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荀子和孟子各自对人性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优质回答:
孟子“妈妈”和荀子“爸爸”的“隔空辩论”!
孟子的性善论受到荀子的强烈批评。荀子是战国晚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又被称为“孙卿”。按照师承荀子应该叫孟子师兄,因为他们都信奉儒家学说崇拜孔子。
作为一代大儒,荀子也曾经在“稷下学宫”干过,且职务比孟子高,他曾经三次做过稷下学宫的“祭酒”,也就是校长。和孟子一样,荀子也是个犟脾气。孟子为了“正人心、息邪说、拒诐行”,到处与人辩论、批评同时代的思想家,而荀子更厉害,除了孔子不批评,其他人被他全部骂了个遍。他写了一篇文章叫《非十二子》,把当时先秦各学派代表人物墨翟、慎到、田骈、子思、孟子等十二人,全部骂了一顿。荀子喜欢骂人,但他不是像X骂大街的人,他是在对其他思想家的批评中,树立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地位。尽管孟子是师出同门的前辈师兄,荀子批评起来也绝不留情。他批评孟子和子思说: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1]
“大致上效法古代圣明的帝王而不知道要领,还自以为才气横溢、志向远大、见闻丰富广博。根据往古旧说创建新说,把它称为‘五行’,乖僻背理而不合礼法,幽深隐微而难以说明白,晦涩缠结而无从解释,却还粉饰他们的言论而郑重其事地说:这真是先师孔子的言论啊。子思倡导,孟轲附和,社会上那些愚昧无知的儒生不知道他们的错误,于是就接受了这种学说而广为传播,以为是孔子、子弓立此学说来嘉惠于后代。这就是子思、孟轲的罪过了。”
荀子激烈地批评师兄孟子,主要是在人性的观点上,与孟子截然相反。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2]
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是错误的,他没有分清什么是“性”,什么是“伪”。“本性,是天生的,是学习不来的,也不是后天人为的。礼义,是圣人制定的,通过学习人们就能得到,经过努力就能做到。不可能通过学习,也不可能是人为,而是先天自然生成的,这就是本性。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可以经过后天人为的努力实现的,就是人为。这就是本性与人为的差别。”[3]
在荀子看来,“性”是人天生的本质,你无法改变,学与不学,它就在那里。而“伪”则是人后天的学习所得到的。一句话,“性”乃天生,“伪”是人为。荀子反对性善论,针锋相对提出了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X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人性是恶的,善是人为的。人性从一生下来就有贪图私利之心,按照这种本性,人与人之间就要发生争夺,也就不再讲求谦让了;人天生就有忌妒仇恨的心理,按照这种本性,就会发生残害忠厚善良的事情,这样忠诚信实就丧失了。人生来就有爱好声色的本能,喜好听好听的,喜欢看好看的,按照这种本性,就会发生X的事情,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就都丧失了。放纵人的本性,顺着人的X,就一定会发生争夺,就会出现违反等级名分、扰乱礼仪制度的事,从而引起X;所以,一定要有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才能确立合乎等级制度的正常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所以,人性本恶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善是人为的。”
孟子是乐观热情理想主义的人,他看到的是人的正面;荀子是冷静深沉现实主义的人,他看到的是人的反面。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的社会性;荀子的人性论强调人的自然性。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贪婪、趋利避害的动物,为了生存要争夺资源,生活就是你死我活的过程。如果顺着人性,放纵X而不知节制,人就会走向恶的一面。所以,抑制人性恶的关键,是如何看管好人内心深处蓬勃生长的X,不让它野蛮生长。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禁欲文化,这有点绝对化,但从道家到儒家,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都主张寡欲文化,要求人们尽量减少X,而不是让人做个毫无X的“木头人”。荀子认为人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但是不能太过分,所以他主张“以道制欲”,凡是符合“道”的X,多一点又何妨?凡是不符合“道”的X,多一点也不行。
荀子也高度重视人与禽兽的区别。孟子认为人和禽兽的区别,是人除了本能之外,还有“恻隐之心”等四种善端,而荀子认为,“性质美而心辩知”,意思是说,人和动物一样的本性都是恶的,但人有理智,可以通过学习成就善性。至此,荀子完成了性恶论的论证。人性是恶的,如果放纵它,人就是坏蛋;但是人又有区别于禽兽的理智,所以,人具有通过后天的学习而积累善性的特质。
其实,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不过是人的正反面,区别就在于论证人向善的不同路径而已。孟子的“善”来自于内心,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虽然人先天有善性,后天也有可能会失去;荀子的“恶”来自于人的本能,但君子可以“化性起伪”,“强学而求有之”。也就是说,人先天没有的善性,经过后天学习也可以具备。因此,孟子的性善论其实是“后天变恶”论,荀子的性恶论其实是“后天变善”论,二者都强调后天学习和道德养成的重要性。
