲也是姓孔的,名字应该叫“孔纥”,字“叔梁”。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注重礼节,所以人们也都不会直接叫孔子父亲的名字。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是的父亲叔梁纥,不姓孔,孔X不姓孔,是孔子的根连是孔子的跟母期社会为主姓子,孔子姓分不开,因为祖先姓孔,后改为孔,所以叫孔子,孔子所时代是属游牧X,不断迁移,或游走它乡,无固定住所,所以先人们的创举,体现孔子一代风流的中华X的伟大。

其他网友回答

猜想:中国姓氏大范围固定下来应该是春秋末期开始,那个时候天天打仗,战争,死亡率很高。因此才有把姓氏固定下来的需求。之前其实只有X或者皇族才有的。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固定姓氏的,出生在哪,就指地为姓,或指物为姓,也就是做个记号一样。这是人类认知的一步步演变。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的背景来回答。

在夏商周之前,姓和氏是分开的。姓和氏的区别是什么呢?

姓:跟生他的那个人有关系,姓代表着血缘关系。虽然姓氏是分开的,但在夏商周之前,只有女子才称姓,同姓不能通婚。(如:嫦娥,女娲等)

氏:他是用于区别一个X组与别的种族不同的标志,氏是用来区别贵贱的,贵者才有氏,贱者是有名无氏的。并且氏是可以变的,而姓是万年不变的,同一个氏族是可以通婚的,而战国时期,只有X才有氏。(如:神龙氏,燧氏等)

名就没什么好说的,是区别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

现在在让我们回到这个问题。叔梁纥,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也就是说,孔子的父亲,原本是姓子,氏孔,名纥,字叔梁。而在夏商周之后的时期,姓和氏就结合在一起了。故孔子跟随自己父亲的氏,姓孔就没什么奇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