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人夏天用的冰是哪里来的?
优质回答:
答:古人夏天“吃冰”这事儿,在“古典名著”《笑林广记》里就有生动描述:一傻女婿大夏天去岳父家吃饭,吃到了岳父特意准备的冰块。深感凉爽的傻女婿,偷偷摸了两块冰带家去。谁知到家后冰已化成了水。满脸懵懂的傻女婿惊得连连嗟叹:“奇!如何撒出了一脬尿,竟自逃走了。”
可以说,发展到明清年间,“吃冰”已经进入了中国古人的夏季日常生活。不懂“冰”的,基本就是《笑林广记》里的“傻女婿”。
而在中国古代,每逢炎炎夏日,古人对“冰”的消耗量,也是无比惊人。中国历代王朝都有“颁冰”的隆重典礼,即在夏日到来时,将上好的冰块赐给朝中大臣们。在明清年间以前,往往只有柱国大臣和王公X才可享此荣耀。比如盛唐年间只是小官的杜甫,就以“敢忘宫恩玉井冰”的名句,表达了对“赐冰”的渴望。发展到明清年间,“赐冰”的福利更扩大,京城各级衙门大小官员,都可以从立夏日起,凭“冰票”领冰。
当时这些“官老爷”们,消耗冰块的数量有多少?唐代时,王公大臣夏季时要饮“冰酒”,杨国忠等权臣在夏季办宴会时,还要立起“冰山”。那年头“家里有冰”,可比“家里有矿”撑场面。而以清代《帝京岁时记》的记载,仅国子监一家,每年夏天就要“领冰七方”。而乾隆八年这一年,京城大小衙门领冰更在“土窖十万额冰内取用”。除了“赐冰”外,当时还要“赐冰汤”,紫禁城内设有冰桶,专供办事官员饮用,每天的消耗量也是惊人。
而除了官员外,民间“吃冰”更是习俗。特别是唐宋年间起,原先只是X“专享”的冰块,越发流传民间。唐代时就有商人“卖冰于市”。宋代时“卖冰”更成了大城市的时尚,还出现了果汁与冰混搭的“冰酪”,公认冰淇淋的前身。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诗篇里,常见“卖冰”“吃冰”的经典名句。其“冰雪一窑活一家”的咏叹,更缩影了“冷饮业”在当时的角色——对于老百姓家来说,这就是“商机十足”的X产业。
发展到“明清年间”,“冷饮业”这个X产业,也在全国红红火火。X士大夫们夏日品尝的各类“冰酪”,早就花样翻新。城市里的普通老百姓家,夏季里饮用“冰水”“冰镇酸梅汤”也成时尚。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每年立夏之后,北京城里小贩,就开始走街串巷“卖冰”。江南的许多城市,每年都要从北方大量“买冰”储藏。
而且,古代老百姓夏季“买冰”“用冰”,也不仅仅为了食用。更重要的用途,就是蔬果保鲜。比如明代时浙江特产的大黄鱼,明初时还主要做成鱼干贩运到北方,后来由于“冷冻”技术发展,捕捞上来的大黄鱼,都用冰块冻住,然后经大运河运来,出现在北京市场上时,竟然还都是新鲜的。另外明清年间的水果商人,也常用冰块储藏水果。发展到万历年间时,还因此出现奇景象:北京集市上的新鲜海产品,因为数量太多,竟比猪肉还便宜。
想要造就这“价格奇迹”,那真是得用不少冰。
而除了这些用途外,冰块还是古代重要的“药材”。比如南方的冰块,由于南方气温高冰块薄,所以当地往往冬季时在冰块上撒盐,夏季时就可以食用。常用来“解暑愈病”。《本草纲目》也记载,夏季时将冰块敷在膻中穴,可以治疗“热盛昏迷”。在“医疗工作”里,冰块的消耗量也不少。
甚至,古代中国人“夏季冰块消耗量”,还惊到了当时来访的外国人。明末传教士的笔记里,就有对中国“冷饮”的记载。17X,出使大清的俄国使者BELL,吃惊的在北京看到了“黑龙江大鲟鱼”。这些大鲟鱼从千里之外的黑龙江畔运到北京,一路全靠冰块冷冻,到达北京时竟依然新鲜无比。通过他的记载,后来欧洲的渔民们也有样学样。18世纪末时,这种“冷藏保存”技术才风靡了英国捕鱼业。
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古代夏天里,应用于各行各业,消耗量惊人的冰,究竟是怎么来的?比较“小众”的办法,就是“人造冰”。在《淮南万毕术》等典籍里,就记载了各种新奇的“夏造冰”方法。但在古代科技条件下,这种方法获得的冰还是有限,“主流”的办法,一直是“采冰”与“藏冰”。
早在商X间起,中国历代王朝就高度重视“采冰”,周朝负责采冰的官员叫“凌官”,储藏冰块的冰窖叫“凌阴”。1976年考古队在雍城发现的春秋时代“凌阴”遗址,深达1点8米,可藏冰190立方米。采冰也有“绩效考核”。《唐六典》规定“每岁藏冰一千段,方三尺,厚一尺五寸”。这个苦活以韦应物的形容说,真是“腊月深井汗如雨”。直到唐代时,中国冰块的产量依然有限,多是供X享用。
