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五大原则六大要素?
五大原则:
1.正确地确定价值(Value)
精益生产管理中经常使用“价值”这一概念,这里的价值是从顾客的角度定义的,所谓有价值的活动是能为顾客增加效用、顾客承认它的必要性并愿意为其X的活动,正确地确定价值就是以顾客的视角而不是公司或部门的视角确定价值和从设计到生产到交付的全部过程。
2.识别价值流(ValueSteam)
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并给它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从概念设计到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再到投产的技术过程,从订单处理、计划到送货的信息过程和从原材料到产品的物质转换过程,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和服务过程。
3.流动(Flow)
如果正确地确定价值是精益思想的基本观点、识别价值流是精益思想的准备和人门的话,“流动(Flow)”和“拉动(Pull)”则是精益思想实现价值的中坚。精益思想要求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步骤)流动起来,强调的是不间断地“流动”。“价值流”本身的含义就是“动”的,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如部门的分工(部门间交接和转移时的等待)、大批量生产(机床旁边等待的在制品)等等阻断了本应流动起来的价值流。
4.拉动(Pull)
“拉动”就是按客户的需求投人和产出,使用户精确地在他们需要的时间得到需要的东西。
5.尽善尽美(Perfection)
按照上述四个原则对过程不断进行改进,其结果必然是价值流动速度显著地加快。而不断地用价值流分析方法找出更隐藏的浪费并进一步改进,这样循环使过程趋于尽善尽美。
生产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
环、测。
精益生产的三个内容?
(1)在生产系统方面,一反大量生产方式下的作业组织方法,以作业现场具有高度工作热情的“多面手”(具有多种技能的工人)和独特的设备配置为基础,将质量控制融会到每一生产工序中去;生产起步迅速,能够灵活敏捷地适应产品的设计变更、产品变换以及多品种混合生产的要求。
(2)在零部件供应系统方面,采取与大量生产方式截然不同的方法,在运用竞争原理的同时,与零部件供应厂家保持长期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包括资金合作、技术合作以及人员合作(派遗、培训等),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并注重培养和提高零部件供应厂家的技术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使零部件供应系统也能够灵活敏捷地适应产品的设计变更以及产品变换。进一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使零部件供应厂家也共享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从而保证及时、准确地交货。
(3)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以并行工程和团队工作方式为研究开发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主查”负责制为领导方式。在一系列开发过程中,强调产品开发、设计、工艺、制造等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同时并行开发。这种并行开发还扩大至零部件供应厂家,充分利用它们的开发能力,促使它们从早期开始参加开发,由此而大大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成本。
(4)在流通方面,与顾客以及零售商、批发商建立一种长期的关系,使来自顾客和零售商或批发商的订货与工厂的生产系统直接挂钩,X成为生产活动的起点;极力减少流通环节的库存,并使X和服务机能紧密结合,以迅速、周到的服务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
(5)在人力资源的利用上,形成一套劳资互惠的管理体制,并一改大量生产方式中把工人只看做一种“机器的延伸”的机械式管理方法,通过QC小组、提案制度、团队工作方式、目标管理等一系列具体方法,调动和鼓励职工进行“创造性思考”的积极性,并注重培养和训练工人以及各级管理人员的多方面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企业组织中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由此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兴趣。
(6)从管理理念上说,总是把现有的精益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看做是改善的对象,不断地追求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费用、质量完美、缺陷为零、产品多样化等目标。这样的极限目标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种无穷逼近的不懈追求却可以不断产生意想不到的波及效果,即不仅“白领阶层”、而且使大部分“蓝领阶层”的职工也提高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在工作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带来的,则是质量和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精益生产三定原则?
定品种、定位置、定数量。
定点(定置):规定现场所有物品放置到合适的位置。
定容(定物):对现场物品放置到固定容器、区域内等,并进行标识。
定量:核定区域堆放物品的数量。
讲白了,就是什么样的物品多少数量放在什么位置,这就是三定的定义。它是“5S”工作中整顿工作的工作原则,也是坚持整顿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
精益生产的三大基石是?
答:精益管理中的三大支柱是JIT及时生产制,GT成组技术和TQC全面质量管理。
1、精益管理源自于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精益管理由最初的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
2、它能够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组织社会性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精益生产顺口又响亮的口号?
