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四十不惑怎么理解?
优质回答:
岁月匆匆,潮起潮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今到了四十不惑之年,也许大家都活明白了,可是好多事情也许已经晚了,不过能明白就好,一些关键的事情,如果还不明白,那就晚了,自己的个性、习惯、经历、修养、婚姻、事业等等,自然地给自己打造了一个所谓的个人牢笼,甚至是囚笼,当你明白时,你可能已经习惯了这个牢笼,明知里面的阴暗,X却久久不能离开,因为你已习惯了这个牢笼,习惯了自己多年的生活,如果离开,可能还有点舍不得,不习惯。
不过,人到四十,是真真的不惑了,以前是不是自己的自己,现在可以是自己的自己了,虽然不完全是,但是大多数是。对所有的人事物都不再恐惧,可以思考后理解,让心地坦然地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和心外。
其他网友回答
四十不惑?其实五十也会疑惑,何况是四十。所谓的四十不惑,实则是回过头来对三十而立的志向做一个总结和判断,看一看我们三十而立的志向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是否正确是否继续坚持,如果觉得还行无所疑惑,那就继续下去;如果觉得不妥,还需要调整改动,那就是有存疑之处,去思量改变就是了。
其他网友回答
“四十不惑”语出《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中“四十不惑”以当何解?为何到了四十岁,就不会迷惑?
孔子曾在《子罕》《宪问》都说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而且弟子子贡说这是“夫子自道也。”
那如何才能做到“知者不惑”?
我们再来看孔子治学修身的轨迹:十五岁树立探究学问的志向;三十岁,学习小有所成,能够立身于世;四十岁,因掌握了各种知识,遇事不会迷惑不解,难以应对;五十岁,知晓了天命有常,世事无常;六十岁,别人一说话,便能听出大旨,了然于胸;到了七十岁,随心所欲,行有常,举有止,洽然自得。
孔子在《论语·子罕》说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什么意思呢?
对照上面孔子一生治学轨迹,可知“可与共学”的“学”与“十有五而志于学”相同,泛指“礼、乐、射、御、书、数”等所有学问。
《论语·子罕》曾记载:有人曾感叹孔子学问渊博却没有地方施展。于是孔子自谦地说:“X什么好呢?是赶大车呢?还是做弓箭手呢?我赶大车好了。”
“可与适道”的“道”指学习《诗经》里的治国理政的“X”、“大道”。
有一次子贡在学习时,忽然引用《诗经》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高兴地说:”子贡啊!开始可以与和我谈《诗》了,能举一反三,不错啊!”(《论语·学而》)
“可与立”的“立”则是指学《礼》以立身。我们知道孔子曾为了掌握更多礼仪制度,在二十五岁时不远千里向身为周室守藏史的X问礼,也曾将收集到的典籍托X送回周室馆藏。可见孔子一生致力于学习、遵守与弘扬周礼,因为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权”相当于学《易》,掌握了进退有度,遇事权变。孔子曾感叹如果早点学《易》,“加我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纵观孔子治学求道的一生:首先有志于学,即少年立志,找到努力方向;然后笃学有所成,懂得运用,可以安身立命;最后圆融贯通,超脱所学局限与束缚,进入通达的境界,懂得如何权变!
其中“四十不惑”谓为关键,即选择好了方向,就要更加坚定自己的道路,不要左右摇摆!只有坚定不移,才能在你的领域成为专家!
所以孔子说,后生可畏,如果到了四五十还没有什么名声,也不用惧怕他了!(《论语·子罕》)
除了治学,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更加成熟圆融,不再如毛头小子般意气用事,茫然无措!
当然“四十不惑”并不是指到了四十什么疑惑都没有了,而是可以逐渐接受、消化和排解!
我本人也刚刚步入四十不惑之年,昨天又重温了一遍张学友、梅艳芳主演的《男人四十》,以往不解的镜头也慢慢理解:
男人四十,明明到了不惑的年纪,但是却困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角色里,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中,活成一个大大的“惑”字!
但人生就如一杯酒,历经岁月的沉淀,渐浓渐醇,虽有迷茫,疑惑,挫折,妥协,以及中年危机的惶恐,也许年轻的梦想遥不可及,但是最终学会与自己和解!于是挥一挥衣袖,与青年的自己作别,向阔然自喜的老年迈进!
其他网友回答
十五志学——男孩到十五岁要开始立志学习;
二十弱冠——男孩到了二十岁要进行加冠礼,而二十岁男子不是非常强壮,故称“弱冠”;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事业有所成就;
四十不惑——这个年龄的人应该有了“自知”。即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说白了,就是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五十知天命——这个年龄人过半百,已经明白了自己此生是什么样子了,并且不该再去与命运抗争,而是应该顺应天命;
六十耳顺——说的是到了六十岁,人就会变得“中庸”了,什么话都能听得下去,也能辩明事非曲直;
七十古来稀——指这个年龄自古很稀少;八十耄耋——耄耋用来形容年龄非常大的人;
九十鲐背——指人活到这个年龄的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鲐鱼”;
百岁期颐——”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其他网友回答
古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句话是孔子在对学生讲学时所述。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呀:"我十五岁时就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够自立,站得住脚,挺起个;四十岁时能不被外界事物所
迷惑,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人生过半,酸甜苦辣都尝过,面对现实,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走好下半生;六十岁的时候就能够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人生一甲子一切都明了;七十岁已进入老年行列,人生七十古来稀,可以随心所欲过好每一天,但不能越出规矩,知法守法,不依老卖老。
这里是孔子自述了他自己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现在孔子的思想对我们的人生仍然有指导意文。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现在我们年龄是不断的增长,但困惑仍很多。确实是这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入了快车道,科技都飞速向前发展,改天换地,甚至一天一个样,信息也大爆炸,完全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困惑扑面而来,让人迎接不遐,有时无所适从??怎么办?
那就只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已的心态,努力去学习,尽量掌握新的知识。困惑,烦恼,不甘,抱怨都没有用,对自己无益,只要不忘初心,努力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