但宋代以后就不同了,随着开凿技术和藏冰技术的进步,冰块产量大增。明代《帝京景物略》里就记录了当时采冰的劳作场景:每次都是凿出一尺见方的冰块,然后将大冰块运进两丈深的地窖储藏。当时的采冰运冰技术已经十分先进,采冰时先放水“涮河”,然后用六尺长的冰镩来采冰。冰窖里还有百年老榆木做成的“冰板”,放冰时冰块沿着冰板滑下,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所以,明清年间,单是北京城的“藏冰”数量,就是大大的飞跃。单是紫禁城里的“内窖”,就藏冰两万五千块,西门外窖藏冰五万六千块,德胜门外地窖藏冰三万六千块,景山外藏冰五万七千块。X的冰窖都要用琉璃瓦建造,且采用石灰灌浆,隔热能力十分强大。别管外面何等酷暑,里面拿出来的,必然是凉爽的冰。
这些还都只是“官窖”的藏冰,另外老北京还有大量的民间“冰窖”。北京许多“冰窖胡同”名字,就印证了当年火热的“藏冰业”。而除了北京之外,明清年间全国各地民间,“藏冰”也都不是新鲜事。比如在炎热的江浙地区,都有大量的“冰窖”“雪窖”,用于藏冰消暑和生鲜冷藏。特别是苏州一地,明末时的“冰厂”就有十五六处,后来清军南下时听岔了,还以为是“兵厂”,差点全给毁干净……
但不管怎样,这越发发达的“藏冰”业,不但造福了古代的夏日生活,更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文明对于生活的意义,简单“一块冰”,就是多少回味在其中。
参考资料:李佳《清代北京冰窖藏冰技术研究》、商传《走进晚明》、傅维康《古人的藏冰与用冰》、孙清廉《古人食冰趣事》、邱仲麟《冰窖、冰船與冰鮮: 明代以降江浙的冰鮮漁業與》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其他网友回答
有两种方式
一种冬天从封冻的江湖里取冰,然后存放到冰窖里。
《周礼》有冰人,掌斩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于此。
具体取冰过程可以看看好莱坞动漫电影《冰雪奇缘》开头的一段。
古代X是有自己的存放冰块的冰室的。这个俗称冰窖。
一般冰块可以在冰窖里一直存放到夏天,用的时候就取出来。
《邺城旧事》有冰井台。《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宋朝会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务,隶皇城司也。
除了冬季存冰,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夏季制冰的技术。
古人发现,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甚至结冰。于是就有了夏季制冰的技术。
《杜阳杂编》记载:“盛夏安镬,用水晶如掌者汲水煮沸,取越瓶盛汤,油帛密封,复煮千沸,急沉涧底,平旦冰结矣,名寒筵冰。”
“水晶如掌”就是指的是硝石。
另外古代人还有冰箱
比如,1978年湖北随州战国墓出土的“曾侯乙铜冰鉴”就是2000多年前的冰箱。
冰鉴分两层,一层放冰冷却,一层放酒。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夏天用的冰哪里来的?外国的古人咱先不去管,中国的古人,是靠冰窖、冰室、冰井贮存冬天的冰,然后夏天来用的。
夏代的考古资料还不甚详实,暂放一边。
殷商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冰字,写作“仌”。最重要的是,当时已有了冰窖——河北藁城台西商代诸侯邑落遗址编号为132的室外储藏窖,坑口1.9-2.5米,深5.4米,分两层。学者认为,“很有可能是用以藏冰的凌阴”。“凌阴”,是周代冰窖的名称。
2004年安阳大司空村也发现了晚商井藏式窖穴。窖深2-3米,在穴底,还有一个深达6米以上的长方形井式竖坑。学者们认为,这个窖穴是商代的冰窖,但除了储冰之外,也冷藏易腐食物。这样的窖穴,还有其他的考古发现。