1.消除浪费,提高效益。
2.全员改善,促进生产。
3.精益求精,品质至上。
4.全员参与,强化管理。
5.精益求精,铸造品质。
6.挑战自我,精益求精。
7.市场是海,质量是船。
8.节能降耗,精益生产。
9.减少浪费,提高质量。
10.整洁舒适,安全规范
精益八个维度?
1、职能化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的“职能化”理念主要反映在“不良品不转入后工序”原则的落实。确保“良品”,这是生产活动的首要条件,任何要素也不能作为轻视质量的理由,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精益生产方式强调检验是一种不创造价值的浪费,检验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不良,并非是挑选不良
2、遵守标准理念
标准化活动是确保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系统有效运作并持续改进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制定的标准本身脱离实际;二是实际操作者对标准的理解不够。为此,精益生产方式特推出“标准作业”制度。
3、利润源泉理念
精益生产关注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它的观点是利润的源泉在于制造过程和方法。因制造过程和方法的不同,产生的成本会大不相同。
4、暴露问题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非常强调问题的再现化。即将潜伏着的问题点全都暴露出来,以便进一步改善。其中采用的手段主要包括:不许过剩生产,追求零库存,目视管理,停线制度等。过剩生产和库存的浪费与其他浪费是有本质性区别的。
5、团队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的“团队”理念主要反映在有利于相助的设备布置形式、设立“接棒区”、“自主研究会”、与协作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及追求全体效率等方面。
6、以生产现场为主的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现场是一个有机体,绝不能将现场看成是将“脑”托付给管理部门,而只有“手脚”的场所。管理部门不能成为现场的“指挥官”,应以“提供服务”的姿态,扶持现场,并充分挖掘现场的潜能,建立现场的自律机制,使现场真正处于“主人公”的位置。企业精益生产活动的重点就是企业的现场管理,企业推行现场管理大多数都是开展企业的6S管理,6S管理可以说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6S管理也是精益生产活动的基础,
7、持续改善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有五项改善精神守则:
①抛弃固有的旧观念;
②不去找不能做的理由,而去想能做的方法;
③学会否定现状;
④不等十全十美,有五成把握就可动手;
⑤打破沙锅问到底,找出问题的症结;
这样通过不断的改善,最终实现“集小变以成大变,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目的。
8、人本化理念
精益生产的“人本化”理念主要反映在“多能工制度”上。在以往大量生产的时代,为追求高产量,就将作业彻底地细分化。精益生产方式中的提案制度,自主管理活动以及“少人化”过程减少人员时,从优秀人员中减少等制度,都是“人本化”理念的具体表现。
精益生产七大手法口诀?
1.双(shuang),即双(shuang)手操作法是指研究并记录左右手在操作时各自的动作要素,并发现双手动作的不平衡之处,进而改善调整使双手的操作趋于平衡的方法。
2.人(ren),即人(ren)机配合法是指通过记录操作人员与机器之间的操作情况,从而发现人或机器的多余能量,并充分利用的方法。
3.洞(dong),即动(dong)作分析法是指研究分析人在操作时的各种肢体及躯干动作,并发现和消灭不必要动作,使劳动强度最低的方法。
4.房(fang),即防(fang)呆法是指防止非专业的外行乃至最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方法。
5.成(cheng),即程(cheng)序分析法是指用特定的符号记录整个生产过程,并找出过程中不合理不科学之处,用特定的方法进行改善,从而制定出最合理的生产流程的方法。
6.功(gong),即工(gong)作抽样法指利用统计学原理,根据机率性和随机性的原则,对人员或机器的工作进行瞬间观测和记录,以一定的观测样本,来推定观测对象总体状况的分析方法。
7.时(shi),即时(shi)间研究
指将作业动作细分,利用专门工具如秒表测量,并配合相关系数,进行标准工时建立的方法。
精益活动的三种类型?
①6S现场管理: 这是最基本的精益生产活动,包括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等方面的持续推行
②个人提案改善: 就是由员工个人对发现的问题整理成改善提案,并进行改善的一种活动。
③QCC小组活动: 就是由3-10人组成改善小组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发现、分析和改善的活动。
精益生产名词解释?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
它的特点是强调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以科学合理的制造X来组织为客户带来增值的生产活动,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显著提高企业适应市场万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