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体在摄影画面中作用有哪些(摄影中陪体的作用)

网友提问:

摄影中的陪体是什么?拍摄中怎么应用?

优质回答:

摄影中的陪体是什么?拍摄中怎么应用?所谓“红花也需绿叶配”,配角所占的地位不可小觑,对整个故事和主角起着补充的作用。同样,在摄影中,陪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什么是陪体?

简单来说,在摄影画面中用来陪衬主体的形象统称为陪体。陪体在画面中起衬托作用,正所谓“红花也需绿叶扶”,如果没有绿叶的存在,再美丽的红花也难免会失去活力。

▲红花与绿叶

陪体的作用有哪些?

陪体有烘托主体,平衡画面以及与主体形成呼应等作用。

1、 陪体的说明作用

在摄影中,表现主体内容,有个很重要的手法,对比手法。比如在拍摄沙漠的时候,可以用人物、骆驼等我们比较熟悉的个体作为陪体,通过对比就衬托了沙漠的广袤,说明了沙漠的大小。这是大小对比,类似的还有高矮对比、枯荣对比、疏密对比等等。比如下边这张照片,倾斜的树枝交代了鸟的生存环境。

▲选择一只鸟进行表现,倾斜的树枝交代了鸟的生存环境。

2、陪体的烘托作用

陪体的另一个作用是烘托主体,为主体烘托环境氛围,丰富画面。比如下图,除了主体花卉,上边还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后边还有花枝。因为这就是客观真实的。而且有了这些陪体,这个画面元素丰富,富于变化,有很强的艺术感。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上边的X,以及后边的花枝,是不是就显得很单调呢?

▲用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作为陪体,既可以丰富画面,又可起到烘托主体的作用。

3、陪体的均衡画面作用

陪体还可以用来填补画面空白,起到均衡画面的作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空白位置都需要用陪体来进行填补,要根据画面结构而定。

▲旋转木马调动人物情绪的同时,也作为陪体,是画面更均衡。

4、陪体的呼应作用

每个主体和陪体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应该有很强的相关性。在画面中,利用主体与陪体的呼应作用来突出主体。在选择陪体时,选择与主体息息相关的物体,可以起到呼应及说明作用。在实际的拍摄中,过年的红灯笼与小孩子的笑脸、红色的衣服是呼应的;迎面走来的美女与后边回头的大哥是呼应的;盛开的花蕊,与后边的果实是呼应的。呼应,包括主体与陪体之间形状、色彩等属性的呼应,也有情感方面的呼应等等。

▲以正在采蜜的蜜蜂作为陪体,与洁白的花朵相互呼应。

5、位于画外的陪体

将陪体安排在画面之外,观者可以通过画面中某个线索的以引导和想象将其在画面中显现出来。这种方法比较含蓄,但却蕴X更深的意味,不仅可以调动观者的思维,同时也使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更广阔的空间延伸,形成无形的画外音,做到“画中有画,画外有话”。

▲猫咪向画面外看去的眼神,让观者不禁去联想画面左侧以外的内容。

如何选择陪体?

1、在主体附近找陪体

比如拍一朵花,可以选择一个花骨朵作为陪体,可以选择另一朵花作为陪体,也可以选择露珠,选择蜂蝶、选择叶子作为陪体。

▲荷花的拍摄,以蜻蜓作为陪体。

2、与主体强相关的事物

选择主体周边的强相关的陪体,比如公路和汽车、沙漠跟骆驼、草原跟牛羊、美女和野兽等等。

▲沙漠与骆驼

3、人为设置陪体

人为设置陪体和兴趣中心被摄影爱好者广泛采用。我们在拍美女人像时,手里拿的道具就是陪体。比如一束花、吉他、单反相机等等。

陪体使用的误区

1、不用不相关的陪体

陪体要与主体相关。不相关的陪体,形式再好,也没有什么作用。另外杂乱、过多的陪体也会影响主体突出。所以陪体也要谨慎选择。

▲陪体过多,影响了主体的突出。

2、喧宾夺主

作为陪体,在一张照片中要占据次要位置,色彩不能太显眼,形状不能太搞怪,甚至会被虚化处理。永远记得陪体只是辅助主体的作用。如同我们去参加婚礼,虽然要打扮得体,但不能风头盖过新郎、喜娘,不能喧宾夺主。

