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孩子幼儿园毕业要上小学,家长要怎么调整心态,应该做什么准备?
优质回答:
幼升小到底要不要准备?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正正在这里想让各位家长明确的一点是:幼升小不是简单地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而是让孩子在学习习惯、社会适应、情感态度和直接经验等小学学习和生活必须的素养上做衔接。
上面提到的这一点是正正认为目前很多幼升小儿童的家长都会犯的一个错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提前学习就无法跟上进度,导致最后学习变差。
但实际上小学一年级本身知识容量就很有限,存在的意义也是让孩子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转换。因此我们主要是从心理、生活和学习三个层面帮助适应幼升小。
心理层面
首先要先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心理开导。孩子在幼儿园的两三年时光中一定结交了很多小伙伴,并且和幼儿园的每一位老师都非常熟悉,日子过得很开心。进入到小学,孩子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玩伴,对于他们本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因此家长要及时注意到孩子在情绪上的变化并给予开导。要让他们明白进入新的学习阶段的必要性,以及新的环境能带给他们的不同的乐趣。
其次家长们应该让幼儿从心底里是不抵触进入到小学的环境的,而是通过交流让孩子憧憬学校生活。小学与幼儿园天差地别,家长在孩子进入到小学之前要提前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
在聊天中向孩子渗透小学生活的样子和一些规则,让孩子可以先懵懂的体会到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从心理上有一个准备。
生活层面
当孩子准备进入小学之前,家长们应该提前为孩子提前准备学习桌、台灯和书包等生活物品,为孩子留出一片适合学习的区域;准备一些和孩子的兴趣爱好比较相近的书籍,为孩子置办一个专属书柜。
这样做的原因是:孩子可以通过学习区域感受到差异,对于新环境产生好奇的心理可以帮助ta尽快适应变化。
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们可以先起床睡觉的时间让孩子严格遵守时间。在思想上强调时间观念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将观念付之于实践。
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至于在进入小学之后因为赖床耽误吃早饭的时间,最后迟到。
最后要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在很多事情上不要过于低估学生的能力。像收拾书包、系鞋带等等这些小事都需要让孩子自己来完成。
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最大区别在于对于孩子生活上问题的关心程度。所以很多事情需要让孩子自己提前来适应,独立在小学内去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层面
小学开始,孩子要适应一节课45分钟或者40分钟,所以专注力就显得很重要,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正正已经在之前的问答中和大家分享过了,大家可以关注之后翻阅一下哦~
与此同时要给孩子讲讲上课的习惯。小学阶段老师已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家长要提前给孩子讲讲,比如提问要举手、课上不能交头接耳要注意听讲、不能吃零食。家长不仅要讲规则,还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除此之外要多让孩子练练字、练习做自我介绍。很多家长经常反映孩子没办法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可以让孩子提前练字,孩子不仅可以写好字,还可以锻炼写字速度,按时且有质量的完成家庭作业。
幼升小是很关键的时期,如果幼升小过渡得顺利的话,孩子小学阶段就会非常轻松,所以家长们一定放平心态,及时做好准备。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给您一些经验和建议。孩子马上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家长心里会很惶恐不安。担心孩子在新的环境里各种问题,其实大可不必。
我们首先要相信孩子,给足他足够的信心,不要让你的担心影响到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孩子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历练。与幼儿园宽松X相比,刚刚步入小学的孩子都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问题一:睡眠不足
一般小学都要求在8:00以前到校,而且大部分在家吃早饭,如此一来起床的时间就无疑提前了。到了中午,休息时间一般是两个小时左右,不能再像幼儿园有那么多的时间午睡。所以孩子到了下午的时候就很容易疲惫,瞌睡,无精打采,自然而然听讲质量就大打折扣了。
因此,为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让刚入学的孩子提前入睡,最好控制在晚上8点半左右入睡,不至于睡眠不足而引起的X反应。
问题二 :没有时间概念
