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翻译与注释
、原文节选与注释
、原文:我至京师,马生以乡晚身份见我,赠长信为礼,词顺理通,论辩和顺,自称少时勤于学业,诚进修之善者,将归见亲,特以治学艰难告之,勉乡人勤学,吾志也;毁我夸遇,非知我者。
释:东阳,指浙江东阳市,当时属金华府,马生,指姓马的太学生,即马君则,序,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这篇文章小编将为赠序,余,我。
、原文: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释:东阳,今浙江东阳市,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马生,姓马的太学生,即马君则,序,文体名,有书序、赠序二种,本篇为赠序,余,我。
、原文: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圣贤之道:指孔孟儒家的道统,宋濂一个主张仁义道德的理学家,因此特别推崇它。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与节奏
文:送东阳马生序划分节奏如下: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X书。
濂自述幼时酷爱进修,但因家境贫寒,无力X书籍,他常向藏书之家借阅,亲手抄录,按时归还,在严寒的天气里,砚池结冰,手指冻僵,但他仍不懈怠,他通过这种方式广泛阅读了各种书籍。
《送东阳马生序》的主旨与译文
旨:《送东阳马生序》通过叙述作者早年勤奋进修、克服困难的经历,强调了学业成就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而非天资和条件。
文:
、我年幼时就热爱进修,由于家境贫寒,无法X书籍,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写,约定日期归还,在大寒的天气里,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但我仍然坚持不懈地抄写。
、如今的学生在太学进修,X每天提供食物,父母每年赠送衣物,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坐在宽敞的大厦下阅读《诗经》和《尚书》,没有奔走的辛劳;有司业、博士作为他们的老师,没有他们问而不答、求而不得的情况;所有应该有的书籍都聚集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录,借阅他人的书籍才能阅读。
、太学的学生们在太学进修,X每天提供粮食和酒食,父母每年赠送皮衣和葛衣,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坐在宽敞的大厦下阅读《诗经》和《尚书》,没有奔走的辛劳;有司业、博士作为他们的老师,没有他们问而不答、求而不得的情况;所有应该有的书籍都聚集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录,借阅他人的书籍才能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全文翻译如下:我年轻时特别爱慕读书,由于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写,约定日期归还,在大冷天里,砚池里的水冻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但我仍然坚持不懈地抄写,我终于在艰苦的环境中积累了聪明。
、原文一句一译如下:余幼时即嗜学,我年幼时就爱慕读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送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及原文如下:翻译:我年幼时就爱进修,由于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家求借,亲抄录,约定期送还,天酷寒时,砚池中的冻成了坚冰,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