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死后嫁给谁(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后代)

网友提问:

并未诞下子嗣的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死后,是如何度过余下30年的?

优质回答:

松赞干布可以说是吐蕃王朝实际上的立国之君,自他之前,吐蕃诸部族各自为政;而他X后,先是年仅十二岁就面对旧X叛乱而临危不乱,平定叛乱后又迁都去了逻些,也就是如今的X,随后灭了羊同与吐谷浑,完成了X统一。

公元634年,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去往大唐首都长安致敬,想要缔结友好关系,却在求娶公主之事上遭到拒绝。

松赞干布心想,突殿与吐谷浑都娶了唐朝的公主,为什么就我不能娶,这是唐朝看不起我吗?

于是就有了之后攻打吐谷浑统一X之事。

之后为了追击吐谷浑残部,松赞干布兵犯唐朝松州,遭到了唐朝军队痛殴,大惊下连忙退出了唐朝境内。

虽然是打了一架,但松赞干布也让X看到了自己的强大,公元641年,被封为文成公主的唐朝宗室之女带着两国的殷切期盼,踏上了和亲之路。

为了迎接这一尊贵的唐朝公主的到来,松赞干布特意修建了布达拉宫让其居住,而文成公主带去的中原文化、种植等技术,也助X人民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为当时世界上的头号强国,X给文成公主置备的嫁妆极为丰厚。

除了琳琅满目的珠宝、金银古董和各类书籍外,最珍贵的,莫过于一尊释迦摩尼12岁的等身佛像。

这尊佛像至今还供奉在大昭寺内,成为X佛教徒一生向往和膜拜的圣佛。

文成公主入藏后,受到了松赞干布的极大礼遇,他不但亲自为文成公主加冕,还封她为X,地位居于所有王妃之首。

同时还专门为文成公主修筑宫殿,并在宫殿的壁画中详细描绘文成公主艰难入藏的历程,以及她抵达X后所受到的空前礼遇。

松赞干布还命人在大、小诏寺里建造文成公主的彩色塑像,以供X朝拜。

当然,文成公主也带去了大唐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如烹饪、纺织、医药、蚕桑等。

所以,她的和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联姻。

她不仅为大唐王朝争取到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文成公主是第一个把中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X高原的使者,是X高原最早的文化拓荒者。

文成公主入藏后,吐蕃和大唐的关系从此进入了蜜月期。

松赞干布始终以“子婿”自居,双方在政治、军事、文化、商贸等领域互通有无,相互学习,使得藏汉成为了一个共同体,就像诗句“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所描写的一样。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一度无比悲痛,文成公主依旧享受着吐蕃王朝最高礼遇。

虽然她是奉诏和亲,之前和松赞干布并无爱恋之情,但9年的夫妻生活,让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位雄才大略的赞普。

松赞干布的英年早逝,让她措手不及,痛不欲生,长久地陷入了对夫君的深深思念当中。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没能生育子女,按当时大唐的规矩,和亲的公主在丈夫去世后,可以返回长安。

但文成公主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要继续留在X,继续为藏汉的世代友好做出贡献。

于是,文成公主孤独寂寞地在X整整生活了30年。

期间,她始终关怀X,关心吐蕃,为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为她举行了空前盛大的葬礼,大唐也专门派遣使者吊祭。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

“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

公主去世后,她的高尚品德,得到了吐蕃民众的无比尊敬和爱戴。他们在公主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建起了寺庙,供奉她的塑像,用X最为尊敬的方式对她常年祭祀和膜拜。

属于文成公主的寺庙里酥油灯终日不灭,香火鼎盛,经声缭绕。

其他网友回答

唐朝X时,青藏高原上也崛起了一个少数X国家—吐蕃。吐蕃民风勇悍,崇尚战斗,以战死沙场为荣,所以军事力量十分强大。吐蕃的第二任国王叫松赞干布,英武而有谋略,他平定了国内叛乱,把都城迁到逻些(今X市),制定官制和法律,使吐蕃成为一个强盛的X制国家。