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必须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教会孩子认识时钟。刻意的强调一下时间的概念,比如,12点了该睡午觉了,5点了该吃晚饭了,7点了该做作业了,8点了该洗澡了等等,过一段时间,孩子自然就会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不能拖拖拉拉,也不要随便更改。
问题三 :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一年级老师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新入学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幼儿园阶段的注意力,主要是靠园中环境新奇、有趣的事情物体吸引。而小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指向老师。
问题四 :用品丢三落四
上学以后,需要自己保管的东西一下子多了许多,像书包、文具盒、尺子、铅笔、橡皮、彩笔等。孩子以往并没有这样的经验,缺乏保管自己物品的意识。如此一来,就造成有的孩子几乎每天都在丢文具,书本等。家长对这些现象不要不重视,觉得一支铅笔没有多少钱,丢了再买就可以了,但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可以让幼儿自己收拾、摆放自己的玩具,出门游玩,也可以把孩子的一些小的物品,如手绢,水壶等交给他自己保管,逐步培养他管理好自己东西的意识。
问题五 :遇到问题,不敢说出来
上小学以后,孩子们普遍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可能会感到比较紧张,常常遇到事情不敢大声说出来,比如上课后想去厕所不敢又举手,只好憋着,有的甚至尿裤子;受欺负了不敢告诉老师等等。在这一点上,胆子较小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要多带孩子外出接触新环境,多和陌生人交往,鼓励她(他)与不太熟悉的成人大声地讲话,表达自己。
总之,家长要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与孩子聊天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和小学的事情,告诉孩子上学的种种好处,诸如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等等。
当时孩子入学之前我特意做了个小功课。给孩子准备了一份我自认为还不错的自我介绍。他的表现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但是开学后一个星期就莫名的被选为了班长。嘻嘻,也许是凑巧吧。
好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多鼓励、赞赏孩子,并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
其他网友回答
家长你好!恭喜您的孩子即将成为小学生了。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会有一个幼小衔接的阶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孩子一起度过:
让孩子参与入学报名的每个环节让孩子参与准备学习生活用具的全过程让孩子找到课堂学习的乐趣让孩子找到自己班级的归属感让孩子喜欢老师让孩子在同学中受欢迎
以上几点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迎接幼升小需要解决的问题。
想了解更多内容,关注幸与茗儿童之家,会有文章详细介绍小学新生入学指南。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回答
大部分父母在孩子6岁时可能都十分兴奋并且忙碌。 因为孩子要人学了,有老师帮着教育孩子。 身边少了跟屁虫后,这些父母X了许多,事业越来越好。 这样忙碌的父母,像是“咔”的一下直接切断了与孩子的联系。孩子只有6岁,没有好好度过分离焦虑的磨合期,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和课本,胆小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无法适应小学生活;胆大的孩子却一味横冲直撞,根本不知道遵守纪律,从而变成“破坏王”。
“那不是还有老师吗?老师应该及时引导啊!”有些父母会这样问。
第一,老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教育方法具有普遍性,如果全班几十个学生都依靠老师逐一因材施教,是不是不太现实?
第二,孩子学习以外的性格、习惯、品质甚至心理教育不能完全依靠老师,父母缺席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孩子不是一夜间长大的,面对和家庭、幼儿园完全不同的小学环境,孩子会出现种种 “水土不服”。由父母陪伴孩子克服这些“不服”要比由老师带领孩子好得多。
因此,要想孩子在小学阶段甚至整个学生时代都表现优秀,父母不可缺席,陪伴是最好的教养。 尤其是在6岁幼小衔接这一年,你的陪伴会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孩子不会觉得茫然无助,可以及时进人小学生应该有的状态。
当然,陪伴教养并不是如同保姆般的全陪,面对逐渐长大的孩子,父母的陪伴应该是既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爱,又不应妨碍他独立成长的脚步。我并不建议父母放弃自己的事业,每天都盯着孩子,孩子走一步他们跟一步。记住,孩子不是在学走路,而是在学习长大,你的过分关注只会让他感到窒息甚至愤怒。
对于6岁即将人学的孩子来说,餐桌时间是最好的陪伴时间。全家人坐在一起,在享受美味的时候,分享一下每个人的经历,说说笑笑间就能解决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很多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想想幼儿园要升小学了,就是小学生了,大朋友了。在家长的心里要觉得孩子长大了,要约束一下宝贝,可以慢慢学习知识了。以前以玩为主,现在以学为主。