周时,冰窖已很普遍。如秦都雍城宫殿区的“凌阴”,结构设计非常合理,具备X冰融积水的功能。 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收录了一个字——窞(dàn),他解释说:“窞,坎中小坎也,《易》曰:入于坎窞”——这指的就是既存冰,又贮藏易腐食品的冰窖。
考古发现的春秋韩都新郑宫殿区的地下冷库,内铺地砖,又挖一溜五井,有大量猪、牛、羊、鸡骨出土。易县燕下都发现的冷藏屋,内挖三眼井,同出土牛、羊、鸡等食品。
周朝,不仅冰窖已很普遍,还有了专门掌管冰窖的官员。周《礼.天官.凌人》载:“夏,颁冰掌事。秋,刷。”汉代郑玄注曰:“刷,清也。郑司农云:刷除冰室,当更内新冰”。
汉代,冰窖开始称作冰井。郦道元的《水经注》说,汉“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他的意思,大约是说“冰室”储物,“冰井”储冰。
现在知道早年间规模比较大的冰窖,是三国时期魏武曹阿瞒建的冰井台。据说,曹丞相在河南漳县,那个时候叫邺城的西北,建了三个“台”——中为铜雀台、南为金兽台、北为冰井台。有书说,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于冰井中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赐大臣。”曹操发兵攻打东吴,放话是准备“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冰井台为二乔所备,倒真也未可知。 汉以前,冰窖基本都是专为皇亲国戚、王公X所用的。到了魏晋时期,其普及性稍稍有所扩大。
一个证据是,晋代,“冰鲜”一词开始盛行。士族之外的文人,亦可食用到“冰鲜”食品了。
另一个证据,是在南朝时,已有了“冰壶”一说。“冰壶”,玉制储冰器皿,这才有了当时“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诗句,也才有了后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绝唱。
唐宋时期,冰窖更为广泛。文人墨客吟咏夏天也能享用寒冰,感觉特别爽的诗句不少,不遑多论。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还有了冰酒,称为“冰堂”。苏轼诗曰:“使君已复冰堂酒,更劝重新画舫斋”。陆游称赞滑州冰堂酒天下第一。那个时候的“冰堂酒”,肯定不是现在冰冻葡萄酿成之酒,类似于冰镇之酒可能性更大。 到了清代,冰窖才有了官窖和民窖之分。不过,民窖大多很小很少,现在还能保存的更是凤毛麟角。比如北京,现在能查到的,只有三处官窖—— 一在故宫之内;一在北海公园东门陟山门街雪池胡同,号称雪池冰窖 ;一在北海公园东夹道恭俭胡同五巷五号,号称恭俭冰窖。
但即使到了这个有民间冰窖的时候,对于最广大的老百姓来说,也只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命运吧,引车卖浆者流,何尝不是如此。
还要补充几句,在很早以前,中国的先民,已经有了类似冰箱的器物——冰鉴。周《礼.天官.凌人》说:“春始治鉴,………祭祀共冰鉴”。注解说,这是一种大口的容器,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 古代的时候,还通过置冰于室中,营造“冰厨”环境。《吴越春秋》说:“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室于冰厨”。看来,越王勾践,也不完全是卧薪尝胆滴。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冰着湿乃消,畏阴雨天,以棉衣盖护,燠乃不消。
古人夏天消暑用的冰块,多在冬天时候藏于五米左右深的窖中,待次年夏令时取出。文武大臣宫廷颁赐,民间有钱人家亦市买,大户人家则会自己建造冰窑。
其他网友回答
由于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地球还是那个地球,所以,古代的夏天也热,冬天也冷,古人们早就学会了藏冰技术。
一、古人藏冰历史有多早?