这时候,正是唐太宗当政时期。松赞干布十分羡慕唐朝这个礼仪大国,在贞观八年(634年)第二次派使者到长安访间,唐太宗也派使者进行回访。那时候,少数X都把与中国皇族通婚看作十分荣耀的事。不久,松赞干布又派使者,带着丰厚的礼品,向唐朝求婚。把皇族的女儿嫁到外族,也是汉代以后历代王朝用来安抚周边少数X的一贯外交政策,这叫做“和亲”。但这次唐太宗却没有同意。吐蕃使者回去说这是吐谷浑王离间的结果,松赞干布一气之下把吐谷浑赶到了青海,又攻破了党项等族,然后发兵唐朝松州(治今四川松潘)西境,同时又派使者带着许多X到长安求婚,并且扬言说:“如果不嫁公主给我,我就入寇。”

唐太宗对这种耀武扬威的做法很生气,仍然没有同意。松赞干布也不示弱,大举进攻松州,打败了唐朝守将。唐太宗急忙派名将侯君集等率领五万大军进行反击,唐军乘夜X吐蕃营地,击杀了一千多人。松赞干布害怕了,赶紧撤军,派人上表请罪,并第三次求婚。这时候,唐太宗才答应了这门婚事。

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松赞干布退兵谢罪,吐蕃退出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向西域(安西北庭)扩张,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嫁松赞干布。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时,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嫁松赞干布,使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高。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X。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文成公主,生于任城(今山东济宁),其父史书未记载,多猜测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他的女儿就生在任城。贞观14年(公元640年),唐太宗X一道圣旨,将她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641)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X。据传,玉树县的贝纳沟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这里的藏族首领和X众曾为她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动,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X众耕作、纺织技术。

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仍然养尊处优,直至去世。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没有嫁给其他人或改嫁之事,更没有嫁给松赞干布的儿子。

文成公主虽然是宗室女,不是皇帝的女儿,但是她在吐蕃地位崇高。《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学者王尧等人指出,赞蒙即觉蒙、朱蒙。在被用于称呼赞普的女人时,赞蒙(btsan mo)、朱蒙、觉蒙(jo mo)等头衔没有区别。朱蒙有被写作末蒙。)

在《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的记载中,兼有赞蒙尊称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是地位不低于吐蕃X的人拥有的待遇,而松赞干布的女人里仅文成公主拥有这待遇。

藏族民间有传说故事说禄东赞在护送文成公主的路上与文成公主生下一个孩子。但是,文成公主从出发至到达吐蕃,总共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而且新旧唐史均记载,吐蕃赞普到柏海迎接文成公主,从文成公主出发到柏海见到吐蕃赞普,至多应不超过半年,而禄东赞被留在长安三四个月,等追上公主的队伍,已经费时5个月,禄东赞与为文成公主在路上一个月,不可能生下孩子。这纯粹是瞎编的传说故事。

松赞干布的女人里,只有一个吐蕃妃子生下了后代。而且松赞干布的儿子出生于文成公主到吐蕃之前。因为公元641年左右文成公主到达吐蕃,而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松赞干布之孙即位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儿子必须是出生在文成公主到吐蕃之前,才可能在松赞干布去世前生育松赞干布之孙。古代X男子15岁16岁就与女人生育下一代并不稀奇。

而且在《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的记载中,自文成公主到吐蕃后,只有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一起生活的记载,没有松赞干布与其他女人一起生活的记录。而松赞干布的儿子是在文成公主到吐蕃前就出生了,松赞干布英年早逝,34岁就去世了。

著名藏学家刘立千考证汉藏双方众多史料,反驳了松赞干布70多岁、80多岁等说法,并且证明了松赞干布25岁时与文成公主结婚,34岁时去世。另外,学者根敦却培于1946年写成《白史》,学者根敦却培《白史》认为,松赞干布生于617年,卒于650年,寿三十四岁(《白史》青海X学院少数X语文系1980年印本,87-88页)。

史料里没有“公主出嫁三年都没见过赞布一面”的记载,但是有文成公主很快与松赞干布见面的记载,例如“迎娶文成公主至赞普牙帐”,“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X”。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经过17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X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X之室,四壁陈列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X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X逝世,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太宗,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X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唐高宗又晋封松赞干布为“王”,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奖。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X仍保存X为X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历史。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