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的鲁迅 鲁迅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网友提问: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才发现鲁迅的伟大之处的?

优质回答:

上学时读鲁迅的文章觉得文笔锋利尖端,被他那种视一切都为异端而心存疑惑,觉得大可不必这样于水深火热中,老师总讲“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时,全然不理解鲁迅先生生在那样的时代,忧国忧民的感情。

后来年岁渐长知人情世故才更理解他的处境心思,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普通的民众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他的X不再觉得生僻,读来依有亲切感,有些观点一直是领先并是正确的,“文人相轻”,“国民的劣根性”是无论哪个朝代也是存在的。

其他网友回答

越读他的著作,越感到他的思想通过他的文字表达的这么流畅,犀利。实在是大不易。

其他网友回答

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上,出现了鲁迅的作品——小说《理水》。从“高考指挥棒”的角度来看,鲁迅作品在中学教学中的分量并不会减少。鲁迅不会过时。

鲁迅作品有小说集三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小说《理水》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

我是在真正读懂《故事新编》之后认识到鲁迅的伟大的。

“大杂院”这个名词现在很少见了,而这正是我上小学和初中时的生活环境。十几户人家聚居一处院落,大人小孩随意串门走动,几乎无隐私可言。我家左边隔壁高中生志勇哥有一张学习用的书桌,桌上有个一尺来长的木头书架,让我第一次知道除书包外还有别的放书的东西。

正是在志勇哥的书架里,我见到了几本白皮的装帧很简洁的薄书,什么“且介亭”,什么“南腔北调”,什么“彷徨”之类的,不知道说什么,看不懂。《故事新编》是其中还算好懂的,毕竟是“故事”,毕竟有女娲、嫦娥和大禹,尽管觉得和别的故事书不是一个味。上高中后我才渐渐明白,原来我无意中早早地就接触了鲁迅的作品,当然,仅仅是“接触”。

后来的“接触”就多了,有主动的,有被动的。接触到现在,我有了一些感觉,觉得《故事新编》应该是读懂鲁迅的入门作品——

先读《故事新编》,理一理鲁迅对历史的认知;再读《朝花夕拾》,捋一捋鲁迅的前半生;再读《呐喊》《彷徨》,弄明白鲁迅对革命的态度;再读杂文,看他怎样X这个X和社会;最后读《野草》,进入鲁迅的精神世界,探寻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故事新编》除序言外,有八篇作品:《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前七篇是小说,最后一篇《起死》是剧本的形式。

《补天》写女娲,《奔月》写羿与嫦娥,《理水》写禹,《采薇》写伯夷叔齐,《铸剑》写干将莫邪之子复仇,《出关》写X,《非攻》写墨子,《起死》写庄子。

这八篇作品重构了远古神话、传说故事以及诸子事迹,以鲁迅独有的风格为中国的先秦历史勾勒了一幅简笔画。尽管我说是入门作品,但你肯定不能只读一遍。仔细品读,你会有很多新奇的发现。

你会发现今人常用的什么“解构”“恶搞”“穿越”,都是鲁迅玩剩下的;

你会发现鲁迅除了讽刺批判,也会歌颂赞扬;

你会发现,神圣化或者神秘化的人事中总有一些被掩盖了的真相;

你会发现鲁迅对儒、道、墨的态度不一(然后你可以接着去看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杨国荣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嵇文甫的《春秋战国思想史话》以及吕思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

你还会发现,通过注释你又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

出版社现在一般不出鲁迅作品的单行本了,书店里见到的往往是“小说全编”“杂文X”之类的。我手头的一本《故事新编》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10元本,真不贵。我曾经翻看过的那种白皮书,不知道志勇哥还保存着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