▲右边鲜艳的背景虽然做了虚化处理,但仍然“喧宾夺主”

总的来说,陪体在摄影构图中是很重要的元素之一,陪体的作用不亚于主体,但“绿叶”作为陪体时,它是服务于“红花”的,要主次分明,切记喧宾夺主。

其他网友回答

在摄影中经常讲拍摄主体和陪体,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主体,(在这里强调一点主体和主题是两个概念,主题范围比较广,主体就是拍那个东西,也就是具体的物体〉。陪体是为主体服务的,比如说你要拍一个美术老师教学生画画,光拍一个老师讲解那就不可以,要有学生在老师身边听讲,这学生就是陪体,一张照片陪体用好的话,一看照片就知道这张照片的意义,所以说陪体在摄影中是烘托主体的,是为主体服务,在摄影中主体和陪体缺一不可,比如下边这张照片,如果没有后边的画,前边那么多记者,只是拍我一个人,就不知道这是干什么。有主体和陪体,你就知道这是高陆甲老师做画展,记者在采访他,这是在北京国家画院搞个人作品展的照片,这张照片,他们也没拍好,主体不突出。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陪体,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句话,叫“红花还得绿叶配”。那么这其中的红花就是主体,而绿叶就是陪体。众星捧月,月亮是主体,星星是陪体。月亮上的嫦娥是主体,玉兔是陪体。简单点说,陪体,有陪伴之意。比如人要有朋友;童年要有伙伴;长大要结婚;婚礼上还得找个伴郎、伴娘。但在摄影中的陪体,除了陪伴,还有其他的深意。

拍摄中如何使用,我认为,倘若用相似的形象作陪体,对主体的含义会起到支持和烘托的作用,而意义矛盾的陪体参与进来,会使内涵大幅度拓宽。例如,大家一起笑,比一个人笑气氛更浓。但仅此而已,如果主体笑而陪体哭,这里面的文章就丰富多了。所以摄影者常会用穷人陪衬富人,用弱者陪衬血淋淋的战争。相似的形象容易同时出现,因为他们处在同一个场中;而不同的东西捕捉到一起,更需要摄影者的智慧。因为不同的东西各有各的场,除了你想要的“矛盾”外,其它的内涵也会带过来,这个画面是否需要这些东西要认真对待。 有一点需要知道:两人打架是矛盾的双方,当然容易拍摄到一起。但他们同处在一个场中,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一般把这种情况称作情节,或成组的形象,而不要再分别称作主体或陪体。陪体当然可以与主体处在同一个场中,但他们的内在含义越是不同,越容易体现出摄影者的表现能力。按照一定的主题,选择不同含义的形象,通过捕捉的方式把他们重新组织到一起,这是摄影者的创造。如果仅仅是事物双方本来就存在的效果,那仍是客观的记录,不过是记录的瞬间到位而已。不能说这两种情况哪个更好,哪个不好,要视需要而定。一般而言,前者主观性更强,更体现摄影者的创造力,适合于增强思想内涵或感染力的具有创造性的作品;而后者客观性更强,体现的是更为客观的叙述,更适合于需要体现“客观”。

用好陪体,能让摄影的主题锦上添花。

其他网友回答

陪体是有助于表现主体的客体,可在前景、背景,也可与主体姿态、动作、眼神形成呼应关系的位置,拍摄时要注意,一是通过光圈和镜头运用使其虚化,二是调整角度,使陪体处于合适的次要位置,三是陪体的颜色形状尽量与主体形成呼应对比,使画面协调有主题感。

其他网友回答

道具,前景……都是陪体!从画面面积到色彩控制,到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