在夏朝历书《夏小正》里,就开始有了古人藏冰的记载,也就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
《诗经》是来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其中在《国风·豳风·七月》中有一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意思是说,十二月凿冰咚咚咚,正月搬到冰窖中。
与《诗经》同时代的《周礼·天官·凌人》中记载“凌人,掌冰”,就是说,在周王朝,有一个专门职业,叫凌人,专门负责藏冰。不知道凌人在没有冰的季节里干什么?难道是冬夏两季上班,春秋两季休息?这个工作实在太令人羡慕了。
二、古人如何藏冰?
根据上文《诗经》的内容,可以知道,古人藏冰的场所,叫做凌阴。
各个时代的叫法都不一样,隋唐时期叫冰井,明清代叫冰窖,意思差不多,都是古代的大冰箱。
1976年,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秦雍城遗址,发现了春秋时期秦国的一处凌阴,能藏冰190立方米。大家可以先想想190平方的豪宅有多大,然后将这个豪宅竖起来,就是190立方米。
古人藏冰的方法比较简单。先是由管理藏冰事务的官员带领X或农民凿好冰窖,肯定要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
等到每年大寒季节,藏冰官员再带人到水质好的地方凿冰,运送到冰窖中储藏,大寒季节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
冰块放入冰窖前,下面要铺垫上新鲜稻草、芦席,等冰块放好后,上面还要盖上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冰窖口,坐等夏天,可以享受冬天一样的味道。
这种储存方法,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古人常常会根据实际需求,将藏冰量相应提高,提前计算好损耗。
三、古人藏冰的仪式。
古人藏冰时,先要用黑色的牲畜和黑色的黍祭拜司寒。司寒就是水神,传说他所用的东西都是黑色的。
古人取冰时,要在冰室内设桃木做的弓和棘做的箭。桃与逃谐音,寓意可以逢凶化吉。棘有刺,也是古人避邪之物。
四、古人藏冰的用途是什么?
古人藏冰的用途,当然是夏天解暑。除了解暑之外,还有一些特别的用途:
赏赐。夏朝历书《夏小正》就记载,每到三伏天,最高当局就会把藏冰当做珍贵礼物,赏赐给士大夫享用。在后来的历朝历代,还有专门的颁冰仪式,不同级别的官员,所得到的冰量也会有差异,分到冰的人会把它当做荣耀。
礼物。我家藏了冰,你家没有,那我就赠送些给你。不要小看这个礼物,夏天送冰,和雪中送炭一样珍贵。可惜的是,这个礼物不能送远。
制作冷饮冷食。古人加冰加入到食物中,就成了冷食。另外,古代的酒,度数低,夏天温度较高时,会继续发酵变酸,所以王公大臣会在夏天设宴,饮冰酒。
市场X。隋唐之后,市场上开始有冷饮售卖了。南宋时期,夏天街市上甚至X“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饮料。据说,西方的冰激凌,就是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将技术偷回去的。
显摆。唐代杨国忠得势时,也就是杨贵妃他哥,某年夏天在家里设宴,曾经用大块冰雕堆成山,围在宴席四周,结果大伏天在里面喝酒,还要穿薄棉衣,其解暑效果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大功率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