在儒家哲学的舞台上,孔子定下人生舞台剧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孔子是导演,孟子是“唱红脸”的主角,荀子是“唱白脸”的主角。孟子勉励人们,人心本善所以可以为善,但一定要注意后天的养成,千万不要丢掉了善性;荀子告诫人们,人性本恶但也可以向善,关键是用礼和理来节制X而不至于太放纵,也可以为善。一个主张道德修养要向内求索发明本心;一个主张加强道德教化和礼制约束。他们的社会理想相同,都是劝人向善之说,都源于他们对拯救人性拯救社会的使命感。不过孟子主张靠自我修行,荀子主张靠礼法约束,一个软一个硬,殊途同归浑然天成。孟子象温柔慈善的妈妈,荀子象严肃深沉的爸爸,风格不同,但劝人向善的目的相同。孟子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主张“涂之人可以为禹”。一正一反,论证并践行了儒家哲学劝人向善和道德修养之道。
[1] 原文见《荀子.非十二子》。
[2] 原文见《荀子.性恶》。
[3]原文见《荀子.性恶》。本书采用意译。
其他网友回答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
先说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又曰:“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我固有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只要通过教育,“尽心”、“知性”,“人人皆可以尧舜。
荀子对孟子的人性本善论给予批判。他首先给人性定义:“生之所以然,谓之性。”又曰:“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色而趋利。人生之有也,无学而成也,是舜桀之所同也。”荀子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后天学习的自然本能。人性是恶的,仁、义、礼、智等善是后天教化的结果。人之性,生而好利,有耳目之欲。若没有良好的教养任其发展。其结果是道德沦丧,社会混乱。
荀孟二子虽然对人性善恶的观点不同,但其向善方法一致。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挖掘和培养善的萌芽;荀子则主张通过教化,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变。通过二子对人性的探讨,进一步验证了教育之重要。而在百家诸子中,最重视教育的,便是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这场人性善恶之辩最终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符合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
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X臣皆有阳虎之心,随时准备谋反。国君立太子后,夫人和太子便希望国君早死。韩非认为,国君的夫人、儿子、父兄、在旁,X臣皆是天敌。 所以必须牢牢掌握刑法——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杀之柄。刑不避大夫,近爱必诛。 汉武帝重用法家X,把皇族和大臣屠戮殆尽。就是法家思想之下的必然结果。
韩非的性恶论,为君主奴役人民提供了理论依据。大臣是:‘从主之法,顺主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人民是‘寡闻从令。’踏踏实实做君主的奴才。
荀子的性恶论皆是精华,是教人去恶从善。 韩非认为人性之恶是无法改变的。其目的是为法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张,提供理论依据。
总之,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是教人去恶从善。都是100%的精华。而韩非子的性恶论,是教君主作恶害人,是100%的糟粕。
最后,再说人性善恶论对法治思想的影响。
孔子向弟子仲弓教授法治思想时,曾引用《尚书》之言:“大辟,疑,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其依据是“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续”,所以在审案时要“求其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孔子疑罪从无的法治主张,客观上也体现了儒家对最基本X——生命权的尊重。与法家“刑用于将过”的宁枉勿纵主张截然不同。
孟子的性善论,为孔子疑罪从无,利于被告的无罪推定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法家主X枉勿纵。商鞅有曰:刑用于将过,则大奸不生。韩非子谓之:禁奸于未萌。韩非子的性恶论,为法家的宁枉勿纵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家无疑是法治的头号死敌。
其他网友回答
他们各自抄袭其他学派,所以表面差别。内里则一样。孟子是说,人性向善,所以能够有向善的圣君X。荀子是说,人性恶,所以能有去恶的圣君X。反正他们就是要论证皇上X很合理。给他们这些无产文人多分一点也很合理。
其他网友回答
同为儒家,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其实二位说的都对,也都不对。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这就是一一对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